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姜山鎮印象:過去萊陽縣的“二衙”,如今萊西市的“副中心”

作者:膠東故事會

姜山,是萊西市東南部的大鎮。筆者曾去過那裡三次,一次是在2017年,一次是在2019年,而最近一次就在上個月。

姜山鎮印象:過去萊陽縣的“二衙”,如今萊西市的“副中心”

由于204國道修路施工,此次前往姜山鎮的途中,導航也帶着我們繞來繞去。不過,路雖然是繞了一些,但光景也額外多看了不少。跟2019年那次到姜山不同,這次我們在鎮駐地以南看到了不少已經初具規模的建築群,通過外面的牌子可以得知,它們大概是幾所“青”字頭的學校。

姜山鎮印象:過去萊陽縣的“二衙”,如今萊西市的“副中心”

這幾座學校的位置,大體處在姜山鎮駐地和李權莊(原來也是鄉鎮駐地)之間,恰好将兩者連接配接起來,構成了一大片城鎮的架構。如此場面,跟筆者之前印象中的姜山鎮大為不同,頗有“士别三日當刮目相待”之感。

姜山鎮印象:過去萊陽縣的“二衙”,如今萊西市的“副中心”

而在經過一處十字路口時,筆者又看到了這樣一塊宣傳牌:“發展新高地,魅力新城區。”原來,姜山鎮在未來的定位已經不是“鎮”,而是“城”了。

回來之後查詢資料,方知過去幾年,媒體上早已有不少報道将姜山鎮和“副中心”這個概念聯系起來。往近處說,是萊西市的城市副中心;而往遠處講,也有青島“次中心之一”的提法。

“副”、“次”這兩個字眼,用在姜山鎮身上,也不禁讓人想起清代這裡作為萊陽縣“二衙”的一段曆史。而筆者在2017年第一次來到姜山時,主要目的就是探訪這一點。

在民國版《萊陽縣志》的大事記當中,可以找到這樣一段記載:“清乾隆三十二年,移縣丞駐姜山鎮。”

縣丞相當于知縣的副手,為縣中的佐貳之官,通常大縣才設。萊陽縣丞起初與知縣同駐城裡,但因當時萊陽縣轄區遼闊,為友善管理,于是分陝而治,将縣丞駐地遷至姜山,統管周邊錢糧等事務。對于這個遷到城外的縣丞辦公場所,民間一般稱之為“二衙”。

那麼,在過去的萊陽縣衆多轄地當中,姜山鎮又為何能被選作“二衙”呢?

在古代,大凡能被選為衙門駐地的地方,要麼是交通要沖之處,要麼是人口輻辏之所。而在這兩方面,姜山鎮的優勢也都很明顯。

姜山鎮印象:過去萊陽縣的“二衙”,如今萊西市的“副中心”

如今204國道在萊陽、萊西和即墨之間的路段,走向與清代萊陽縣和即墨縣之間的官道大緻相同,姜山鎮就位于兩縣交界處的孔道上,南來北往的行旅客商,大多要從此經過。

此外,姜山鎮周邊無高山,村莊數量較多,人口密度較大。“二衙”設在此處,輻射範圍也比較廣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二衙”的定位是“大衙”(正堂)之輔佐,兩者之間也應當保持适當的距離,以避免事權重疊。而遠離萊陽縣城的姜山,這一點也符合。

大概是綜合以上因素考量,姜山才從清代萊陽縣衆多村鎮中脫穎而出,成為“二衙”的駐地。

從古到今,科技雖然幾經更新換代,但區劃治理的大體思路,卻有明顯的脈絡相承。姜山在清代成為萊陽縣“二衙”的那些優勢,其實在今天也一定程度存在,隻不過萊西單獨建縣之後,與之相對的城區,從城廂變成了水集。

姜山鎮印象:過去萊陽縣的“二衙”,如今萊西市的“副中心”

當然,如今的“副中心”與古代的“二衙”相比,也有明顯不同的一點,那就是來自外部的輻射影響。

在清代,姜山設立“二衙”,隻是萊陽縣自己的“家務事”。而現今,姜山成為“副中心”,卻并非萊西市自己的事情,而是反映的青島整體的規劃和輻射。姜山與即墨的華山唇齒相依,在即墨劃區、華山成為藍谷的背景下,青島的影響力越過萊即邊界向北面姜山鎮輻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曾經的萊陽縣“二衙”,正在發展中的萊西市“副中心”,未來的姜山鎮還會是什麼?令人期待。(本文作者:耳左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