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揾碟”,是海南的專有名詞,也是海南人對醬料的統稱。它既可以指代某種醬類,也可以指代多種醬料調成的醋。

常見的辣椒醬、什錦醬、蝦醬,還有吃雞時的雞醋、吃鴨時的鴨醋、吃海鮮時的海鮮醋……通通都是“揾碟”大軍裡的一員。
雞醋
鴨醋
在追求食材原汁原味的海南,“揾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管它什麼白煮、白灼、清蒸、清湯……在可酸可甜可鹹可辣的“揾碟”面前,都隻有CD光牒的份。
可以說,海南人對于醬料的講究和喜愛程度,絕不亞于對美食的追求。調“揾碟”,就是一個海南人的自我修養!
1 每一種醬料都有它的“脾氣”
調“揾碟”,首先需要了解醬料的種類。海南的醬料雖不如火鍋店裡的那般豐富多彩,但也算是五花八門了,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①水性蘸醬(代表醬料:醬油)
醬油在海南醬料界絕對是穩居C位的,以鹹味為主,兼有鮮味及香味。
②半固态蘸醬(代表醬料:辣椒醬、什錦醬等)
辣椒醬:海南常見的有本地的紅辣椒醬和黃燈籠辣椒醬兩種,不過調“揾碟”用的大多是紅辣椒醬,由小米椒、蒜蓉、白糖等調制而成,香辣刺激。
什錦醬:也叫瓊醬,其調制成分主要是花生、糖、醋、豆豉等,粘稠濃郁、鹹中帶甜。
蝦醬:最具有海南風味的醬料之一,由小蝦加鹽密封發酵而成,呈紫紅色的粘稠狀,味道鹹香中還帶着蝦那種腥得很鮮的香味。
③固态佐料(代表醬料:蒜末、金桔、香菜等)
蒜末、香菜等無需多言,都是調“揾碟”的好幫手。而金桔則是取代了醋的位置,使得醬料既有酸味,又帶着一絲水果的清爽。
2 調對“揾碟”,是一個成熟海南人的标志!
對于海南人而言,光是了解醬料種類還不夠,還得要根據不同的食材、做法,調制出不同的醬料。可以說,調對“揾碟”,就是在飯桌上奪得了先機!
①白切雞+雞醋
一百個海南人,就能調出一百種雞醋。在白切雞當道的海南,調雞醋的熟練程度決定了你一會能不能多吃一塊肉。
口味清淡些的就蒜末、醋汁、白糖,調好的雞醋呈淡黃色,看着小清新但提味十足。
夾塊雞肉在裡面滾上一圈,入口時先是醋的微酸,随着咀嚼的深入,雞肉的味道被層層激發,瞬間就淪陷了。
講究的就再加點姜末、香菜、香油、辣椒、金桔等,五顔六色的看起來就格外刺激味蕾。
蘸過之後,白切雞上僅存的那點油脂也被巧妙地中和掉了,酸爽又開胃,就算狂撸一整盤都不膩。
再不然就是來兩勺蒜蓉、一勺辣椒、澆些醬油,再擠一個金桔。酸鹹中帶着蒜末的淡淡刺激,搶食速度直線上升。
②白斬鴨+姜蓉醬
有雞醋,自然也有鴨醋。在海南,剁得細細的姜末和油等調成的姜蓉醬,便是白斬鴨的最佳CP。
厚實彈嫩的鴨肉被辛鮮的姜蓉調和出了令人驚豔的美妙滋味,在唇齒間迸發出别樣的幸福感。
③烤肉+百搭什錦醬
在海南吃烤肉,如果少了什錦醬,那就等于失去了靈魂。
一塊塊烤得油滋滋的肉,裹上粘稠的什錦醬,不僅能從側面凸顯出烤肉的焦香,更是多了幾分花生味的鹹甜口感,一人一斤都是小case。
或者配上醬油和蒜末,一口咬下,醬油的鹹和什錦醬的微甜,伴随着烤肉豐腴的油脂香氣在口腔内爆開,超滿足der。
另外,重口味的海南人還喜歡加些香菜和辣椒醬,鹹、甜、香、辣,在舌尖綻放出令人心動的酥麻感,越吃越上瘾。
④油炸味+解膩酸甜醋
酸甜醋是海南人的一項“偉大發明”,由醋、蒜末、白糖等調制而成,任何油炸物在它面前,都隻有“繳械投降”的份。
而在海南的老爸茶店裡,人手一碗酸甜醋更是再正常不過了。
熱乎焦脆的蘿蔔糕、煎餃、烙餅、炸藕卷等,蘸上酸甜醋,既解膩又酸甜開胃。每次就算已經吃得很撐了,也還是舍不得放下筷子。
蘸蘿蔔糕
蘸煎包
⑤白煮肉+鹹腥蝦醬
在海南人眼裡,白煮肉和蝦醬的搭配可以稱得上是“天作之合”。
肥瘦相間的白切五花肉,蘸上蝦醬,入口濕潤爽滑,鹹香微腥的口感将五花肉的味道發揮得淋漓盡緻,一口就pick了。
⑥麻辣燙+蒜蓉醬
除了以上幾種,海南還有蘸特制蒜蓉醬的麻!辣!燙!
特制的蒜蓉醬由蒜蓉、香油等調制而成,顔色較深,随手一撈就是滿滿一勺的蒜蓉。稍微湊近一些,濃郁的蒜香味就直沖腦門。
還可以拌點醬油、香油、醋或辣椒醬進去,或鹹或酸或辣,全憑個人喜好。
各種經過氽燙的葷素串,裹挾着濃郁的蒜蓉香氣入口,戰鬥力瞬間就像開挂了一樣,一大盤吃完都還意猶未盡。
如果以上幾種都沒有,那也沒關系。簡單的調個醬油加辣椒,海南人依然可以吃得一臉滿足。
蘸小腸、蘸粉條,甚至是直接倒進粉湯裡拌着吃都很OK。吸足了湯汁鮮味的粉條,又融入了辣椒和醬油的鹹辣刺激,棒就一個字!
最後,如果你們還有什麼調“揾碟”的獨門秘方,就盡管甩過來吧,咱們留言區見~
原創作品,版權歸海口網所有
圖文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和使用
圖檔:符島主、秋秋、邵陽
作者:楊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