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輝耀:留學生依然是中國開放發展重要橋梁紐帶

王輝耀:留學生依然是中國開放發展重要橋梁紐帶
王輝耀:留學生依然是中國開放發展重要橋梁紐帶

本文為全球化智庫(CCG)主任王輝耀應邀為《北京青年報》撰寫的專欄文章,刊發于2021年8月22日。

整體而言,雖然留學對于資金的投入要求較高,但“留學值不值”與有沒有直接短期的收入回報沒有必然關系,留學中“經曆”是最大的收獲,絕大部分人認為留學是值得的。

8月以來,美國開放了留學生入境。盡管美國新冠疫情日新增病例接近15萬人,随着開學季的到來,中國留學生赴美需求激增。由于疫情仍在持續蔓延,加上民航局“五個一”、航班熔斷等政策,國際航班數量仍十分受限。據報道,8月1日至18日,中國大陸往返美國、英國、加拿大客運航班共計455架次,相比2020年同期減少約60架次。

盡管受新冠疫情影響,中國學生赴國外留學數量依然可觀。美國今年4月份開始為國際學生發放簽證,5月和6月共給中國學生簽發近6萬張簽證。對比疫情前的簽證資料,今年夏天美大使館的簽發量基本和2019年持平。美國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釋出的報告顯示,2020年度,美國境内共有國際學生125萬人,其中在美中國留學生數量為38.25萬人,雖然比2019年減少約9萬人,但中國仍是美國國際生來源第一大國。

王輝耀:留學生依然是中國開放發展重要橋梁紐帶

近年來,随着留學歸國人數增長,社會上出現了“留學收益不高”“海歸收入優勢不明顯”之類議論。然而,全球化智庫(CCG)、智聯招聘聯合釋出的《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2019》顯示,認為留學收獲達到及超出預期的受訪海歸占比為72%,認為“收獲大于預期”和“收獲遠大于預期”的占比分别為23%和13%,認為“收獲和預期差不多”的占比為36%。整體而言,雖然留學對于資金的投入要求較高,但“留學值不值”與有沒有直接短期的收入回報沒有必然關系,留學中“經曆”是最大的收獲,絕大部分人認為留學是值得的。

王輝耀:留學生依然是中國開放發展重要橋梁紐帶

教育部出國留學人員情況統計顯示,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70.35萬人,創曆史新高。疫情之下,美歐等多國疫情風險較高,社交媒體和公共讨論中一些觀點認為“還是留在國内好”“留學會導緻人才流失”等。但從根本上說,留學依然是中國學生接受國際化高品質教育,培養國際視野和提升國際競争力的重要管道,出國留學對我國學生成長成才及中外人文交流仍然具有重要意義。

總體而言,留學人員具有國際視野開闊,熟悉國際規則,擁有一定跨國人脈,具有多重文化背景和語言技能等優勢,有利于進行跨文化交流,更好适應全球化經濟發展模式。在中國深化開放發展、深度參與全球治理背景下,留學生對推動中國在國際場合參與和制定新規則,内外關聯推進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及跨國企業“走進來”等方面,依然具有顯著的優勢。

同時,留學人員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對于改善中國國際形象及增進中外友好也可發揮現實作用。作為國家形象的載體,留學生可通過展示中國人良好的精神風貌,幫助國際公衆消除對中國的誤解,增強中國國家軟實力建設和文化影響力。留學生在中外人文交流中,可以傳遞中國傳統文化、文明準則、信仰追求和當代中國經驗與發展模式相關資訊。留學人員以僑聯、學聯、專業協會和智庫等組織為載體開展民間外交,可增進各領域國際精英人才對中國的了解,促進中外普通群眾間通過直接交流加強跨國互信,對建設良好國際關系環境發揮重要協調作用。

美國作為在多種學科和技術領域具有較大優勢的發達國家,長期以來是各國留學生的重要留學目的地。中美建交四十多年來,中國赴美留學歸國人員對中國發展進步及增進中美經貿人文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中國在教育水準、經濟實力及科技實力等方面發展迅速,但在一段時間内,去美國留學仍然是中國留學生的優選之一。中美之間有更多留學生,也有助于中美保持良好的人文經貿聯系。據美國商務部估計,2019年,國際學生為美國經濟貢獻了440億美元。按照最大中國留學生數量占比推算,中國留學生的生活費和學費支出達159億美元。

目前,新冠病毒仍在全球肆虐,中國出國留學生在精進學業的同時要多多注重防護。相信随着中國發展日漸向好,學成之後歸國發展會是衆多留學生的首選。總之,留學生現在是、将來也是我國推進開放發展、增進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橋梁紐帶,應為留學事業順利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援。

