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作者:智已

現在請想象你是一個十三歲的男孩。

跟你一起生活的是媽媽和繼父,很可惜他們對你都不好。你睡在廚房,沒有被子可蓋,穿着破了洞的舊衣服。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 四百擊 (1959)

閱讀巴爾紮克是你隐秘而偉大的愛好,你決定在作文中向他緻敬,抄了一小段他的文字作為結尾——讀書人的事哪能算偷呢?遺憾的是老師不僅沒能領會你的野心,反而當着全班同學的面把你罵了一頓。

有一天,你逃學被抓了個正着,腦子一熱對老師撒謊說“昨天我媽重病”,沒想到,從沒接過你放學的媽媽突然出現在教室後門。此時此刻,除了離家出走,你還能想出什麼好辦法?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法國有句老話,“挨夠四百下打,再調皮的小孩也變乖”。1959年的戛納電影節上,一部以“熊孩子”為主角、名叫《四百擊》的電影橫空出世,一舉拿下了當年的金棕榈大獎。

人們記住了那個穿着高領毛衣,長着委屈巴巴的大眼睛,卻總是在心裡憋着壞的小男孩安托萬。影片的結尾,他從少管所逃了出來,一路奔向大海。畫面定格在他望向鏡頭的那一秒——所有觀衆都想問,後來呢?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于是,導演弗朗索瓦·特呂弗用整整二十年時間,回答了這個問題。

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

1932年,弗朗索瓦出生于巴黎,母親生下了他,卻沒有給他足夠的愛。童年時的他過着居無定所、動蕩不安的生活,像一顆足球那樣從一個人的家裡被抛到另一個人的家裡。

陪伴他時間最長的是外祖母,她也成為了這個男孩暗淡童年中唯一的亮色。外祖母熱愛書籍,弗朗索瓦也帶着某種饑餓感近乎瘋狂地閱讀——那些從拉斐特街書店裡租來的書,就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他感覺世界的唯一視窗。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 童年時的弗朗索瓦·特呂弗

十歲時外祖母去世,弗朗索瓦不得已又回到了母親身邊。彼時的母親已經和一個叫羅蘭·特呂弗的建築師結了婚,于是他才終于有了一個完整的名字。

相比起和外祖母相依為命的童年,對于弗朗索瓦·特呂弗來說,與母親和繼父一起度過的少年時代,用寄人籬下來形容更為合适。他迫切地想要逃離這個密不透風的、名叫“家”的小世界,去更遠的地方看看。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 弗朗索瓦·特呂弗

14歲時,特呂弗選擇辍學、打零工來養活自己。他終于不用再看母親和繼父的臉色,如願以償地成為一名“自學者”,整日沉浸在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文學和電影之中。

一年後,他遇見了同樣熱愛電影、後來被稱為新浪潮之父的安德烈·巴贊,相差14歲的兩人一見如故,短短五年内,特呂弗就為《電影手冊》寫下了528篇文章。至此,他終于走上了屬于自己的藝術之路。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 偷吻 (1968)

關于成長的複雜體驗始終滋養着特呂弗創作的靈感。他把與母親和繼父共同生活的經曆寫進了自己的首部長片《四百擊》,成功塑造了電影史上最著名的角色之一——安托萬·杜瓦内爾,一個叛逆、古怪又敏感,像疏于照料的野草般随意生長的男孩。

電影裡,安托萬裝模作樣地抽着煙,躺在沙發上讀自己最愛的巴爾紮克,卻因為在櫥櫃裡點蠟燭供奉大作家的照片,險些引發大火;他打算賣掉從繼父公司裡偷來的列印機,但找不到合适的買家無法脫手,于是在聖誕夜偷偷跑回去歸還贓物,被保安逮了個正着。僞善的繼父和不負責的母親宣布放棄撫養他,安托萬被交給少管所,人生就此急轉直下……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這些看起來辛酸而荒誕的故事情節全部來自導演的親身經曆。在談論到是什麼力量驅使着自己創作出《四百擊》時,特呂弗這樣說:“我想刻畫13歲那一年的時光。不是帶着淡淡的懷舊,而是把它看作‘一段必須要度過的艱難歲月’。”

