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侯俊傑 :期盼校園的春天

作者:名家與名作

期盼校園的春天

侯俊傑

前不久南下采訪時,順便借道回趟河南老家,闊别已久的家鄉,讓我心馳神往,遠處一望無際的田野上,勤勞善良的父老鄉親們在田間勞作,他們精心打扮着充滿希望的美好家園,來到村頭遠遠望去兩棟教學樓安靜地呆立在學校,停車跟前校園内似乎靜得出奇,我心中猜疑,難道是孩子們都在午睡?

處于對該校的特殊情感,我下車打探一番,迎面幾位老人一臉沮喪地說:“學校都快沒學生了,後面的教學樓早已改成了養老院。”聽後,我頓覺疑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焦急地繞道學校大門口一探究竟。果真不假,教學樓早已空空如也,曾經近千名師生的模範學校,如今竟然人去樓空,目睹如此凄慘悲涼的場景,我不禁黯然神傷,心中不由得有些悲觀失望。

昔日,這裡曾經是遠近聞名,且擁有中國小十多個雙班級的大學校,在校長張運超的帶領下,師生們精誠團結、齊心協力,學校教學成績一度在市、縣、鄉名列前茅。

侯俊傑 :期盼校園的春天

1998年,深秋回鄉時,一幕悲催得讓人無法容忍的場景深深烙在我的記憶裡,至今不能釋懷。當時,一二年級幾個班級的小朋友在梁秀梅、邢中華等老師的帶領下伴随着瑟瑟的秋風,蜷曲在公墓旁邊的樹下讀書、寫字。孩子們凍得直哆嗦,樹上幸存的幾片殘葉不時被一陣寒風揪下抛棄在荒野,接着一股揚塵襲來,卷起地上的霜葉嘩嘩作響,似乎發出無奈地哭泣聲,随後,又被一陣旋風卷起驅趕到路邊的旮旯處。

處于對師生的憐憫之情,我前去細問緣由,幾位老師湊過來竊竊私語地說道:“前任村幹部為了迎合上級的‘富民工程’檢查,不顧師生和村民的強烈反對,公然扒掉幾所教室蓋了豬圈,這樣便導緻幾個班級的學生失去教室,老師也隻好帶領學生們四處流浪借民房上課……”得知情況,我心中不由得發問,天下果真有人幹出如此違背良心的蠢事?随機我親自登門拜訪了時任村幹部張祥超、張傳興,強烈建議村委“再窮不能窮學校,再苦不能苦孩子”。遂決定倡議集資辦學,當務之急改善教學現狀。并奮筆疾書在《開封日報》發表一封《為了孩子》的倡議書,文章刊出後,立即引起讀者的強烈反響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積極響應,村民情緒十分高漲,大家紛紛捐款捐物給予支援。退休勞工張玉堂聽說要建學校,把準備給兒子蓋婚房的木料直接送往工地,五保戶張詳宣聞聽消息,把自己僅有的幾根木料也拉到學校以表自己的微薄之力,老幹部張祥芝得知情況後,特意趕來送了500元現金,他激動地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學校的健康發展是村民的唯一希望,修建學校我願意出錢出力。”就這樣,衆人拾柴火焰高,半年的功夫幾所嶄新的教室竣工了,校園裡接着又傳來孩子們清脆悅耳的讀書聲,走進新教室,師生們興高采烈皆大歡喜。為彰顯捐資助學造福後代的有功人士,村支部決定立碑樹傳,在村長張傳興的邀請下,我欣然命筆,特撰碑文以記之:

捐資助學造福後代

我村地處杞(縣)、太(康)邊陲,但人傑地靈,素有尊師重教之風,然村委經濟不力,且校舍緊缺,學生無就讀之所借讀與校外,民生之烈确屬憾事,百業興教育為本,村支部遠見卓識,革現狀重振教育,屆任村幹部率先垂範,鄉黨委、政府竭力支援,一時,民情激昂,紛紛鼎力相助,時值酷暑盛夏,黨群教師揮灑血汗義務奉獻,為銘志捐資助學造福後代之功臣,謹撰此文,以示弘揚。

撰文:侯俊傑

一九九九年九月敬立

後來,鄉親們捐資助學的義舉感動了企業家謝康興董事長,一向熱衷公益事業的謝康興先生特意來到學校考察,他目睹中學部校舍破舊不堪的現狀時,當即決定籌措善款百餘萬,用來修建一棟教學樓讓孩子們安心讀書。不久,謝康興董事長又籌措一筆善款為村裡修了道路,算是徹底解決了村民和學生的出行困難。

教學樓落成後,師生們也倍加感恩,教師勤懇敬業的教書育人,學生們格外發奮讀書立志成才。一時間,該校培養出如:謝尊華、張豔敏、張體坤、張豔偉、張豔彬、張豔鈴、張曉蕾、張文玉、張紅真、張迪、侯帥、侯亞威、侯亞丁、侯琳琳等等近二十位碩、博研究所學生和百餘名大學畢業生,為此,肖寨學校這座文化搖籃再度成為全村人的驕傲。金榜題名的學子跳入龍門後,也為母校老師的辛勤栽培感到無比的榮幸和自豪,該校在豫東教育界再度榮耀一方,成為衆人有口皆碑的名牌學校。

然而,如今的校園萎靡不振。究其原因,知情的村民失望地說:“都怪這幾年學校管理嚴重缺失呀!除去一部分孩子進城讀書外,另有一部分學生轉學他校,個别學生因家庭困難被迫流向社會,生源的嚴重流失導緻學校失去活力,目前,擁有兩棟教學樓的大學校不足幾十個孩子。

種種原因,原因種種,那些不乏人為的現象确實值得人們深思!離開冷冷靜靜的校園,校外幾位學生家長滿懷信心地告訴筆者:“學校剛調來一位年富力強,且很有責任心的年輕女校長張照麗,她滿懷信心,決定重整旗鼓,振興肖寨學校。”

時下,一些農村學校處在倒閉和半倒閉狀态之中,況且,這種現象愈演愈烈。嗚呼,哀哉!感歎之餘,我不禁大聲疾呼:誰來拯救這些農村學校?救救孩子,挽回鄉村教育陣地的靈魂。”

回頭望去,校園内那面鮮豔的五星紅旗仍在高高飄揚,這時,我心中似乎泛起一絲新的希望,在此,衷心祝願肖寨學校再度雄起走向輝煌!期盼校園的春天早日到來!!

作者簡介:

侯俊傑,号遊仙,河南開封人,定居北京,從事新聞撰稿工作,多篇散文、報告文學、古詩和現代詩歌見諸報端、雜志、網絡媒體。文章相繼發表在:開封日報、汴梁晚報、河南日報、北京日報、新疆準格爾時報、中國社群報、财經類期刊、《中國寶玉石周刊》、《作文周刊》、《中國城市周刊》、《中國資訊年鑒》、《人民日報》等媒體。其中,《古寨春秋》、《開明地主張學勤》、《醫者仁心鄭宗顔》、《父親的老屋》、《村頭那棵老柿樹》、《善良細碎在時光裡》、《開荒造林二十載,隻為漫山一片綠》、《端午時節“粽”傷情》、《威海風雲》、《布衣校長趙憲章》、《一代清官侯于趙》等分别被《河南日報用戶端》和《人民日報用戶端》、《新華社用戶端》、《央視國際傳媒》以及《頭條》和《華人頭條》刊載。另外,《草原上的愛》、《北京的秋》和《贊美你,我心中的太陽》等作品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中心《當代文萃》榮幸轉載。

(編輯:朱廣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