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溫《魯濱遜漂流記》

作者:狻猊呦

作者:笛福

魯濱孫出身于一個體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見識一番。他瞞着父親出海,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風浪,船隻沉沒,他好不容易才逃出性命。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經商,賺了一筆錢。第三次又遭不幸,被摩爾人俘獲,當了奴隸。後來他劃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貨船救起。船到巴西後,他在那裡買下一個莊園,做了莊園主。他不甘心于這樣的發财緻富,又再次出海,到非洲販賣奴隸。

  船在途中遇到風暴觸礁,船上水手、乘客全部遇難,唯有魯濱孫幸存,隻身飄流到一個杳無人煙的孤島上。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槍支彈藥、工具等運到岸上,并在小山邊搭起帳篷定居下來。接着他用削尖的木樁在帳篷周圍圍上栅欄,在帳篷後挖洞居住。他用簡單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獵野味為食,飲溪裡的水,度過了最初遇到的困難。

  他開始在島上種植大麥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杵、篩子,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他捕捉并馴養野山羊,讓其繁殖。他還制作陶器等等,保證了自己的生活需要。雖然這樣,魯濱孫一直沒有放棄尋找離開孤島的辦法。他砍倒一棵大樹,花了五六個月的時間做成了一隻獨木舟,但船實在太重,無法拖下海去,隻好前功盡棄,重新另造一隻小的。

  魯濱孫在島上獨自生活了17年後,一天,他發現島邊海岸上都是人骨,生過火,原來外島的一群野人曾在這裡舉行過人肉宴。魯濱孫驚愕萬分。此後他便一直保持警惕,更加留心周圍的事物。直到第24年,島上又來了一群野人,帶着準備殺死、吃掉的俘虜。魯濱孫發現後,救出了其中的一個。魯濱孫把被救的土人取名為“星期五”。此後,“星期五”成了魯濱孫忠實的仆人和朋友。接着,魯濱孫帶着“星期五”救出了一個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親。

  不久有條英國船在島附近停泊,船上水手鬧事,把船長等三人抛棄在島上,魯濱孫與“星期五”幫助船長制服了那幫水手,奪回了船隻。他把那幫水手留在島上,自己帶着“星期五”和船長等離開荒島回到英國。此時魯濱孫已離家35年。他在英國結了婚,生了三個孩子。妻子死後,魯濱孫又一次出海經商,路經他住過的荒島,這時留在島上的水手和西班牙人都已安家繁衍生息。

  魯濱孫又送去新的移民,将島上的土地分給他們,并留給他們各種日用必需品,滿意地離開了小島。雖然<魯濱遜漂流記>是虛構的,但真的很有說服力和魅力。還有,魯濱遜雖也是虛構的,但他的精神,品質和勇氣都值得學習。

笛福為我們創造了一個具有征服自然的無限勇氣和堅韌不拔的實幹精神的魯濱遜的形象,他代表了資産階級在原始積累時期的冒險進取精神!

這篇小說的每一個地方都讓我難忘,也讓我覺得不可思議。我不能想象魯濱遜是怎樣忍受住那二十多年的寂寞的,也想象不出他在自制工具、加工食物的時候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我更不知道當他遭遇地震、生病和看見野人時,心裡是多麼地害怕。這亦是告誡以後也要像魯濱遜一樣,堅強,樂觀,執著,勇敢地面對生活的挑戰。在人生的航海中,勇敢前進,永不放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