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代十國第一人:智謀堪比孔明,令趙匡胤折服,卻鮮為人知

作者:縱橫五千年

趙匡胤在即位後,一次路過功臣閣時,風吹開了半扇門,他遙望一個人畫像,不禁肅然起敬,“整禦袍襟帶,磬折鞠躬”。身邊的侍從不解的說道:“陛下貴為天子,彼前朝之臣,禮何過也?”趙匡胤指着自己的龍袍說道:“此人在,朕不得此袍著。”那麼這位令趙匡胤敬畏有加的人是誰呢?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

說起此人的名字,許多人都沒聽說過,不過他的智謀堪比孔明,還有人認為,此人的才能堪稱是五代十國第一人!他有一個很普通的名字——王樸!根據史書記載,王樸是山東東平人,出身寒微,不過他自幼聰明好學,但亂世之中,文人能得施展才能,直到在後漢時期,30多歲的王樸才考上狀元,也算是大器晚成了。

五代十國第一人:智謀堪比孔明,令趙匡胤折服,卻鮮為人知

王樸早期依附于樞密使楊邠,但後漢政局複雜,權臣之間勾心鬥角,王樸敏銳的發現了這一問題,他他意識到後漢必将被取代,于是棄官東歸。後來的事情證明,王樸有先見之明,“邠與章、弘肇皆見殺,三家之客多及,而樸以故獨免。”活着就有資本東山再起,果然機會在1年後,到來了。

後周建立後,柴榮被封為鎮甯軍節度使,他請王樸出山,擔任自己的節度掌書記。王樸的才能得到了柴榮的認可,他即位後,依然重用王樸,先後任命他為戶部侍郎、樞密副使、樞密使,宰相等重要職務。王樸雖然是文人,但極具才能,他向皇帝進獻《平定策》,提出統一天下的戰略方針,後周雖然沒有完成統一,但北宋卻按照王樸的政策,實作了統一。

五代十國第一人:智謀堪比孔明,令趙匡胤折服,卻鮮為人知

在王樸的輔佐下,後周的國力日增,先後奪取可南唐的淮南地區,後蜀的幾個州,此時如果柴榮、王樸能多活幾年,估計就沒有宋朝什麼事了。但意外發生了,959年3月,王樸在拜訪前任司空李穀時突然發病,從座位上跌落,回到家中後,經過一夜的時間,最終發病而死,時年四十五歲。

柴榮聞訊後,十分震驚,然後親臨王樸的府邸祭奠,在王樸的靈柩前,身為皇帝的柴榮竟然放聲痛哭,“以所執玉钺卓地而恸者數四”,因為他的智囊死了。不知道是天意,還是巧合,王樸死後三個月,柴榮也發病而死,最終這對君臣沒能實作天下一統的夢想。

五代十國第一人:智謀堪比孔明,令趙匡胤折服,卻鮮為人知

關于王樸的才能,後人的評價很高,明朝人崔銑評價道“子産相鄭、孔明立蜀、王樸興周,皆功運帷闼,而効收遠荒”,把王樸與諸葛亮并稱,明人張燧也說道,“五代人才,王樸為冠”,清朝人朱轼,也稱“五代之君,首推周世宗,次唐明宗。為之臣者,亦首推王樸,次則郭崇韬”。

另外王樸為人正直,“正色高談,無敢觸其鋒者”,就連當時的趙匡胤都對他敬畏三分。一次殿直(皇帝侍從官)乘馬誤撞了趙匡胤的稱導,趙匡胤很生氣,“自詣密地,訴其無禮”,還向宰相魏仁浦告狀。王樸知道情況後,說了一番話,“太尉名位雖高,未加使相。殿直,廷臣也,與太尉比肩事主,太尉況帶職,不宜如此。”

五代十國第一人:智謀堪比孔明,令趙匡胤折服,卻鮮為人知

趙匡胤雖然是武将,但聽了王樸的話,一點脾氣也不敢有,史書記載“太祖唯唯而出”,由此可見,王樸是位足以震懾趙匡胤的人物!是以已經做了皇帝的趙匡胤,當他看到王樸的畫像時,依然恭敬有加,因為那個人若在,自己是無法穿上黃袍的!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微信公衆号:縱橫五千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