天天看點

邊境印軍遇大麻煩!部隊擺太多後勤跟不上,大雪封山這才想起修路

看着天氣急轉直下的變差,前幾天還在進行大規模演習,在邊境秀肌肉展現特種兵作戰能力的印軍,現在開始着急了;原因無他,高原天氣開始轉寒了,印度為邊境地區前線部隊提供後勤保障的交通線情況又開始變差,沒法随時保持暢通供大量車輛通行了;這個時候他們意識到,一年過去了,後方的鋪裝公路還沒能完全建好。

邊境印軍遇大麻煩!部隊擺太多後勤跟不上,大雪封山這才想起修路

印度經濟時報發表了一篇報道,表示因為現在中印邊境高原地區的公路施工實在是沒法招到足夠多的建築勞工,是以工期陷入了大幅延期,為了搶時間趕進度,印度邊境警察部隊被‘抓了壯丁’,将自己下屬的專業工程部門,派遣到了前線去,專門負責修築中印邊境上印度前線部隊後方的多條公路,其中包括計劃修築的32條高規格公路當中的4條。

這件事也充分的讓人感受到了印度軍隊隐藏在從美俄法進口的現代化裝備背後落後乃至封建的一面,正常軍隊誰都知道,作戰就是打後勤;哪怕就是二戰時期,那蘇聯紅軍在發動維斯瓦河-奧得河攻勢,打進德國境内之前還知道要先修整幾個月,屯上一輪物資再說呢。

現代的大規模戰争就更是如此了,一個機械化步兵旅維持五天的高強度作戰,所要消耗的彈藥和油料等物資,就要按萬噸來計算,要是按照印軍和印媒自己在今年各種報道當中的說法,已經是在邊境進行了多輪的增兵工作,光是在中印邊境西線的拉達克及周邊地區,目前部署的兵力就已經達到了數個軍數萬人,如果印度真的想發起大規模行動,那每天要消耗多少物資,想來也不需要我來計算,而這點物資都供應不上,印度前線這幾萬人的軍隊在面對我軍的反擊時又會遭遇什麼,那大家心裡也清楚。

邊境印軍遇大麻煩!部隊擺太多後勤跟不上,大雪封山這才想起修路

但是印度從春天高原地區轉暖開始幾個月過去了,利用這段時間也向前線調派了包括坦克和自行火炮在内的大量重裝備,卻到了冬天快要封路的時候,才着急起來想找專門的工程部隊來給自己修路,那可以說是一點向前線增兵的時候,要保障後勤線路暢通的意識都沒有,完全沒有了解現代軍隊和現代大規模戰争的要點。

要說印度這也不是第一次在後勤沒到位的問題上吃大虧,去年的邊境對峙當中,印軍就有因為後勤保障不足導緻傷亡的例子,某次和我軍發生冷兵器和肢體上的沖突,當天帶隊指揮官被我軍當場拿下之後,印軍就立即陷入潰散狀态,就有為數不少的印軍士兵,在當晚因為潰散迷路,又沒有補給,更沒有足夠的保暖衣物,被凍死凍傷在野外;雖說這首先要怪印度人不帶眼睛瞎挑釁最終潰散沒有及時收攏吧,但是印度後勤不足,沒有給士兵配發足夠的保暖衣物,顯然是要對這種傷亡,負很大責任的。

邊境印軍遇大麻煩!部隊擺太多後勤跟不上,大雪封山這才想起修路

天氣沒轉冷的時候,靠着各種石子公路還能讓印度用卡車把補給運到一線去,甚至還能不斷增兵,每個月搞一場大規模演習;以至于印度人讓印度人感覺優勢在握,忘掉了高原一到冬天還會雨雪霜凍一起來,直接把所有非鋪裝公路全部封死這麼一回事了;冬天一來那顯然這些未鋪裝的公路都沒供運送物資的卡車通行了,隻有鋪裝好的公路進行除雪除冰才能保障後勤的通暢,而印度今年往前線是調集了大量的人員和重裝備,但是到現在了居然連自己的後勤保障能力都沒能計算好,快封山了想起來路還沒建完,冬天不能保障前線的物資供應,那确實是太過丢人。

印度現在大概就隻能祈禱一下,今年的高原氣候能夠給力一點,能讓自己多修兩公裡公路,多送上來一點物資,來確定越冬不會出事情;但是考慮到印度還在繼續增兵,不顧後勤補給上的短缺,那今年冬天印度面臨的補給難題,顯然要比去年還要更嚴重,到時候别出現補給困難到沒發生沖突行動,先發生了士兵斷頓,那可就要讓印度人丢臉了。

邊境印軍遇大麻煩!部隊擺太多後勤跟不上,大雪封山這才想起修路

我們都說,中印前線本質上還是真正的大規模交火很難發生,主要集中在小規模的肢體對抗或者冷兵器沖突,這種沖突當中除了訓練水準群組織度之外,最能決定戰鬥力,決定勝負的東西就是士兵能夠吃得飽穿得暖,能夠保持最好的狀态,冬天缺少被裝,也缺少高熱量的食品的印軍,還如何保障士氣和戰鬥力來繼續挑釁呢?

要說不是冬季雪封山,那印軍現在這情況還真是适合對它進行一場自衛反擊,補給跟不上,進行一場戰役的炮彈都不充足,燃油沒法及時送到,撤退時候大概還要把不少坦克給留下來,這要是來一輪,那可就好看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