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清明節,齊齊哈爾市檢察院幹警來到西滿革命烈士陵園為沙濤烈士掃墓。
沙濤烈士的工作筆記。
記者來到齊齊哈爾市檢察院原政治部老幹部科科長喬能明(右)家中了解沙濤烈士生前的工作生活情況。
“我宣誓,繼承烈士光榮傳統,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宗旨意識,牢固樹立‘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政法幹警核心價值觀……”2021年清明節,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西滿革命烈士陵園,一群身着檢裝的隊伍為沙濤烈士遺像敬上白菊,同時舉起右手莊嚴宣誓。而這誓言,從沙濤勇救4名落水青年罹難起,已整整回蕩響徹了38年……
同僚說
他心裡隻揣着職責和人民
齊齊哈爾市檢察院原政治部老幹部科科長喬能明是與沙濤同期入院的同僚,他滿含深情地向記者講述了沙濤工作的點點滴滴。他說,沙濤的心裡永遠都隻揣着職責和人民。
1979年11月,沙濤調入齊齊哈爾市檢察院公訴部門工作。出庭支援公訴是一項要求高、難度大,需要在法庭上與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正面交鋒的檢察業務。為了更好地勝任這項工作,沙濤不僅苦學法律知識,還利用業餘時間自修了政治經濟學、哲學、邏輯學和犯罪心理學,并寫出了20餘萬字的心得筆記。
聽說梅裡斯達斡爾族區檢察院的老李業務水準高,沙濤多次登門學習。有一次,他從富拉爾基區辦案回來,中途在梅裡斯區就下了車,聽說老李到40裡之外的張地房子出庭去了,他又匆忙搭車趕到那裡,坐在旁聽席上認真觀摩。庭審結束後,老李發現沙濤就坐在旁聽席上,驚訝地說道:“大熱的天,這麼遠的路,真沒想到你會來。”沙濤笑了笑說:“我是來向你學習的。”
沙濤就是這樣,對于自己的業務能力,總是精益求精,總是在學習的路上。他最喜歡看的電影是《列甯在一九一八》。有一次,他看完電影對妻子說:“這部片子裡,我最喜歡瓦西裡,我從心裡崇拜他。你看他對黨的事業、對領袖列甯多麼忠誠!隻要革命需要,他就毫不猶豫地沖上去,從不考慮自己。我們就應該像他那樣無私無畏!”後來,沙濤多次在日記中寫道:“我要像瓦西裡那樣生活,做人民的忠誠衛士。”他是這樣說的,這樣寫的,也是這樣做的。
1981年12月的一天,沙濤騎自行車途經齊齊哈爾市建華區中華西路路口時,見一個小飯館門前圍了很多人,他疑心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情,便擠進去打聽。周圍的群衆說剛才有幾個人在飯店打架,把顧客打傷了,但沒有警察來管。沙濤聽後,立即向群衆問明打人者的去向和體貌特征,便趕忙騎車追去。在齊齊哈爾市第三中學附近,他将一名打人者截住,送交至北大橋派出所。之後,他又傳回市第二醫院找到被打傷的人,對其進行安慰,并告訴對方打人者已被抓住。
沙濤有個弟弟叫沙丹,因搶劫被判刑送進了未成年人管教所。1979年8月的一天,沙丹從未管所脫逃,來到齊齊哈爾,想在哥哥家躲一躲。沙濤不為私情所動,對弟弟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立即聯系派出所,協助公安人員把弟弟送回了未管所。後來,他的弟弟再次越獄潛逃,雖然沒有來找沙濤,但沙濤仍積極配合公安機關和相關部門進行追捕。1983年,沙丹在北安監獄殺人,黑河地區中級法院判處其死刑立即執行。判決前,法院考慮沙濤曾在幫教沙丹方面做過很多工作,就專門打電話詢問沙濤的意見。沙濤答複說:“一、我弟弟殺人犯罪,罪行嚴重,判處死刑罪有應得;二、我父母年邁多病,怕受刺激,是以弟弟死刑執行後的消息請直接通知我就可以了,以後我會找适當機會慢慢告訴父母;三、屍體請與醫院聯系作解剖用,我們家不去人了。”事後,他又把弟弟被判死刑的情況向黨組織如實作了彙報。
夫妻說
他不求名利,時刻以雷鋒為榜樣
當記者接通沙濤夫妻周桂琴女士的電話時,周女士動情地講述起30多年的往事,而沙濤助人為樂的無數影像也開始緩緩浮現。
1970年,當時的國營建華機械廠發生了一起意外事故,造成多人受傷。當天夜裡,沙濤輾轉難眠。突然,走廊裡有人大喊:“現在急需輸血,誰同意,快去!”沙濤聽到後,沒有一絲猶豫,應聲起身,立即趕到醫院獻出了300毫升的鮮血,第二天又照常去上班。對于這件事,沙濤在日記中寫道:“今天,我為燒傷勞工捐血,有人說我傻。我想,這是應該的。成千成萬的先烈為人民抛頭顱灑熱血在所不辭,我作出這麼一點犧牲又算得了什麼……”
