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哈爾濱雙鶴小區來了個70歲的“園丁”,四年時間把大雜院變成了花園

作者:生活報

哈爾濱市香坊區民生路與中民街交叉口的雙鶴小區裡,院中的花壇繁盛茂密,綠草茵茵,鮮花盛開。居民說,這一院子的花草都是由袁金珂老人種的。袁金珂老人今年70歲了,因為兒子在小區裡教書法的緣故,在這裡居住過一段時間。“平時也愛種點花花草草什麼的,就是希望小區的環境能好一些。”老人這樣說。

雙鶴小區的花壇

四年前,袁金珂老人從鄉下來到哈爾濱市區,暫住在這個小區。看着荒蕪的草叢,老人覺得應該做點什麼。“我以前是做木匠的,村子裡的大車、箱箱櫃櫃的都能做。像這個栅欄,都是自己做的。”

哈爾濱雙鶴小區來了個70歲的“園丁”,四年時間把大雜院變成了花園

花圃邊緣排列着整齊幹淨的白色栅欄,把已經長高的花枝攏在花圃裡。老人說,當時做保潔員,跟其他保潔師傅借小車,去廢品站拉來了木材;因為缺少工具,老人都是用手鋸将木料做成合适的形狀,每塊木料上都要刷三遍油漆。這幾十米長的栅欄,老人自費出材料,做了一個月。

哈爾濱雙鶴小區來了個70歲的“園丁”,四年時間把大雜院變成了花園

最初,花壇裡雜草叢生,要想種花,隻能一把一把地把草除掉,把土翻新。“每年四、五月的時候,把土翻一翻,把雜草除一除,然後種上花種。”老人的妻子李女士也經常來幫忙。“澆水要用那種大水管,一個人拿不動,就得兩個人一起。後來水管上不來水,就用水桶(澆水)。”因為後來老人還要做保潔員,而且已經在群力定居,隻能每個周末的休息日坐一個多小時的公共汽車來雙鶴小區打理花壇。

哈爾濱雙鶴小區來了個70歲的“園丁”,四年時間把大雜院變成了花園

花壇裡的花草

“山藥、月季、鳳尾花,還有貓耳朵花。”老人細數道:“有一些是從别人那要的,後來周圍鄰居就也拿一些種子過來種上了。”漸漸地,小區裡的居民也來幫忙了,給花澆水、翻土,陪着老人一起把花園打造得缤紛多彩。

哈爾濱雙鶴小區來了個70歲的“園丁”,四年時間把大雜院變成了花園

“前兩年都是設計好圖案再種的,從樓上往下看,能看到各種排列的圖案。”老人的兒子,在小區裡教書法的袁凱峰先生說。“這兩年因為疫情,就沒有太打理了,現在都是附近鄰居在接手做這些。”

哈爾濱雙鶴小區來了個70歲的“園丁”,四年時間把大雜院變成了花園

圖檔由見習記者 仲一鳴 攝

花壇裡生長的各種花草

從一片雜草遍生的草叢,到一片美麗的花壇;從一個人的付出,到衆人的齊心協力。現在,花壇裡雖然沒有了袁金珂老人精心設計的圖案,但花兒依舊肆意地綻放着,各種各樣的色彩,點綴着這個炎熱的夏天。然而,比這些花草更值得欣賞的,是袁金珂老人一片赤誠的真心。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龍頭新聞·生活報 記者: 趙政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