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蟲蟲危機應對手冊:“甲闆”外表兇殘性情溫和

作者:信網

原标題:當季蟲蟲危機應對手冊來啦

夏日炎炎,我們真想啥也不幹,伴着空調蟄伏于床鋪沙發。與我們相反,各種蟲子越發活躍起來——蚊子每晚耳旁嗡嗡擾人清夢,螨蟲正在被褥裡惬意享受潮濕、溫暖和皮屑,甲闆蟲喜歡到廁所裡散步,米桶裡的米蟲正為蛻變成飛蛾而努力大吃大喝……它們的存在,或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或直接危害健康,不得不防。記者采訪了青大附院皮膚科副主任史同新教授和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治科姜洪榮科長,打造一份蟲蟲危機應對手冊,請親們收好。

常見蟲蟲1.蚊子 危害:☆☆☆☆

别看蚊子是小塊頭,繁殖能力卻很強,半個月就能繁殖一代。被蚊子叮咬吸血後,最常見的問題是皮膚起疙瘩,瘙癢難耐,更讨厭的是它們自身還攜帶病原體能傳播多種疾病——乙腦、瘧疾、登革熱、寨卡等。

應對:姜洪榮主任認為,家中出現一兩隻蚊子,一般是從門窗飛入,屬“外來戶”,但如果家中出現的蚊子較多,要考慮自家某些水中有蚊子幼蟲,正不斷繁殖,要及時清掉這些水源。據史同新教授介紹,防蚊用具多樣,從蚊帳到驅蚊液,大家可以根據自家情況試一試。最簡單的辦法是用風防蚊——蚊子對強風很敏感,外出待在風口處或随身帶把小扇子扇扇,效果就很好。

不同的人,對蚊子的吸引力也不一樣,蚊子偏愛四種人:一是出汗多還不勤洗澡的人,二是剛活動完呼吸特别急促的人,三是穿黑色衣服或膚色深的人,四是小孩。這四種人要注意防護哦。被蚊子咬了,有的人幾乎沒啥感覺,有的人卻會起很大的包、甚至出現水泡,史教授說這取決于兩個方面:從蚊子角度來說,蚊子種類不同,“攻擊力”也不同,同一種蚊子叮咬時間長短、有沒有唾液進入人體、進入的量有多大,都會直接影響起疙瘩的程度。從人體角度來說,敏感體質的人,本身就會對外來刺激過敏反應重,非過敏體質的人則相對比較輕一些。

蚊子叮咬起疙瘩後,首先不能搔抓,皮膚破損當季容易發生細菌、真菌感染,手邊沒藥可用,就用涼毛巾或冰塊暫時冷敷,或用肥皂水洗一洗,有止癢作用。如果又紅又腫又癢,可用止癢的藥,如爐甘石洗劑。沒有皮膚破損和感染的情況,可短時間内用一點帶激素的皮炎平、氟輕松或艾洛松藥膏,能減輕過敏反應、刺激症狀,隻要塗薄薄一層,一天用兩次,連用三四天,不超過一個周就可以。如果發生了感染,則要外用消炎藥,如百多邦等。過敏厲害的,還可能需要口服抗過敏藥物,如氯雷他定等。當然,涉及用藥問題,務必先咨詢專業醫生,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常見蟲蟲2.蒼蠅果蠅 危害:☆☆☆

蒼蠅和果蠅雖然都是蠅,但嚴格說來,是隸屬不同的科,并不是一種蟲蟲,但大概的習性是相似的。它們喜歡到處飛爬,路過哪裡就可能帶上這裡的細菌病毒繼續走,再爬過食物,人吃了之後就可能中招,一般以腸道傳染病為主。

應對:姜主任建議,家裡不想有蒼蠅、果蠅,要以預防為主。進門出門不讓蠅蟲趁機而入,垃圾、日産日清,垃圾是最受蠅蟲歡迎的,減少垃圾及存儲時間,就等于消除了蠅蟲的繁殖條件。

如果家中已經出現蒼蠅,要及時用蒼蠅拍消滅,至于果蠅,則可以自制誘捕工具——找個礦泉水瓶,截掉瓶口,裡面放點水果,據說香蕉皮的引誘效果會更好,也可以放酵母再倒一點水,瓶口表面蒙上保鮮膜,用牙簽紮幾個洞,果蠅飛進去就跑不出來了。

常見蟲蟲3.螨蟲 危害:☆☆☆

×個月不曬被,×百萬螨蟲陪你睡,類似的話你瞅着眼熟不?近些年,因為媒體不斷報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螨蟲這種小生物。它們體型很小,但卻會讓人皮膚過敏,甚至引起呼吸道不适。

