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時期不輸張遼,卻鮮為人知的守城名将霍峻

作者:叨叨話三國

喜歡三國的朋友們,對霍峻這個名字應該有所了解,但是如果提起霍峻在三國時的事迹,可能大家就知之甚少了。在《三國演義》小說中,把霍峻描寫成一個無能的将領形象,遇事就打報告搬救兵求援。

然而曆史上的霍峻卻是善守名将,在蜀漢政權的地位極高,那麼究竟霍峻有何功績?又為什麼曆史上名聲不顯呢?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今湖北枝江)。年少之時,随其兄霍笃在老家拉起一支800餘人的隊伍以對抗賊兵。後來霍笃去世,當時荊州牧劉表就讓這隻隊伍由霍峻統領。

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劉表病逝後,霍峻率領部曲,投奔劉備,被任命為中郎将,這也是霍峻的崛起之路。

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劉備駐紮葭萌(今四川廣元西南部),并準備南下偷襲劉璋,因霍峻忠誠穩重,留其守葭萌。這件事,很快就被北方張魯得知。

張魯派手下大将楊帛率軍來到葭萌,并告知霍峻願意共守葭萌關。霍峻知道這是張魯想奪取葭萌的詭計,在城頭告訴楊帛:“小人頭可得,城不可得。”楊帛知道想破葭萌隻能強攻,隻得退兵回漢中。

三國時期不輸張遼,卻鮮為人知的守城名将霍峻

劉備破蜀路線

葭萌地理位置重要,是劉備在川蜀的大後方,更是僅有的根據地,不容有失。而劉璋也清楚這一點,便派大将扶禁、向存帶兵萬餘人,進軍葭萌,并迅速圍城。而當時葭萌守軍有多少呢?除去城關内的百姓、一共不到一千人,也就是他手裡帶的老家800餘人的子弟兵。

十幾倍的兵力差,并沒有讓霍峻心生恐懼,而是迅速收集資源,死守城關。而這次守城,也是三國甚至整個古代曆史上少有的曠日持久且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堪稱東方“斯巴達”。

霍峻依靠僅僅千人不到的部隊,冒着萬餘精兵、大量器械的壓力,死守城關長達一年之久!其間劉備未派一兵一卒協助。

三國時期不輸張遼,卻鮮為人知的守城名将霍峻

本來堅守城關不失已經是難度超高的任務,但是霍峻藝高人膽大。一年之後,扶禁、向存二人知道葭萌難攻,便改攻為圍,消耗葭萌守軍。

霍峻在看到劉璋軍隊的攻勢減弱,出現疲态,甚至開始放松的時候,果斷帶領城中僅剩的幾百人的隊伍,突襲劉璋軍,亂戰之中,陣斬大将向存!劉璋軍兵敗如山倒,葭萌之困就此解決,而此時,葭萌關守軍僅剩不到500人。

三國時期不輸張遼,卻鮮為人知的守城名将霍峻

劉備平定蜀中之後,為獎霍峻之功,任霍峻為梓潼太守。梓潼郡包括了葭萌、劍閣等川蜀北方幾乎所有的重要關隘,與張飛(當時為巴西太守)共同承擔北方的防守任務。由此可見,霍俊在蜀漢的地位,以及劉備對其的信任。

本該是意氣風發的建功立業之時,然而,公元217年,在任3年不到的霍峻病故,将星就此隕落。知道這個消息後,劉備痛心不已,将霍峻葬于成都。劉備對諸葛亮說:“峻既佳士,加有功于國,欲行酹。”劉備親率百官來霍峻墓前悼念,當晚更是在墓前留宿,哀歎霍峻。當時的蜀地群臣,皆以霍峻為榮。

縱觀三國,英年早逝的名将如郭嘉、周瑜等,都取得過巨大功績而被人熟知。而霍峻,雖有功勞加身,但身為守将,名聲不顯。葭萌關一仗,本可比逍遙津張遼破孫權,然而在那個将星雲集的時代,史學家并沒給這位忠勇善戰的守将足夠的筆墨,使得他不為人所了解。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争鳴。千年之後,刀兵不在,烽煙已消,而葭萌關上的孤城守禦的故事,仍會讓世人感歎。霍峻,一名守将,一段傳奇。

#三國##三國演義##曆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