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品評好書|追記美好的成長之路——讀孫衛衛《少年故事》作者:張家鴻

作者:光明網
品評好書|追記美好的成長之路——讀孫衛衛《少年故事》作者:張家鴻

文/張家鴻

在最新散文集《少年故事》裡,孫衛衛平淡、樸實地叙述着自己的中學時光。沒有任何花哨的言辭、多餘的修飾,仿佛他就坐在我面前,傾心訴說着充實、豐富的中學學習和生活。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講,國小是尚屬稚嫩的萌芽狀态,大學是已然成熟的茁壯模樣,而中學則是連接配接國小與大學之間的橋梁,是兩者之間的過渡帶,是承前啟後的維系,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真實,是孫衛衛散文特有的魅力。在書寫自己的中學時光時,孫衛衛的筆端同樣自然而然地顯露出這個特點。他把自己擺放其中,真實地歡笑、真實地流淚、真實地固執。讀之,仿佛可以聽見他的心跳聲,一聲又一聲地從字裡行間傳來。曾經遇到過的人、曾經讀過的書、曾經經曆過的事,都是孫衛衛之是以成為孫衛衛的緣由。歸根到底,孫衛衛擺放其中的是真實的感情。

回憶即過濾即篩選,篩除不那麼美好的,沉澱美好的。簡而言之,回憶是為過去提純,唯有那些令人情動于中且閃閃發光的人、事、物才會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在書的《後記》中,孫衛衛寫道:“寫這些文字,對我也是提醒,提醒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曾經幫助過我的每一個人,哪怕隻是一句溫暖的話、一個鼓勵的眼神。毫不誇張地說,沒有他們,就沒有我的現在。”感恩,是《少年故事》整本書的情感主線之一。除卻感恩,還有熱愛。

在品讀中遇見中學生孫衛衛之後,再用心審思現在的孫衛衛和他的作品,可知時光的流逝并不總是讓人惋惜,它還鼓蕩、積聚着動人的力量。若無當初的熱愛,何來今日的充實?若無曾經的美好,哪來今日的回眸?更何況,這樣的熱愛與美好依然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遇見這麼多好的同學、老師、前輩,孫衛衛是無比幸運的。幸運的同時,孫衛衛的經曆是非常普通的,這裡有大多數中學生同樣嘗過的百感交集。因和弟弟打架産生的自責、離家多日後回家的急切、得到同學誇獎後的羞澀……都是他中學行囊中的點滴。

與此同時,孫衛衛的經曆又是不普通的,那就是他對文學對寫作的熱愛。參加文學社與廣播站的各種事務、一有機會就逛書店、喜歡寫信給朋友、樂于和文學界前輩交流、剪貼本上有作家關于創作的論述、用心學習同班同學作文中的長處,等等。

這正是《少年故事》值得很多人讀的理由。當成長的傷痛不可避免地到來時,我們該如何面對?當找到認定的前進方向之後,我們該如何處理未來與當下的沖突?當眼界突然開闊之後,我們該如何把握自我?孫衛衛的經曆恰恰是頗值得當下中學生借鑒的。

對身為中學教師的我來講,讀《少年故事》比讀他此前包括《小小孩的春天》和《我小時候》在内的散文集,多出一層别樣的深意。我會因孫衛衛真實的經曆而扪心自問:如果我的學生他日執筆寫我,我是否當得起他們的想念,對得起他們的書寫?進一步來講,教過孫衛衛的老師們身上有哪些是需要我學習,又有哪些是需要我自省的?剛剛大學畢業的國中英語老師,擁有投入教學的熱情與參與改革的積極性。熱情與積極,我有嗎?以真情實感來作為判斷作文優劣的主要尺度,我還記得嗎?于課堂上表揚作文寫得比較好的同學時,雖然不必全文照讀,我是否可以專門抽出時間分享、品賞其中的一兩個段落或一兩個好句,而不隻是念出姓名而已?

散文集寫的雖是孫衛衛的中學時光,然而其書寫的意義并不止于個人層面。以個人為源頭,實可見出當年社會的種種情形、人心的種種處境。《西安車站遭遇》《我被敲詐》等文章不難看出彼時社會治安狀況堪憂,年輕人好勇鬥狠也所在不少。從今日觀之,社會之進步再明顯不過。進步的原因在于父母親對少年成長并不是全盤交給學校,而是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肩負好自己的職責。

當然,彼時的社會并非一無是處。譬如人與人之間樸素、簡單的關系。彼時與今日各有好壞。是以,在從來都不完美的社會裡成長,不能僅靠學校教育的有限力量。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當與學校教育通力協作,方能為少年們的成長保駕護航。由此可知,《少年故事》的書寫已然超越兒童文學的範疇,具有教育學上的借鑒與參照意義。孫衛衛的成長經曆深刻地驗證了盧梭在《愛彌兒》中說過的一句話:“我們在出生的時候所沒有的東西,我們在長大的時候所需要的東西,全都要由教育賜予我們。”

在多篇文章的末尾,孫衛衛在回眸往事時常用“如果”來假設。如果可以重來,要認真讀書少參加活動,要把字練好一些。因做得不夠好而産生的懊惱是真實的,真心期許的自我鞭策則既真實且真摯。使用假設,并不是為了當年虛度光陰之後的重頭再來,而是為了走向更好自我的用力鞭策。“如果”的多次出現展現的是當年的不夠完滿,進一步展現了孫衛衛散文寫作中一如既往的真實風格。哪一年哪一個月哪一天發生過什麼事情,從學校到家裡的距離,老師們對他說過的什麼話,孫衛衛都清楚地記得、真實地呈現。回憶時的真實即負責任,對自己的負責任,也是對讀者的負責任。

(《少年故事》孫衛衛著 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2021年1月版)

來源: 封面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