應對:史教授說,溫暖、潮濕的環境很受螨蟲青睐,是以當季的青島對螨蟲來說是個好地方。家中容易繁殖螨蟲的地方主要是地毯、涼席、被褥等。要對付螨蟲,保持衛生是關鍵,這些家居用品要經常清洗,洗淨後要徹底暴曬。家中空調經常用用除濕功能,保持環境幹燥,也是個辦法。螨蟲引發的最常見健康問題是皮膚過敏,也是表現為散在疙瘩,一般多見于軀幹位置。處理方式與蚊子叮咬基本相同。

常見蟲蟲4.蟑螂 危害:☆☆☆

家中有過蟑螂的市民一定對這貨印象深刻,繁殖能力、生命力不是一般的強,在家中到處橫行。蟑螂的危害與蒼蠅差不多,因為到處爬,也會沾上病毒細菌,傳染疾病,同樣以腸道傳染病為主。

應對:防治蟑螂,搞好清潔工作是關鍵。姜主任建議,家中的食物殘渣,要及時丢掉,紙盒、礦泉水瓶等雜物不要堆得到處都是,避免為蟑螂營造舒适的生活環境。外出購物,要仔細檢查,看有沒有攜帶蟑螂。旅行返程前,也要徹底清理檢查旅行箱,避免将飯店的蟑螂帶回家。

在家中發現蟑螂,可以購買滅蟑膏。姜主任提醒,購買時最好看一下藥膏成分,通常含有氟蟲胺、吡蟲啉、氟蟲氰的殺滅效果會相對比較好。

常見蟲蟲5.甲闆蟲 危害:☆☆

這個季節,不少市民常在家裡廁所見到一種尾巴帶着“小剪刀”的蟲子,咱們這叫“甲闆”,人家有個看起來還蠻高大上的學名,叫蠼螋(qúsǒu)。甲闆蟲主要在夜間四處爬,尾部的“剪刀”能夾人。

應對:盡管甲闆蟲外貌看起來很兇殘,但它其實還算是比較溫和的一種動物,尾部的“剪刀”自衛時夾人,但沒有毒,是以見到了也不必太緊張。前些年有過甲闆蟲爬入一位孕婦耳中的新聞,純屬個例,至于網上流傳的它能咬破耳膜寄居到大腦裡,是不具備科學依據的。

甲闆蟲喜歡潮濕環境,不想讓它出現在家中,就盡量保持衛生間、廚房、陽台幹燥,用拖把徹底清潔牆角縫隙甲闆蟲容易産卵栖息的地方,事後用開水燙一下拖把,也可适當使用殺蟲劑。

常見蟲蟲6.毛毛蟲 危害:☆☆☆☆

咱們青島人管這種蟲子叫“吧唧毛子”,模樣一般很“招搖”。不招惹它沒事,因為毛上帶有毒素,一旦惹上被蜇了,又癢又疼,那種酸爽勁夠你回憶一段時間了!

應對:毛毛蟲蜇人主要是毛的問題,含有毒素會刺激皮膚引起過敏反應。在皮膚上發現蟲子,千萬别動手拍,輕輕抖掉。不要撓患處,最好用膠布粘一下,看能否把殘留的毛粘下來。至于紅腫疙瘩,處理方式跟蚊子相似。

常見蟲蟲7.蜱蟲 危害:☆☆☆☆☆

這些年,不少市民談蜱色變。到了夏季,從草叢樹下路過,也擔心會不會被蜱蟲咬。史教授告訴記者,其實,從草木發芽開始,蜱蟲就已經出現,門診上就陸續能遇到被蜱蟲叮咬的病号了。蜱蟲多出現于野外草地,動物身上也有,蜱蟲咬人本身殺傷力不強,但它身上攜帶的一些病原菌能引起斑疹傷寒、蜱麻痹、蜱咬熱、發熱伴血小闆減少綜合征、萊姆病等,嚴重可緻死亡。

應對:史教授說,發現蜱蟲叮咬後,不要硬拔,以免口器留在皮膚中引發感染等問題。最好盡快趕到醫院,如果一時趕不及,可用油、牙膏等物品将蟲子糊住,表面再蒙上保鮮膜,等30—60分鐘後,蟲子窒息了,可以自動掉下來。咬傷部位與蚊子叮咬的處理原則一樣。

蜱蟲除掉後,當時是看不出蟲子是否攜帶病原菌的,要回家密切觀察。如果隻是單純叮咬,蜱蟲沒攜帶什麼病原菌,一般沒關系。但如果攜帶病原菌,發病潛伏期大概一周到半個月,一旦出現發燒及其他不适,務必盡快到醫院感染科就診。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張琰

[編輯:亞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