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愛《麥秋》中原節子的笑,但是更愛小津的溫柔勁

作者:呱啦說電影

如果隻看一部原節子的電影,我想很多人都會想起那個在小津電影中總是叫紀子的女人,在其最負盛名的諸如《東京物語》、《麥秋》、《晚春》等中,恐怕最讓人難以忘懷和癡迷的應當是《麥秋》中的原節子,她的盈盈的笑,她的道出幸福況味時面露的笑,讓人心醉神迷。影片《麥秋》,講述以原節子演繹的紀子在适婚年齡面對婚姻的難題,她的抉擇所引發的家庭成員之間關系的親密和疏遠。故事保持了小津一貫的風格,看似平淡的情節,但生活化的小趣味和哲思細膩的呈現,含蓄卻不扭捏,讓人看得有滋有味還回味無窮。我驚歎于小津對生活的深刻觀察和細膩呈現,安靜的長鏡頭,把生活的種種複制成電影,非常細膩。

我愛《麥秋》中原節子的笑,但是更愛小津的溫柔勁

看小津的片子總會情不自禁地滋生幸福感,比如父母坐在博物館旁歇息,父親在看到空中氣球時的感懷那一段,有些感傷,但有充滿甜甜的希望。紀子和其女同學之間已婚的未婚的分成兩派間淘氣拌嘴,那一段落也很有趣。以及孫子調皮地去試探爺爺到底聾了沒有而罵爺爺混蛋那一段,爺爺聽不到最後笑了,然而音樂一想起,一股甜蜜的感傷氣息便向我們襲來了,诙諧中蘊含着哀傷,诙諧中蘊含着哀傷。

我愛《麥秋》中原節子的笑,但是更愛小津的溫柔勁

當然還有父親得知女兒決定後第二天坐在鐵軌前發呆那段,拍的太好了,讓人印象深刻。我特别喜歡爸爸一個人坐在那看火車,若有若思,而内心又是那般平靜的安詳。我也特别喜歡小津的溫柔勁,喜歡他的那種淡淡的對生活的坦然接受和對生命的尊重,讓人看了這部片子後也想更愛起生活來。似乎小津的電影都像是在講一件永恒的事,講個人在生命輪回中的感悟,我們無法定義生活和解釋生活,我們能做的就是用心感受生活,敬畏生活。我特别喜歡原節子做出的婚姻選擇,一面是上司介紹的家人更認可的有身份的但也是不了解的不相關的人,一面是喪偶還帶着一個女兒的但是自己熟悉的人,她選擇了後者,這個決定,大家都不了解,也看似偶然和倉促,實則是紀子長時間深思必然結果。

我愛《麥秋》中原節子的笑,但是更愛小津的溫柔勁

他用了生活中我們有時往往剪刀在眼前卻總也找不到的比喻,說了一個道理。她說:【過去說不上喜歡還是讨厭——因為太接近了,反而沒注意到他。隻是過去最了解他,覺得這個人才信得過,是個可以令人有可以安心人感覺的人。】如此樸實的話,蘊含着一股達觀的智慧和豁達,以及對自己内心的遵從和笃定。我喜歡紀子的這份果敢和自信,從伯母溢不出來的喜愛來看,她應該會幸福的。也讓人禁不住地思考契合和合适間的差別。合适是,我喜歡他的外貌、身材、聲音、對我好等,這些符合我的要求和虛榮心等。契合是,發自内心的喜歡,遵從自己的内心,對方能讓你獲得安全感和幸福感等。是以注重内心的契合的紀子是不在意對方有沒有孩子的。這些都像極了紀子對面生活時的微笑,笃定,優雅和從容。人和人之前的疏遠是一個緩慢而必須的過程,像是一顆海棠花與燕子的分離,長大了總要走向不同的方向。對于生命輪回的一種自然的接納與尊重,是我們早晚要做的事。

我愛《麥秋》中原節子的笑,但是更愛小津的溫柔勁

就像紀子的爸爸一邊說着【現在,是最好的時光,是一家人在一起最幸福的時光!】,一方面也期望着女兒的婚姻早日解決,然後,他就安然回鄉了。不過作為一個曆經生活的長者,他的感悟比我們更深或許也更早。或許,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兒,我們身處什麼時代都好,我們都要面臨婚姻的問題,而每個父母對子女的關心和操心是不變的。似乎,這一刻,我更了解了父母之心了。對生命中的人和事的疏遠的接納和坦然,也是生活給我們的必修課。一路走來,年少時的朋友、同學、戀人的紛紛逐漸疏遠,工作、成家後和父母的分離,世事的變化、漸漸解體、重建,都是我們正在以及即将經曆的。說到底,影片講述的是生活,講述的是個人的生命曆程和世界的變化,有分,有合,再分,再合.....如此循環着。

我愛《麥秋》中原節子的笑,但是更愛小津的溫柔勁

最後不得不提的結尾處的麥浪太美了,太享受了,太難忘了。運動鏡頭富有生命力,很好表達了生命的輪回之意。生活在繼續,我們要帶着份珍惜去更好的接納和愛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