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民許女士通過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背景留言反映,浦東新區上南花苑小區野貓成群聚集,白天到處流竄,深夜叫聲刺耳,還産生了異味。許女士認為,小區野貓之是以多,和愛貓人士在小區裡搭建的幾十個野貓舍不無關系。
天氣日漸炎熱,小區裡聚集的野貓和無序喂養野貓造成的環境問題,正成為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投訴熱點。若處理不善,野貓亂象往往會演變為小區裡愛貓居民和其他居民之間的對立。據記者了解,上南花苑野貓帶來的沖突由來已久,頗為典型。小區流浪貓該怎麼治理?上南花苑的沖突又該如何解決?
野貓太多,貓舍是主因嗎
6月10日,記者來到位于浦東新區齊河路257弄、259弄的上南花苑。整個小區約6萬平方米,綠植豐茂,環境宜人。

△上南花苑小區内用于野貓磨爪子的架子。
在小區轉了一圈,記者的确找到了10多個形态各異的貓舍,絕大部分位于綠化帶内,如小區中央廣場旁的一處草叢内就有6個之多。每個貓舍内都放置了貓食盆和水槽,有的貓舍上還有記号筆寫上的“流浪不易,手下留情”等文字。在48号居民樓下,還安置了一個麻繩纏制的用于給流浪貓磨爪子的架子,麻繩表面抓撓痕迹明顯,看起來常有野貓“光顧”。
上南花苑50号樓的張女士是小區居民口中的“愛貓人士”之一。當天,她正在小區裡安置捕貓籠。籠子裡放置了新鮮肉食,将野貓捕獲後,她會将野貓送去絕育,并打上耳标做标記。她告訴記者,這是國際上流行的“TNR”流浪貓治理辦法,即抓捕、絕育、放歸三步驟。她向記者展示了一疊56張近期為野貓做絕育手術的發票,稱已為小區内大部分雌性野貓進行絕育。小區内的一部分貓舍也是張女士購買安置的,每個花費了數百元。
△張女士在安置捕貓籠。
張女士的舉動,在小區一部分居民看來,卻成了野貓亂象的“根源”:給流浪貓提供貓舍、不斷投喂,才導緻小區内流浪貓泛濫。這些居民的說法也并非沒有道理,如果停止投喂,斷了食物來源,野貓自然會減少。
面對指責,愛貓人士們頗感委屈。張女士認為,在小區内設定貓舍,是給野貓一處栖身之所,減少野貓到處流竄的現象;也可以作為固定投喂點,集中清潔,避免影響小區環境衛生。貓舍和野貓數量增加沒有必然聯系。
從今年4月至今,上南花苑小區居民已數十次撥打“12345”投訴。記者從上南花苑所在的居委會得知,4月7日起至5月26日,居委會已組織業委會、居民代表、物業、公益組織、法律援助、社群民警和轄區城管等機關召開流浪貓管理會議7次,協調城管等做流浪貓的控制,協調物業加強清潔消毒工作,同時居委會和物業采取了勸阻投喂野貓等措施。4月至今,流浪貓舍大部分被拆除,數量由最多時30多個降至10多個。
有居民執意投喂,勸阻難
在上南花苑,野貓數量已有所減少,居委會馬書記認為,整治後小區流浪貓數量已可控,治理已有成效。但在申城不少小區,野貓亂象仍面臨諸多治理阻力。
6月10日,長甯區福泉路123弄世紀之春花園小區一位居民也緻電“12345”反映,小區裡野貓很多,常有人随處喂貓,盛裝貓糧的器皿到處亂丢,影響小區環境。6月16日,記者在該小區看到:投訴反映的亂象确實存在。在小區綠化區域内,愛貓人士在投喂後丢棄的空貓罐頭、塑膠盤子随處可見。
