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謝軍:仰望星空 北鬥璀璨

作者:光明網

光明日報記者張亞雄

6月23日至25日,負責國家重大航天項目的多名科學家走進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大學開展多場講座。

25日,在香港保良局甲子何玉清中學,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北鬥三号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為學生作了精彩報告。演講期間,謝軍回顧了中國自主設計衛星導航系統的曆史,并分享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從立項至今的發展曆程。

2020年6月23日,第55顆北鬥衛星成功發射,标志着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部署圓滿完成。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号系統開通服務,至此,北鬥系統進入全球服務的新階段、新時代。

錢學森、陳芳允、孫家棟、範本堯、李祖洪……“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成功的背後,凝結着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鬥的心血,也飽含着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本色。”謝軍表示,北鬥衛星系統是國之重器,是天上的燈塔,和水能、電能、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工程一樣,将影響每一個人的生活。經過26年的反複試驗,北鬥三号衛星系統已實作關鍵器部件100%國産化,建立起完整的星間鍊路,為服務全球貢獻了中國智慧與中國力量。

“北鬥導航系統最大的優勢是融合了通信和導航功能,并在高精度服務能力方面走出了一條中國的道路。”據謝軍介紹,目前北鬥導航系統已發射59顆衛星,包括:北鬥一号共4顆,均已退役離軌;北鬥二号共20顆,目前在軌工作15顆;北鬥三号共35顆,包括5顆試驗星、30顆組網星。

“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衆一心、追求卓越。”在謝軍看來,自主創新是北鬥工程的核心價值,是北鬥人應對各種挑戰的主動選擇。而新時代北鬥精神則集中反映了中國航天人站在國家安全和民族利益的高度,主動擔當,瞄準一流,堅持創新,實作超越發展的堅定決心,也是航天精神在新時代豐富發展的生動實踐。

謝軍表示,目前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農林漁業、水文監測、氣象測報、通信電力、救災減災、公共安全等領域,産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而基于北鬥的導航服務,已被電子商務、移動智能終端制造、位置服務等廠商采用,廣泛進入中國大衆消費和民生領域,改變着人們的生産生活方式。

“中學是人生成長的重要時期,希望香港學子能夠珍惜學習機會,勇于探索未知。”謝軍表示,“希望新時代北鬥精神可為你們導航指路,規劃人生方向,未來以成就奉獻國家。”

《光明日報》( 2021年06月29日09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