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是光谷人|小米程式員魏天聞:我讓“小愛同學”變得更聰明

光谷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更是200萬光谷人的。光谷是創新高地,也是激情賽場,更是生活家園。

人,自始至終都是在生活。光谷,也是一樣。它始終在陪伴你長大,見證你所曆經的坎坷和榮耀。

在光谷。你期待它的賦能。或許,你更渴盼,它給予你一輩子足夠的依賴。“一生之城”這個詞,光谷正在定義。

近日,我們推出「我是光谷人」專欄,用視訊+文字的方式帶你走進光谷人的世界。

今天推出「我是光谷人」系列第五期:小米程式員魏天聞:我讓“小愛同學”變得更聰明

視訊加載中...

△魏天聞,小米武漢總部首批員工,小愛智能應用組武漢團隊負責人,曾為高校教師。

美國詩人弗羅斯特的名篇,《未選擇的路》近年大熱:“一片樹林裡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迹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人生成敗,常有人歸因為“選擇”二字。站在命運關口,如何選擇?有人随波逐流,也有人從心出發。

本期的主角是37歲的光谷程式員魏天聞。

小米武漢總部首批員工,小愛智能應用組武漢團隊負責人。海歸,曾為中南财經政法大學教師。

我是光谷人|小米程式員魏天聞:我讓“小愛同學”變得更聰明

△魏天聞從武漢出發,登頂非洲最高峰乞力馬紮羅。

他是“大老闆”雷軍的“小師弟”,大學就讀于武漢大學,之後赴法國留學,從研究所學生讀到博士、博士後。7年留學歲月後,重回武漢。

從法國到武漢,常有人疑惑于他的選擇。

“為什麼不去北上廣深?”有人問得直接。

“家在武漢,這裡又是科教重鎮,回來是理所當然。”他答得幹脆。

下一站,茶山劉。2014年至2017年底,魏天聞執教于中南财經政法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做科研,寫論文,熟悉的校園生活,不過身份從學生變成了老師。

2017年6月,小米武漢總部落戶光谷,定位“萬人規模的超大研發總部”。同年11月,小米科技、金山軟體、順為資本入駐光谷金融港辦公。數月後,魏天聞跳出校園,入職小米。

從高校到民企,又一次不尋常的選擇。

家人有過反對,他的态度堅決,“在學校呆了太久,希望去企業看看。”

更高的工資和更多的機會都是理由,不過夢想才是更重要的原因,“學了這麼多年數學,希望将理論知識用到實戰之中。數學和人工智能是結合最緊密的學科。”

“比較浪。”他這樣形容自己。

魏天聞是小米武漢總部的首批員工,見證了小米武漢總部的每一步成長。

小米武漢總部從最初的20多人快速增長到2000多人,他所在的人工智能團隊從幾個人發展為300多人,公司辦公地也從光谷金融港搬入光谷政務中心之畔的“光BOX”小米武漢總部大樓,從辦公室的落地窗往外望去,九峰山郁郁蔥蔥,西苑公園花開似海,一條高新大道車流川息。

我是光谷人|小米程式員魏天聞:我讓“小愛同學”變得更聰明

△小米武漢總部。

人工智能無疑是科技領域的“超級風口”,小米創始人雷軍對它愛得深沉。

2017年談到人工智能,雷軍說所有的網際網路公司都會成為人工智能公司,我們都應該積極擁抱人工智能。

2018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雷軍說人工智能已席卷全世界,IoT是小米發展AI的基礎。

2019年小米武漢總部開園,雷軍表示希望把小米武漢總部建設成未來的超大研發總部和人工智能時代的技術高地。

魏天聞沒有偶像,但雷軍是他佩服的人。“很強,湖北驕傲。”他豎起大拇指。

他同意雷軍的判斷,“人工智能代表的是未來。”

入職三年多,魏天聞已經成為小米武漢人工智能團隊的業務骨幹,帶領着一個20餘人的團隊,負責小米智能語音識别系統“小愛同學”垂直領域的建設。

“我的工作就是讓‘小愛同學’變得更聰明。”魏天聞談到“小愛”,如同談到他4歲的孩子,眼中有光。

我是光谷人|小米程式員魏天聞:我讓“小愛同學”變得更聰明

△魏天聞和孩子在一起。

今年8月,“小愛同學”官微宣布,月活躍使用者數破億。

進入人生的第3個本命年,魏天聞依然保有對世界的好奇心,向往有壓力的生活,“我喜歡挑戰。”

他看過前幾年大熱的美劇《生活大爆炸》,但他眼中的程式員其實就是普通人,“可能工作時間長一些,自由時間少一些。”現在的他依然追劇,希望借此與家人和朋友保有共同的話題。書也看,偏科普和專業,最新的一本是《槍炮、細菌與鋼鐵》。籃球是最持久的愛好,小米武漢籃球俱樂部每周都會組織團建,固定在周三的晚上。

魏天聞自稱是“光谷土著”,“除了在法國留學的日子,都在光谷。”生于關山,長于光谷,見證了這片土地的日新月異。

他用兩個詞語來定義光谷:“學生之城”和“孵化器”。

“學生之城”好了解,“孵化器”的說法則應該用數字來說話,2016年光谷日均新增企業62家,2020年就變成了100多家。

對于未來,他相信有很多的可能性:或者留在小米,做更大的項目;或者創業;或者回學校,産學研相結合。“确定的是,我不會離開光谷。”

策劃:東湖高新區管委會、長江日報光谷編輯部 出品:長江日報光谷編輯部 統籌:賀亮 采訪/文稿/編輯:王十一 拍攝/剪輯:馬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