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性的第一次!兩位女性共享諾貝爾獎,她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作者:地球小講堂

2020的諾貝獎,既是争議的一年,也是驚喜的一年!争議部分,是因為下一屆兩位美國總統候選人居然都位列于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名單中,讓很多人對于諾獎評選的公正性、權威性提出不同的挑戰。

曆史性的第一次!兩位女性共享諾貝爾獎,她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而驚喜部分,是因為這次又有一個曆史性的突破:不僅成就了自1901年以來的,第六位和第七位因化學研究獲獎的女性,還是曆史性的第一次的純粹是女性的團隊獲得諾貝爾科學獎。

一直以來,諾貝爾獎,都是男性為主導的領域,一方面也是因為在科研工作中,更多的男性占據主導地位。但這兩位更年輕的女性共同獲得該獎項,也意味着未來會有更多女性會挑起科學研究的另半邊天!

曆史性的第一次!兩位女性共享諾貝爾獎,她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是以,負責挑選她們成為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伯樂——瑞典皇家科學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的珀尼拉•維特東•斯塔夫謝登Pernilla Wittung Stafsheden,很替她們高興地表示:這兩位女性獲獎者的獲獎,是“一個曆史性時刻”。

這兩位傑出的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 和艾曼紐·卡彭特Emmanuelle Charpentier,也發表了自己獲獎感言:希望這将激勵更多的新一代女性從事科學研究。

曆史性的第一次!兩位女性共享諾貝爾獎,她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這個聲音,也與之前因将黑洞研究概念化的美國天文學家安德裡亞 · 蓋茲Andrea Ghez言論相呼應。從某種角度來看,作為科學領域的最高褒獎舞台,它的認可,也改變了人們對于女性的看法。很顯然,在科學領域這個神聖的殿堂之上,本不該有膚色歧視,也不該有性别差異,更不該存在着國界限制,不該讓個别有心人士所利用,不被塵世烏煙瘴氣所玷污,全球人類都還有很長的路子要走。

曆史性的第一次!兩位女性共享諾貝爾獎,她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諾獎組委會,也給出了個中原因:主要是考慮她們在基因編輯方面的開創性工作,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時,特别是因為他們兩人共同開發出 CRISPR-Cas9,利用這個工具,能讓科學家極其便捷精準地完成對DNA的“剪切”,實作對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遺傳密碼重新編輯重組。

曆史性的第一次!兩位女性共享諾貝爾獎,她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艾曼紐·卡彭特Emmanuelle Charpentier,是一位來自于法國的主攻生物領域的科學家,她最初是在研究一種普通細菌時,發現了一種通過剪斷病毒部分 DNA 的方法,就能實作“解除”病毒武裝的分子,并于2011年發表了她的研究成果。在此之後,她愈發對這個領域感興趣了,然後與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詹妮弗·杜德納教授聯手。發明創造了一直對基因編輯最便捷的“剪輯”手法。

曆史性的第一次!兩位女性共享諾貝爾獎,她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對此,作為權威同行之一的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院性染色體生物學實驗室的詹姆斯 · 特納 James Turner教授,感慨道:多虧了他們的發現,以前花費我們數年,才能完成的基因工程實驗,可以在幾周内完成。

曆史性的第一次!兩位女性共享諾貝爾獎,她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醫學權威泰鬥羅伯特 · 萊切勒Robert Lechler院長,也非常認同她們的工作,點評基因組編輯的實踐,正在“革命性地改變生物醫學研究,也将對患者着眼于未來健康,開發有巨大潛力的新藥物的重要武器”。正是多得她們的突破性工作成果,讓我們開始了解基因在生物學和疾病中的作用,并為開發針對遺傳條件的藥物奠定了基礎。

曆史性的第一次!兩位女性共享諾貝爾獎,她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因為生理上的差異,在某些學科方面,女性确實會比男性更吃力,還有因為世俗的習慣,結婚生子各種家庭客觀上的牽絆,也讓她們比男性,或多或少地在科研路上多了一些負擔。是以确實在科研的路上,男性數量和比例遠遠要比女性多,這也是世界各地基本客觀存在的事實。

曆史性的第一次!兩位女性共享諾貝爾獎,她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可女性,并非毫無優勢,特别是在分析化學和實體化學專業上,女性比男性更沉得住氣,更具耐心和耐性,對于資料細節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或許就會比男性更勝一籌。

但在現實當中,她們的很多工作成果并沒有得到該有的認可,或者被另外一男性的角色所掩蓋,這種的挫折也會讓很多女性的科研人員感到沮喪與失落。但如今,這次諾獎的三位女性的入選,無疑是給她們傳遞了一個非常正能量的信号。

曆史性的第一次!兩位女性共享諾貝爾獎,她們到底發現了什麼

或者,在不久的未來,會有更多女性的同伴們,加入人類科研這個神聖的路上。當然,我們除了要摒棄性别歧視,更摒棄更多制約科學發展的不利因素,倡導全球範圍内,不介意國界、不介意性别、不講究膚色的合作,一起共享的科研力量推動人類的進步與發展。這才是我們所期待諾貝爾獎的精神所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