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盧象升是明末的重要将領,為何最後竟然是因為缺乏援軍而戰死

作者:張生全精彩曆史

盧象升是明末朝廷最了不起的軍事指揮官之一。據《明史》記載,盧象升戰死後,“三郡之民聞之,哭失聲”。可見老百姓對他去世的惋惜。同時,作為總督天下兵馬的盧象升去世,也是明朝的重大損失。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軍屢剿不絕,與明軍失去盧象升的指揮,不無關系。

當然了,如果盧象升僅僅是因為戰死沙場,雖然他的戰死是明末的一個重要損失,但是,将軍戰死沙場馬革裹屍,這也沒有什麼可說的。問題是,盧象升其實是不應該戰死的,他的死,主要還不是被敵人殺死的,而是被自己人搞死的。這也是“三郡之民聞之,哭失聲”的重要原因。

盧象升是明末的重要将領,為何最後竟然是因為缺乏援軍而戰死

(盧象升劇照)

那麼,為什麼說盧象升的死,是被自己人搞死的呢?搞死他的人究竟是誰呢?

盧象升能夠成為明末最重要的軍事指揮官之一,完全是他在戰場上打出來的。盧象升的身上,有一個優秀将軍非常多的重要品質。

一是身先士卒。

盧象升是個軍事指揮官,不過每次參與作戰,他總是不懼死亡,沖鋒在前。就算是後來他當到進階将領了,在戰場上依然親自上陣沖殺,給士兵做表率。有一次,他的仆夫死于馬下,他的馬也被射死,同時,他的額頭也已經中箭。但是,盧象升依然毫不畏懼,依然提刀下馬步戰。吓得敵人隻得逃跑,還稱呼盧象升為“盧閻王”。

正因為盧象升勇猛不怕死,是以士兵才那麼擁戴他,聽從他的指揮。而他的軍隊也是以有極強的戰鬥能力。

盧象升是明末的重要将領,為何最後竟然是因為缺乏援軍而戰死

二是正氣滿滿。

盧象升每次上戰場,都會正氣滿滿地對軍隊進行正面宣傳,用忠君愛國、保家衛國這樣的思想來激勵将士們。在戰場上,他也會慷慨激昂地向将士們宣講。是以他的軍隊總是激情澎湃、一往無前。有一次,他和他的軍隊被困三天,糧水斷絕。但是盧象升依然堅持鼓勵大家,盧象升與士兵同甘共苦,也是三天不喝一口水。憑着一股兒,他們最終挺了過來,實作了突圍。

三是道德高尚。

盧象升雖然身為朝廷高官,擁有無邊的權力,但是,他從來不貪戀權貴。他的父親去世,他就堅決要求回家丁憂。這在當時的明朝,很多人是做不到的。包括楊嗣昌等人,都以工作繁忙,皇帝離不開他,需要“奪情起複”為由,不願意回去丁憂。實際上是貪戀權貴,同時不想在政治鬥争中落敗。而盧象升卻多次要求回去。在皇帝拒絕他的要求後,他依然把孝服穿在身上。後來又覺得穿在身上在戰場上不太像樣,于是又把孝服穿在裡面。直到他戰死,那孝服還在他身上。

盧象升是明末的重要将領,為何最後竟然是因為缺乏援軍而戰死

​(崇祯劇照)

四是顧全大局。

盧象升知道,明朝軍隊之是以經常打敗仗,就是因為黨争太厲害,大家互相扯皮,不能協調配合。是以,他多次呼籲官員們要捐棄前嫌,協調配合。同時,還向皇帝多次上奏,要防患于未然,在糧草、軍隊等方面,預先籌劃,免得臨時出現敵情,手忙腳亂。

盧象升的英勇善戰、正氣凜然及顧全大局,讓他得到了崇祯皇帝的高度肯定。是以,崇祯皇帝多次提拔他,最後把他提拔為兵部尚書,在戰場上總領天下兵馬。同時,還連續三次賜給盧象升尚方寶劍(有一種說法是四次)。

而崇祯皇帝對他的信任,也引起了楊嗣昌以及太監高起潛等人的嫉妒不滿,是以,他們無論在戰場排程,還是在糧草調撥上,都對盧象升多方掣肘。緻使盧象升雖然名義上總領天下兵馬,實際上,他能調動的兵力,不足兩萬人。

崇祯皇帝也明白這一點,但是,出于他多疑的性格,害怕盧象升勢力做大,威脅到他的統治,是以,一方面嘉獎盧象升,另一方面又默許楊嗣昌、高起潛的掣肘行為。

最終,盧象升在缺乏援軍的情況下,戰死沙場。

盧象升的死,也正是明朝末年政治生态及戰場态勢的一個濃重縮影,有這樣一位優秀的大将不能珍惜,明朝走向滅亡,也是必然之事。

(參考資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