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歐洲藝術史筆記(第六章):被曆史輕視的杜喬

作者:一瓢博物館

Duccio杜喬(1255/60–1315/18)是錫耶納畫派的重要代表人,他和喬托是同時代畫家。藝術史學者總是拿他和喬托作比較,但其實兩者的風格并不相同,這樣的比較往往對杜喬不利。

杜喬是中世紀晚期畫家,糅合了哥特式和拜占庭式的風格,相比起喬托的現實主義叙事風格,杜喬在作品注入了更多情感和人文性。

雖然杜喬是錫耶納人,也是典型的錫耶納畫派,但他有時也會接受佛羅倫薩贊助人的委托,他為佛羅倫薩大教堂繪制的Rucellai Madonna目前收在烏菲奇美術館。後人通常把這幅畫看作是Cimabue契馬布埃的作品,這個觀點甚至持續了多年。雖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藝術史對杜喬存有偏見,但很多著名博物館對他的作品還是非常看重,2004年,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就以相當可觀的價格,購買了杜喬在1300年創作的一幅作品 《Madonna and Child》,據說成交價是4500萬美元。

我的歐洲藝術史筆記(第六章):被曆史輕視的杜喬

Madonna and Child 1300年

和喬托一樣,關于杜喬之前學畫、實習等的經曆我們知之甚少,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Maestà (聖母憐子),關于這個宗教主題的繪畫,中世紀随處可見。但隻有杜喬的作品可以稱得上“大師”級水準。1260年,錫耶納在與佛羅倫薩的一場戰争中取得勝利,人們把這場勝利看作是聖母的功勞,于是聖母升天節後的一天,錫耶納市民将聖母瑪麗亞奉為錫耶納的守護神。

這一尊崇也可以解釋,為什麼1311年Maestà 這幅大型祭壇畫被放入錫耶納大教堂時,人們的喜悅之心究竟從何而來。

我的歐洲藝術史筆記(第六章):被曆史輕視的杜喬

Maestà 1311年

當時有記錄:1311年6月9号這一天,錫耶納人興高采烈的上街遊行,擡着這幅偉大的作品,慶祝這個高興的日子。正如有人在後來說的:藝術曾經是文化的中心,而今天,它卻隻處在社會的邊緣。

遺憾的是,如今的Maestà 頂部和底部都受損嚴重,它至今經過幾次大的修複。原畫寬13.5英尺,高七英尺,相當于喬托在Arenal Chapel裡作品的兩倍之大。Maestà 正反面都有,有些畫在底部的部分面積非常小。和濕壁畫不同,Maestà 使用的是蛋彩畫技術。所謂蛋彩畫,是将基礎顔料與稀釋了蛋黃摻在一起,由于蛋彩幹的非常快,是以它隻能在小面積的木闆上作畫。經常用黃金作為蛋彩畫的整個背景,這大大增加了光的反射,看上去金碧輝煌,充滿神性。

1505年Maestà 被挪到錫耶納大教堂旁邊的一個小禮拜堂,又過了兩百多年,1771年,它頂部和底部的鑲闆畫被教堂的神職人員拆掉變賣,是以,我們現在能在華盛頓、紐約、倫敦分别看到Maestà 的部分殘片,它剩下的部分,最終被保留在錫耶納的教堂博物館,一直到現在。

這幅畫的正面是聖母聖子,以及使徒天使們,這裡要說明的是因為祭壇畫本身尺寸很大,是以我們既然隔得很遠,也能清楚得看到。下面一排是基督嬰兒期的七個場景(這些必須近距離才能看到),上面一排小畫則是瑪麗亞德生活場景。

下排左邊第一幅《天使報喜》現儲存于倫敦國家美術館。注意天使衣服和顔色和中間的建築空間。

我的歐洲藝術史筆記(第六章):被曆史輕視的杜喬

Annunciation 天使報喜

《基督降生Nativity》現在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我的歐洲藝術史筆記(第六章):被曆史輕視的杜喬

Nativity 基督降生

這幅圖像顯示了穩定(歐洲傳統)和洞穴(拜占庭傳統)的結合。 聖母靠在一張羅馬式床墊上,剛剛出生的耶稣既出現在前景的沐浴中,又出現在了背景的搖籃裡,仔細觀察下方的幾隻綿羊自然主義的畫法,很有意思。

再來看Maestà 的反面,下面這張圖是我們的重建圖,其中包括幾幅已經消失不見的作品。因為是祭壇畫的反面,是以這些作品隻有教堂的修士們和教堂合唱團成員可以看到。來看其中比較重要的幾幅,第一個是《基督的誘惑》。

我的歐洲藝術史筆記(第六章):被曆史輕視的杜喬

Maesta 反面

根據馬太和路加福音的描述,撒旦誘惑過耶稣三次。第三次它把把耶稣帶到了一座高山上,把世界上所有的國都給他看,說:“隻要你肯俯伏敬拜我。”耶稣則回答:“撒但,到我的身後去,你要敬拜耶和華,它是唯一可敬拜的神。

我的歐洲藝術史筆記(第六章):被曆史輕視的杜喬

Temptation of Christ 基督的誘惑

杜喬把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想象成有着圍牆的錫耶納,大概是這個原因吧,他尤其受到錫耶納人民的喜愛。

再看這幅《Calling of Peter and Andrew》(彼得和安德魯的呼喚)。 注意看金色的地面,基督伸出的手,還有水波和其中的魚,畫面的講述非常清晰。

我的歐洲藝術史筆記(第六章):被曆史輕視的杜喬

Calling of Peter and Andrew 彼得和安德魯的呼喚

最後看這幅Crucifixion(十字架受難)。

我的歐洲藝術史筆記(第六章):被曆史輕視的杜喬

Crucifixion 十字架受難

與Giotto在Arena Chapel那幅更強調神學和象征意味的《十字架受難》相比,杜喬這一幅則展示了一個叙事場景,三座十字架都在喧鬧的人群中,人物有各種各樣的表情,從恐懼和仇恨到沉默和悲傷,但情感依然是克制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