△福泉路123弄小區内一處綠地上野貓較多。
福泉路居委會一位從業人員表示,世紀之春花園小區确實存在野貓亂象。粗略排摸,小區内野貓有近20隻,愛貓業主很多,投喂現象突出。居委會從業人員對投喂居民曾進行多次勸導,“如果喜歡貓,請帶回家養,但不要在小區公共環境内随意投喂”。但有的居民以“家裡沒有足夠空間”為由,執意在小區投喂野貓。
此前,居委會從業人員曾撤走居民放置的貓舍,這引發了愛貓人士的激烈反彈。居委會從業人員坦言,針對無序的投喂隻能勸說,但收效有限。
△一些居民放置的投喂碗。
類似的“勸阻難”在本市多個小區均存在。6月初,靜安區海防路100弄句容小區居民投訴,稱小區裡愛貓居民喜歡在小區道路邊、樓道口投喂貓糧和剩飯剩菜,小區也是以髒亂差現象突出。6月16日,小區一名保潔工告訴記者,小區5号樓、6号樓、9号樓、11号樓、19号樓、25号樓附近是投喂“重災區”,“早上剛在5号樓門幢前掃掉一攤魚骨頭”。
在25号樓前,記者看到一攤貓糧直接撒在了一輛車後方的水泥地上,旁邊的空罐頭盒裡倒着水,兩隻野貓在附近打盹。“這剛撒的還不讓掃。等會兒一下雨就泡爛了,居民又要投訴。”保潔工很無奈。
句容裡居委會的蔡書記告訴記者,居委會已對投喂居民進行了宣傳和規勸。但“我國尚未出台與流浪貓相關的法律法規,對投喂居民無強制制約手段,也沒政策可處置野貓”,是以隻能要求物業加強保潔巡查,每周安排檢查整治。
将投喂者變為“治理者”
記者在上南花苑采訪時,曾與愛貓人士張女士進行過交流。她認為,愛貓人士也并非有意要破壞小區環境,他們投喂僅僅出自愛心。但客觀上,無序的喜歡和投喂會引發沖突,社群若粗暴應對又會招緻反感和對抗。如果能将無序化為有序,問題便可迎刃而解。
上南花苑居民區已進行了一些嘗試。居委會從業人員梳理了小區内愛貓人士名單,随後組建成立“流浪貓治理團隊”,制定了團隊規章制度,對喂養、巡邏、維護環境衛生、定點定期清潔貓窩等工作進行安排。比如,每天隻在傍晚時投喂一次,如發現零星的投喂者,也可由自治團隊吸納,化擾亂環境因素為治理力量。同時,将對流浪貓實行“一貓一卡”政策,做好清點工作。
由于缺乏資金,不少社群也沒有辦法通過采取絕育方式來控制野貓數量。此前,長甯區利西路24弄小區曾因居民投訴野貓一事求助于申城某流浪動物救助組織,希望對方能對小區的野貓進行抓捕絕育。但該組織志願者表示,該弄内流浪貓數量屬于正常範圍,并未達到泛濫程度。即便上門抓捕絕育,他們仍然需要将野貓送去寵物醫院做手術,依然會産生費用。對此,上南花苑打算成立項目基金,用于給野貓絕育使用。
此外,在治理現有野貓的同時,更需要采取措施防止野貓增加“新成員”。無序投喂隻是野貓數量難以控制的原因之一,不少居民搬家時棄養寵物貓也是城市野貓增加的主要原因。一位流浪動物救助組織的志願者認為,防止野貓數量新增,需要治理者及時注意居民遺棄意向,并為已被遺棄的流浪動物尋找新主人。
針對這一點,上南花苑居民區也在嘗試将遺棄寵物納入小區管理。對于有遺棄意向的居民,居民區将提前介入,進行絕育和放歸,同時通過網絡尋覓合适的領養人進行送養,并簽訂協定。
△上南花苑的一些野貓已經通過線上方式找到了新主人。
近幾年來,小區野貓擾民問題愈發突出,成為小區治理中的難點。如何兼顧小區環境與生态和諧,更需要好的辦法。上南花苑的嘗試能否奏效,值得期待。
小區内的野貓泛濫
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