本文刊發于《北京青年報》,2021年8月22日

王輝耀:留學生依然是中國開放發展重要橋梁紐帶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團

● 作者 | 王輝耀,苗綠

圖書介紹

《我向世界說中國》是由全球化智庫(CCG)主任王輝耀和秘書長苗綠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國對外叙事及話語權重塑”問題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據悉,該書講述了全球化智庫近年來立足芒克辯論會、慕尼黑安全會議、巴黎和平論壇、達沃斯論壇等知名國際舞台,與各國政商學界知名人士暢談國際時局與未來趨勢,回應各方對于中國的關切和質疑,诠釋中國的發展模式,降低外界對中國的誤解,通過多層次、多主體、多元化、多管道國際交流及傳播,以全球視野講述時代中國,積極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的生動故事。同時,本書立足國際形勢變化和全球傳播新格局,針對中國應當如何開展對外交流和傳播工作、如何創新外宣方式講好中國故事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

● 更多……

多位專家點評《我向世界說中國》:中國在國際輿論場不再失語

⊙ 讀了習近平主席的回信,他們這樣說

⊙ CCG理事長對話WTO前總幹事,美國前TPP談判代表:中國、美國和歐盟如何在貿易上達成共識?

⊙ 【重磅實錄】CCG對話約翰·桑頓、芮效儉、亞當·珀森:中美如何打破僵局,推動雙邊關系向好?

⊙ 蘇珊.桑頓、陳啟宗、王輝耀對話:中美關系何處去、全球抗疫與病毒溯源

⊙ 共建韌性全球化——第七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聚焦開放融通與國際合作

⊙ “中國新叙事”研讨會為加強國際傳播 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言

⊙ 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在中國釋出 CCG與世界銀行聯合線上解讀

⊙ 新國際輿論環境下如何實作話語突圍

⊙ 文字+視訊 | 王輝耀對話耶魯大學著名曆史學家韓森:千年全球化起源于中國宋朝

⊙ CCG對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全球化受到的威脅來自國内,各國需要把自己國内的事情處理好

⊙ 中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機遇與挑戰-CCG舉辦“氣候變化”研讨會

⊙ WTO的未來前景如何?他們這樣說 ——中國入世20周年CCG研讨會成功舉辦

⊙ 智庫力著 | CCG線上釋出并研讨新作《全球化:站在新的十字路口》

⊙ 文字實錄+視訊 | 《金融時報》首席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對話王輝耀:我相信全球化和我們對這個星球的共同管理

⊙ 哈佛大學“中國通”托尼·賽奇對話王輝耀:中美競争會在某些領域發生,但互惠領域仍會持續發展

⊙ 哈佛大學“軟實力”提出者約瑟夫·奈對話王輝耀:中美之間發生新冷戰的說法,是對曆史的誤讀

⊙ 氣候峰會之際,CCG舉辦會議探讨“氣候變化”這一人類共同挑戰

⊙ 雙語視訊+文字實錄 | “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對話王輝耀

⊙ 《世界是平的》作者對話CCG創始人王輝耀:世界比以往更快、更深、更融合、更開放,更脆弱

⊙ CCG舉辦開放日活動,四十多國大使與使節參加

⊙ CCG釋出《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20~2021)》

⊙ 慕安會第一問!CCG秘書長對話聯合國秘書長

⊙ CCG在2020年全球頂級智庫百強榜單中再上升12位

⊙ 國際形勢風雲變換,近期CCG與各國駐華使節交流記

⊙ 視訊 | 《焦點訪談》——時代之問的“中國答案”

⊙ CCG報告 | 拜登時代的中國與美國:趨勢與應對

⊙ 全球化智庫CPTPP報告入選CTTI來源智庫年度精品成果

⊙ 送上一本有聲月曆,請您注意查收

⊙ CCG新年賀信 | 告别不平凡的2020 凝聚希冀 開放前行

⊙ 國際青年領袖對話項目啟動!

⊙ 六十國代表出席CCG大使圓桌

⊙ 2020 第五屆中國全球智庫創新年會舉辦

⊙ 2020第六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成功舉辦

⊙ “國際人才組織聯合會(AGTO)”在第三屆巴黎和平論壇上發起成立

⊙ 社會智庫協同網絡發起 加強社會智庫合作 發揮更大作用

⊙ CCG主任王輝耀在雅典民主論壇上接受紐約時報專訪

⊙ CCG主任王輝耀與25國駐華大使談疫情後的中國經濟

⊙ 中國服貿會擴大開放暨企業全球化論壇成功舉辦

⊙ 【完整視訊】紀念聯合國憲章簽署75周年線上專題論壇舉行

⊙ 三次亮相,為何這個舞台的辯論和對話如此重要

⊙ CCG30餘場線上研讨集中展示

⊙全球化智庫(CCG)報告/期刊線上閱讀

⊙CCG十年磨一劍,隻争世界100強

⊙CCG訪美“民間外交”開展二十餘場活動:關鍵時點發出智庫聲音

王輝耀:留學生依然是中國開放發展重要橋梁紐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