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舌尖上的記憶——香熏排骨

作者:皇城根胡同串子

如果現在有誰的家裡冒了煙那可不得了!濃濃的煙霧夾雜着嗆鼻的氣味肯定人人咳嗽打涕,緊随着就有人給119打電話,叫來了物業管理者或居民委員會的幹部,馬上察看這煙霧的來龍去脈!即危險又污染環境,那還了得!逮住了批評!罰款!看你下次還敢不敢放煙!

舌尖上的記憶——香熏排骨

過去,北京人口少,大部分都住在四合院裡,關上院門自成一統,院子裡冒煙外邊看不見,當然也不會有人過問煙味的來曆。在院子裡幹什麼哪?哈哈!甭問,一準是在“薰”肉!

吃慣了煎炒烹炸,冥思苦想又想别的什麼菜的味道,就想到了“薰”的方法。可以薰肉,薰排骨,熏雞,熏魚`````。薰過的肉制品除了本身的鮮味以外又增加了煙熏的味道,也就更增加了它的奇香!

熏肉的工具說起來十分簡單:破鍋兩隻,鋸末一鏟,燒紅的煤炭兩塊。

誰家沒有破鍋!最好是漏底的破鍋。一上一下扣在一起就行了!

我小時,奶奶就經常薰排骨,平時有木匠來做活,她就把鋸末收起來以後備用,而且熏肉最好的鋸末是松木,不但煙多而且有一股子松香的味道。

舌尖上的記憶——香熏排骨

頭天奶奶就把排骨,腔骨加味煮好,與平時不同的是要薰的肉制品要稍微鹹一些,香料要多一些。煮好撈出來一定控幹水分,放涼!第二天,奶奶就把那兩個破鍋找了出來,撣撣塵土。把鋸末放進一隻破鍋裡,又擱進一塊燒紅的木炭,鋸末就開始冒煙了!又拿了一個鐵箅子放到鍋上,碼好要薰的排骨,快速扣上另一隻破鍋,煙就在破鍋裡越聚越多,多餘的煙順着破鍋上的洞往外冒!一股一股,白白的!濃濃的!

薰了大約半個小時,就好了!那鍋裡的煙也慢慢的息了。待煙冒盡,打開破鍋,那碼放整齊的排骨全都變成了煙黃的顔色!

薰排骨端上了飯桌,别具風味!香香的!比起别的做法增加了一股“老君爐裡煉仙丹”的感覺。

舌尖上的記憶——香熏排骨

大人們喝酒吃菜,酒足飯飽!孩子們搶着吃那煙熏的排骨,搖頭晃腦!飯吃完了,桌子上隻剩下了一堆光光的骨頭!奶奶看着大家吃得如此開心,也就心滿意足的笑了!

現在,在城市裡不能再熏肉了!自己的嘴香了,但是影響了别人。

那些還住在農村的朋友你們不妨試試看,我保你吃了這次還想下次!隻是要小心千萬别發生别的什麼意想不到的事情來!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