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沂孫,清代書法,字子輿,一作子與,号泳春,晚号濠叟,江蘇常熟人,擅長篆書和篆刻,自從唐代李陽冰以後,後世書法家就很少涉獵篆書,元代的趙孟頫主張複古書風,曾寫過篆書,但是在風格上也沒有什麼突破,直到清代,篆書才開始被重新認識,大批的書法家開始從事篆書的書寫,其中最為著名的包括鄧石如、如讓之、楊沂孫等等。
楊沂孫善于寫大篆,并且把大篆和小篆融合為一體,并參入隸書的筆法,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
《周廟金人銘》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無行所悔。勿謂何傷,其禍将長。勿謂何害,其禍将大。勿謂無殘,其禍将然。勿謂莫聞,天妖伺人。熒熒不滅,炎炎柰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綿綿不絕,将成綱羅。青青不伐,将尋斧柯。誠不能慎之,禍之根也。曰是何傷,禍之門也。強梁者不得其死,好勝者必遇其敵。盜怨主人,民害其貴。君子知天下之不可蓋也,故後之下之,使人慕之。執雌持下,莫能與之争者。人皆趨彼,我獨守此,衆人惑,我獨不從。内藏我知,不與人論技。我雖尊富,人莫害我。夫江河長百谷者,以其卑下也。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戒之哉!戒之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