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生産力-開啟生産要素新紀元

資料生産力-開啟生産要素新紀元

阿裡真的很有意思,總是提出一些新概念,最近又整了一個新概念:“資料生産力”  。

不過嚴格來說,這個也不完全是新鮮事物。我之前給北京統計局做課題的時候,就研究過生産力,當時就把“資料”作為重要的生産要素。阿裡在生産要素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層,叫“資料生産力”。

這不,我手頭上的這份名為《資料生産力崛起:新動能 新治理》的研究報告,就是阿裡研究院一年多的研究成果。這個報告,洋洋灑灑寫了177頁。從技術革命驅動生産力躍遷的曆史(機械化、蒸汽機、重工業、内燃機、計算機),寫到數字經濟時代的曆程(IT時代、消費網際網路時代、數智化轉型時代);從資料生産力的産業創新寫到協作機制;從資料治理方式寫到資料治理理念、路徑、程式的共識;

從創新模式的遷移寫到資料生産力的增長理論;從實施組織層面的論述寫到數字企業的進化之道;從工業時代的知識分工寫到資料生産力的知識分工;從資料營運的創新寫到資料營運的價值模型;從資料資源管理寫到資料資産管理;從公司資料治理寫到公共資料治理;從資料财産寫到資料産權;從公司治理寫到政府治理;最後寫到資料主權。

唉呀媽呀,高,實在是高!反正我準備拿來當材料稿了。

反倒是從阿裡研究院院長的一篇分享裡,找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内容,比如:

資料生産力-開啟生産要素新紀元

我之前也玩過類似的套路,比如:

資料生産力-開啟生産要素新紀元

功勞、委屈和工作時長成正比;

技能、方法論和工作時長成反比;

紅線最後收尾,紅線為1就有成績,為0就全完蛋。

這種公式一放出來,就有種莫名其妙的說服力,大家不管你這套歪理對不對,首先會用聯考前十幾年的慣性思維先把資料代入進去算一下,然後發現:“咦?好有道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