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塞羅:我們最愛的還是自己

作者:周國平
西塞羅:我們最愛的還是自己

愛别人勝過愛自己是不可能的

西塞羅

勇敢者是依靠自己的,“自信”被錯誤地在貶義上使用,盡管這個詞派生于confidere(信任),其中含有褒義。依靠自己的人肯定不會過分地害怕,因為自信和膽怯肯定有差别。

“節制”成為包括勇敢、公正、審慎三種美德在内的美德(這是所有美德的一個共同特點,因為它們全都互相聯系、結合在一起)。是以,我把“節制”本身當作第四種美德。因為它的特别作用就是通過不斷地反對欲望,在各種場合下保持克制,進而對靈魂的急切的沖動進行引導;與之相對的惡是“卑鄙”。

如果你愛别人、愛我們最親的人,就像愛我們自己,那麼這是一件極好的事,是一件正當的、公正的事,但是請你仔細考慮一下,愛别人勝過愛自己是不可能的。在友誼中也不應當這樣想,我的朋友愛我應當勝過愛他自己,或者我愛他勝過愛我自己;如果能這樣的話,就會導緻生活及其所有義務的混亂。

想到自己命途多舛,有許多時候我開始對你的這種觀點失去信心,并對人類的軟弱感到極度恐懼。我害怕的是,自然賦予我們虛弱的身體,伴以無法治愈的疾病和無法忍受的痛苦,自然賦予我們靈魂,我們的靈魂分有身體的痛苦,此外還有靈魂自己的各種煩惱和不幸糾纏不清。

我從其他人的軟弱,或許還有我自己的軟弱,而不是從美德本身對美德的力量形成判斷,是以用這樣的語氣斥責自己。 正如沒有風的吹拂,可以把大海視為安甯的,如果沒有足夠的力量使靈魂煩惱,那麼可以察覺到靈魂是安甯的。一個人不應當觊觎任何東西,他的靈魂也不應當有任何空幻的激情,如果有什麼事情落在一個關注命運和其他一切瑣事的人身上,而他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内既不恐懼,也不感到焦慮,那麼有什麼理由他不應當幸福?

如果美德使這成為可能,為什麼僅有美德本身的力量不能使人幸福? 痛苦是幸福的主要障礙,我們要抗拒死亡,包括我們自己的死亡和我們親人的死亡,還要抗拒我們的痛苦和靈魂的所有其他各種混亂;痛苦似乎又是美德最活躍的對手,它會朝着德性最猛烈地投出标槍,威脅着靈魂的勇敢、堅忍和耐心,使之瓦解。那麼,美德必須讓位于痛苦,哲人和堅定者的幸福生活必須屈服于痛苦嗎?偉大的天神啊,這樣想是何等的堕落!

西塞羅:我們最愛的還是自己

《理性、美德和靈魂的聲音》

西塞羅著

王曉朝翻譯,長江文藝出版社,2015-1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