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宋代“術士”之 謝石拆字

作者:牧陽道人

“拆字”現代叫測字,在唐代也稱為“破字”。在卦書之中仍叫“拆字”,這是一種預測吉兇的方法,現代稱之為迷信。所謂“拆字”就是把來人書寫的字,通過增減偏旁部首或是把字拆解變形成其它的字,來預測吉兇。在後世的演變中又加入陰陽五行及神煞等,使得這門預測術變得複雜。

今天分享的故事,是關于兩宋之間的一個“術士”中的名人謝石,他極擅長“拆字”。下文是出自《夷堅志》中的兩則故事,因其講的是同一個人,是以我合并一起講出來。其中後一個故事的見證人,是作者洪邁的親大哥 洪适(音:闊)官至右丞相,去世後谥号文惠。

宋代“術士”之 謝石拆字

謝石 字潤夫,成都人。宋徽宗 宣和年間(西曆 1119年~1125年)來到京師(東京汴梁),以拆字預測人的禍福為業,來人隻需随意寫一字,即用這個字進行預測,所言無不奇中。名聲漸漸傳開,宋徽宗聽說後也想試一試,寫了一個“朝”字令中貴人(皇帝近臣)拿着去找謝石看看他如何說。

說謝石拿過字來仔細一看,又端詳端詳來人,說:“這字不是你寫的。”這中貴人很驚訝,說:“但且據字有啥說啥,不要顧忌。”(我估計宋徽宗的瘦金體那麼有名,他如何不知!)

謝又說:“朝字,拆開來是十月十日字,非是此月此日所生之天人,還能是誰寫的!”(宋徽宗趙佶生于元豐五年(西曆1082年)農曆五月五日(後因五月生人不祥改為禹曆十月十日))周圍看熱鬧的人,一聽到謝石這麼說都吃了一驚,這中貴人沒說話趕緊跑回去報告皇帝。

第二天他就被召進皇宮後院,宋徽宗令左右宮女嫔妃寫字給謝石看,他都一一據字論理,十分精細透徹。朝廷賞賜給他補了一個承信郎(武官名,很小的芝麻官無實權)。這一下聲名大噪,來求測的人絡繹不絕門庭若市。

說有一官員妻子懷孕過月(超了月份),寫了一個“也”字讓丈夫拿着去測字。謝石說:“這是女人寫的吧?”那官員問:“為什麼這麼說呢?”謝石回答說:“謂語助者焉哉乎也,是以知是公内助所寫。尊夫人是三十一歲嗎?”那官說:“是的!”謝石接着說:“因為也字上有三十(卅sà )下一橫為一字是以說年三十一(這就是把“也”字變形)。目前你不是謀劃升遷調動,費了不少力沒有實作是不是?”那官回答說:“正是以事苦惱。”謝接着說:“也字加水為池,有馬則馳,今池運則無水,陸馳則無馬,是安可動也?又尊夫人父母兄弟,近身親人,無一存者,以也字着人則一他字,今獨見也而不見人故也。又尊夫人娘家物産亦當蕩盡否?以也字着土則為地字,今又不見土也。”那人回答說:“是的,然這些都不是我要問的,我妻已經懷孕過月卻遲遲不生産,是以憂慮才有所問!”謝石接着說:“是必懷孕十三個月了,以也字中有十字,并兩旁二豎下一畫為十三也。有一事特别奇怪我不敢說,我可以把話都說完嗎?”那官員請他說,于是謝又說:“也字加蟲為虵(蛇)字,今尊夫人所妊,殆蛇妖也。然不見蟲蠱(也字無蟲),是以不能為害,我謝石有藥能治,可以為公驗證一下。”官員驚異其說請到家裡去,把藥給官員妻服下,後果然排出百數小蛇,大肚子也沒有了。于是京城的人都把他當成了神一樣的人,也不知道他到底有何仙術。

在《夷堅志補卷第十九》還有一則關于謝石拆字的故事,我一并合在一起。

說蜀人謝石,于宋高宗 紹興八年(西曆 1138年)來到臨安(南宋都城,今杭州),一時占驗尤異。文惠公(作者洪邁的大哥洪适(發音:闊), 文惠是洪适去世後的谥号。)去臨安調官(時年22歲),目擊兩事:(以下為洪邁大哥親眼所見兩事。)

樊将仕(官員)的妻子丢失一頂 真珠冠,寫了一個“失”字,讓丈夫拿去問謝石。謝石說:“你家有姓朱的親戚嗎?”樊說:“我老婆姓朱。”謝又問“有沒有叫二十八的?”謝接着說:“我看是他因為一些事誤拿了去,現在東西還在,可以找到。如果找到了,你要給我十千錢。”

樊回家後就把謝的話告訴了妻子,妻一聽這話很生氣說:“這不瞎說嗎!我哥能是那樣的人嗎?”就把侍婢叫過來,問:“這幾天你二十八舅來家,曾經借過東西嗎?”婢女說:“昨天二十八舅來說要出門,要借帽子,後來沒用就還回來了,就裝在盒子裡,看樣子盒子都沒有打開過。”說完話,把盒子拿來打開一看,丢的那個真珠冠就在帽子下面。估計是原來因曬帽子時,誤把珍珠冠放到盒子裡,時間長就忘了這個事。(簡單說就是自己放錯了地方,後來又忘了。)

第二件事是與洪邁大哥同住在一起,也是在等待調官的一位官員。說他當時病了,就寫了一個“申”字問謝石(那意思看看這病的吉兇),“中”字中間帶燥筆(中間一橫),謝石看見這個字直伸舌頭,隻是說:“也好。”那個官員也就沒再問回去了。此時謝石對周圍在坐的人說:“丹田既燥,其人必死。”,有人問:“應驗在什麼時間?”回答說:“不過明日申時。”後來果然如其說。

宋代“術士”之 謝石拆字

對于大多數看過卦書的人,可能對謝石這個人并不陌生,後世書中有很多關于他“拆字”的一些小案例小故事,其中不免有很多附會之說。往往傳言就是這樣,有時會捕風捉影,誇大其實或自帶文學加工。就如莊子所說“夫言者,風波也。”像水中的漣漪越來越大。雖然如此,後一個故事顯得尤為重要,因為其見證人是作者洪邁的親大哥。

簡單根據他在故事中的“拆字”風格,來推下如何得出的結論。“失”字測失物,下添一筆為“朱”字因為是其妻所寫,是以問是否朱姓親戚。又因朱失一筆為失字,是以判斷與朱姓人有關。所謂二十八,是把字拆開有二有八又有十字,至于說為什麼東西沒丢能找到,則不知所雲。有懂行的朋友可以試試。

簡單說這麼多,這門預測術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實際操作卻并非那麼容易,正所謂看花容易繡花難。日常生活中作個文字遊戲玩玩,也未嘗不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