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好了,很多人在過生日的時候都喜歡大辦特辦,怎麼豪華怎麼來。但是往前看幾十年時間,很多老百姓都是吃不飽飯的狀态,能夠吃上一桌“豪華大餐”更是夢寐以求的事情。
毛主席身為國家最高上司人,吃穿用度理應要好于常人,但是衆所周知的是,毛主席一生節儉,并嚴重鄙視奢靡之風。即便是生日菜單也是十分簡單,他時常對身邊人說:“慶祝生日不會使人長壽,是以也不需要慶祝。”

在毛主席身邊工作了6年的廚師王近仁很無奈:“大家知道我在毛主席的身邊工作了6年之久,大家都覺得我廚藝了得。但隻有我自己清楚,學了那麼多東西,在中南海掌勺的那幾年全都廢了,因為主席愛吃的都是幹燒冬筍、蘿蔔絲鲫魚湯這樣的家常飯菜。”
主席提倡“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是以一開始中南海的小院裡種滿了花花草草,主席就喊來身邊的從業人員:“種那麼多花多沒用!抛了種上菜多好,這樣想吃什麼就有什麼,不需要出去買了。”
其實按照毛澤東的地位,想吃什麼樣的山珍海味都不會有人說三道四,老百姓巴不得毛主席能吃上最好的飯菜。但是他偏偏口味“獨特”,就是喜歡吃這些不甚名貴的飯菜。
有一次毛主席想吃紅燒肉,就安排李銀橋為自己準備一份紅燒肉。但是這一幕正好被江青看到了,江青覺得紅燒肉“很土”,覺得好吃的飯菜太多了,毛主席依舊喜歡吃紅燒肉,實際上就是改不掉農民的本性。
其實毛主席改不掉的“農民本性”還有很多,例如喜歡嚼茶葉、吃完飯會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打飽嗝等等。
毛主席的骨子裡就是“農民”,他所動員革命的根本也就在于希望全天下的農民朋友可以幸福生活,如果農民不能過上好日子,那麼他的革命就将毫無意義。
想要打赢這場戰鬥,主席對幹部的要求十分嚴格,例如吃飯這件事上,主席就要求所有的幹部:“大家都是為人民群衆服務的,如果幹部都不知道節約的話,那麼一級一級效仿下去之後,大家都胡吃海喝,對于國家的發展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或許毛主席本身也并不是很愛吃家常菜,或許山珍海味更能吸引到他的味蕾。但是他卻能夠做到幾十年如一日,克己為民,實屬不易。
另外,上司幹部還反映:“和主席一起吃飯,根本就吃不飽。”
原因在于毛主席吃飯速度很快,主席停筷離桌,在座的各位上司人也不知道該不該繼續吃,不吃的話根本就吃不飽,繼續吃的話又有一些不禮貌。
而主席之是以吃飯很快,主要和戰争年代的操勞有很大關系,一旦打仗,根本就沒有充足的吃飯時間,看到端上來的飯菜也隻能狼吞虎咽,吃下去就行,管它好不好吃,管它消化不消化。
是以主席吃飯有三個特點:速度快、不浪費、沒人時邊吃飯邊看報。
如果有小米粒掉落到了桌子上,主席也會撿起來塞到嘴裡,因為他知道每一粒米飯都來之不易,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更加來之不易。
主席愛民如子,即便是自己有足夠的條件去吃更好的飯菜,但是依舊還是選擇和百姓們一樣,體會百姓正在經曆的生活。他始終相信,隻有自己做好表率作用,才會有更多的人和自己一樣,帶頭做事的人多了,就會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百姓的日子也會越來越好!
我們能有今天這樣的生活,要感謝毛主席和千千萬萬舍生取義的革命者和上司人的付出!有他們,才有了今天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