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紅》:時代變革下青春與現實的博弈,最掙紮的一代人

作者:李洪夥

《青紅》是一部極具時代特色的影片,它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真實地展現在觀衆面前,它使用以小見大的方式,通過講述一個小家的故事來反映中國家庭在政策變革下所受到的影響。它并不是一部簡單的文藝片,它代表的是整體80年代青年同時代作出的鬥争。

《青紅》:時代變革下青春與現實的博弈,最掙紮的一代人

在《青紅》這部影片中,高圓圓飾演的是一位從小在貴州長大的19歲少女青紅,青紅的父母很早是從上海遷往貴州來支援三線城市建設的勞工,他們認為上海才是他們的家鄉,是以他們一直都想要回到上海生活。

《青紅》:時代變革下青春與現實的博弈,最掙紮的一代人

但青紅就不一樣了,從小就生活在貴州的青紅自然對貴州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一直都把貴州當作自己的家鄉,父母口中的上海是個陌生到不能再陌生的地方,但在貴州,青紅有自己的好朋友、有自己的初戀,還有許多美好的回憶,是以青紅自然是不願意離開的。

《青紅》:時代變革下青春與現實的博弈,最掙紮的一代人

但青紅的父母一心隻想要離開貴州,即使他們知道自己的女兒對貴州有着十分深厚的情感,他們也不惜一切代價想要帶走自己的女兒。在得知青紅在當地有了自己的初戀小男友小根後,青紅的父親更是生氣。

《青紅》:時代變革下青春與現實的博弈,最掙紮的一代人

他殘忍地限制了青紅地人身自由,企圖想要拆散這對苦命鴛鴦,而青紅也在父母一步又一步的壓迫下走向極端,她想要通過自己最大的努力以追求自由,但現實總是殘酷的,青紅與初戀男友的結局無疑是悲劇的。

《青紅》:時代變革下青春與現實的博弈,最掙紮的一代人

難道拆散青紅與男友小根的隻有殘忍的父母嗎?不,其實是中國父母傳統的教育觀。他們自私地做着自己想做地一切,想要逼迫自己的孩子回到自己情感深厚的家鄉,但其實他們忽略的是,他們懷念的家鄉并不是自己的子女從小成長的地方,子女們對于他們的家鄉并沒有任何特殊的情感。他們錯就錯在想要過分掌控自己的子女,以緻于将自己的子女逼上極端的懸崖。

《青紅》:時代變革下青春與現實的博弈,最掙紮的一代人

上個世紀80世紀是中國特殊的發展時期,在那個年代,中國開始有了自己的一套經濟發展理念,馬克思列甯主義開始真正地走向中國化,經濟有了告訴的發展,但内地與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于是國家就開始制定了一系列支援内地城市的政策。

《青紅》:時代變革下青春與現實的博弈,最掙紮的一代人

青紅的父母就是在這樣政策的導向下來到了對于他們完全陌生的貴州,他們是中國經濟的建設者,像青紅一家這樣的家庭還有很多很多,青紅一家隻有衆多遷移家庭中的一個小代表。

《青紅》:時代變革下青春與現實的博弈,最掙紮的一代人

通過這個小代表,我們看到的是普通群眾在政策的導向下,生活發生的一系列變化,而這種變化現在看來并不小,這種變化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青紅》:時代變革下青春與現實的博弈,最掙紮的一代人

《青紅》是一部内容十分豐富的影片,它不僅講述了中國長輩與晚輩之間的教育問題,還提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一系列狀況,它是一個反映時代變遷的放大鏡。

《青紅》:時代變革下青春與現實的博弈,最掙紮的一代人

這部作品是高圓圓相當有标簽的一部電影,在豆瓣僅有7.0的評分,但這部電影對高圓圓來說,是将她帶入大衆視野的一部電影。2005年,她憑借此片入圍戛納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也正是因為這部電影,更多人開始認識高圓圓。

《青紅》:時代變革下青春與現實的博弈,最掙紮的一代人

洪夥在想,即使青紅作為青年與現實進行搏鬥的代表反抗能力稍顯薄弱,但她依然為觀衆展示了一位與現實作反抗的真實的勇敢的少女,而這部影片中對于細節上的掌控也為這部影片增加了許多的懷舊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