就在沙濤犧牲前三天,1983年11月4日,他在辦案回來的途中去看望了生病的同僚老麻。他發現老麻家的收音機壞了,為了讓在家養病的老麻不寂寞,沙濤将收音機拿回家,找人修好後又騎自行車把收音機送回了老麻家。老麻在家門口看到沙濤時,又驚訝又感動。
周女士說,沙濤沒有名利概念,在别人有困難時,從不繞着走,總是盡心幫助。除此之外,他還熱心公益,關愛青少年。
1981年的六一兒童節前夕,他給一家兒童保護公益機構寄去了自己省吃儉用攢下的10元錢,以表示對少年兒童事業的關心和支援,此事他沒對任何人說過。直到後來該機構給沙濤回了信,并贈給他春芽圖案的紀念章,沙濤的家人才知道。
沙濤曾在日記裡寫過:“小事不小,小事裡面見精神。活着幹革命,一生獻人民。”在生活中,沙濤時刻以雷鋒為榜樣,不求名利,把别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
孩子們說
大愛是父親留給他們的最寶貴财富
沙濤有一雙兒女,出事那天,孩子們陪着母親一起目睹了父親被人們從水中打撈上來的情景。他們說,父親的品格和情操教誨他們成長至今。
1983年11月7日,一場寒流剛過,齊齊哈爾市西虹橋附近的人工湖上結了一層薄冰。中午時分,兩名家住附近的青年來到湖心收網,不慎踏破薄冰,落入冰窟之中。其中一位落水青年的兩個哥哥聞訊趕來營救,也相繼陷落冰窟。
此時,沙濤中午下班剛好路過此地。看到湖心的冰窟中幾個落水青年在奮力呼救,他絲毫沒有猶豫,在岸邊抱起一根六七米長、碗口粗的木杆子快速向湖心沖去。落水者家屬怕沙濤遇到危險,沙濤說:“放心吧,沒事。”說完便沖向湖心救人。在岸上群衆的協助下,沙濤與落水者家屬奮力救出了一名落水者。
由于還有3名落水者沒有獲救,沙濤趕忙上岸抱起另一根木杆子,第二次向湖心跑去。他剛離開岸邊十多米,突然,“嘩”一聲,冰層又裂了,他掉進冰冷的水中,過了好一會兒,才浮出湖面。此時,沙濤明知越往前,危險越大,但是,他并沒有退縮。他爬出冰窟,将木杆子橫放在冰面上,抓住木杆在冰面上快速爬行。當他離落水的3個人僅有七八米,剛要站起來将木杆子遞過去時,腳下的冰層再一次塌裂,他又掉進了3米多深的冰水中。冰水凍麻了他全身,冰碴刺破了他的雙臂,鮮紅的血與寒冷的水混在一起,他拼力高喊:“趕快到派出所報告,拉木闆來救人!”然而,當營救的小船破冰趕到時,沙濤卻因在湖水中搏鬥一個多小時,精疲力竭、全身凍僵,沉入冰下。
那一天,對沙濤的兒女來說是殘酷的。“當叔叔們擡着面色慘白的父親往醫院跑時,我跟在後面。我怕再也見不到他了。他的嘴角微開,好像在囑咐我說,小子,别哭,聽媽媽的話,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沙濤兒子回憶說,父親離開的這些年,他時常想念父親,但又總覺得父親就在自己身邊,父親曾經那樣熱愛自己的工作,那樣無私奉獻、樂于助人,這是父親留給他最寶貴的财富,父親從未離開過他們。
1983年12月22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準許沙濤為革命烈士;1984年1月4日,中共齊齊哈爾市委員會、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決定授予沙濤“雷鋒式的好幹部”稱号;1984年1月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沙濤“雷鋒式檢察幹部”光榮稱号;1984年5月8日,齊齊哈爾市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關于樹立沙濤烈士塑像的決定》,将沙濤紀念碑建于齊齊哈爾市浏園江畔。2006年7月26日,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将沙濤烈士紀念碑、銅像移至西滿革命烈士陵園,讓更多的人來瞻仰紀念他。
英模已逝,精神永存。沙濤用他34年的短暫生命生動诠釋了什麼是人民的忠誠衛士,什麼是人民的檢察幹部。沙濤犧牲後,齊齊哈爾市檢察院每年都會組織幹警到他的墓前祭掃,他的精神一直都留存在每一位檢察幹警心中!(韓兵 張洋 李靜文)
來源: 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