影片的最後,安托萬從少管所裡逃了出來。他穿着那件破舊的黑色夾克,一路向海邊狂奔——奔向自由,或者說更加危險的、未知的命運。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 四百擊 (1959) 拍攝幕後

這個偉大的畫面足以讓特呂弗在電影史上留名。《四百擊》獲得了戛納金棕榈獎,那一年特呂弗27歲。

安托萬的“人生七年”

在英國系列紀錄片《人生七年》中,導演挑選了十幾個來自不同社會階層、家庭背景的孩子,自1964年起每7年拍攝一次,旨在揭示曆史程序中真實的個體命運。

相似的記錄方法也被理查德·林克萊特用在《少年時代》裡。在這部長達三個小時的電影中,導演講述了一個普通男孩從6歲到18歲之間完整的成長經曆。因為堅持使用同一位演員,是以這部電影也整整拍了十二年。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 少年時代 (2014)

這種拍攝方式之是以如此特别,是因為觀衆被賦予了“觀察者”的身份:我們能夠以一種上帝般全知全能的視角,在經過濃縮的鏡頭叙事中,俯瞰着他人的一生。

而在新浪潮時期,特呂弗也曾嘗試通過系列電影去叙述某個角色的人生,這樣的構想現在看來相當先鋒。《四百擊》大獲全勝後,特呂弗一直在努力延續安托萬·杜瓦内爾的故事。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 特呂弗與利奧德(安托萬飾演者)

于是在《安托萬與柯萊特》裡,我們見證了二十歲的安托萬成為一名黑膠唱片店的小工,一廂情願地迷上在音樂廳裡偶遇的美麗姑娘,飽嘗愛而不得的酸楚;《偷吻》中,二十三歲的安托萬從軍隊退伍,吊兒郎當、接連闖禍,找不上正經工作的他隻能去當私家偵探。

生活的艱難似乎未曾磨滅安托萬對愛情的向往,他在老相好克裡斯汀和美麗、成熟的鞋店老闆娘之間搖擺不定;而成片于1970年的《婚姻生活》裡,他已經和克裡斯汀結了婚,擁有一家花店小生意。然而像童年時一樣,安托萬再一次厭倦了平淡的生活,他渴望冒險和激情,與偶然認識的日本女人墜入愛河……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 偷吻‎ (1968)

如果說《四百擊》是導演的自傳體電影,那麼接下來的《安托萬與柯萊特》《偷吻》《婚姻生活》與《愛情狂奔》則譜寫了獨立于真實之外的、屬于角色自己的人生。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 安托萬系列後四部

在這一系列電影中,“安托萬”的人格逐漸變得豐滿、複雜,而他所經曆的每一個故事、作出的每一次人生選擇,又是那麼符合人物的成長軌迹:

正是因為童年時期經曆過孤獨與愛的匮乏,他在成年之後才會一再輕易地愛上他人;安托萬從未感受過家的溫暖,而他理想的伴侶,無論是柯萊特還是克裡斯汀,都來自一個幸福的原生家庭——安托萬追逐她們、擁抱她們,就是追逐自己缺失的空洞。

幸福終點站

時間來到1979年,安托萬系列迎來了最終章《愛情狂奔》。經曆了動蕩的少年時期、頹喪散漫的青年時代,三十歲之後的安托萬似乎終于獲得了某種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他有自己的孩子和一份穩定的工作,之後又成為一名作家,并且出版了自傳體小說。

他的生活正經曆着天翻地覆的變化,不變的僅僅是他對待愛情随波逐流的态度。幾經磨難之後,安托萬與相伴多年的克裡斯汀還是選擇了離婚;他愛上了年輕的女孩薩賓,因為薩賓能帶給他久違的悸動;在車站,他遇到曾經深深迷戀過的柯萊特,又義無反顧地沖上火車,制造自己與柯萊特的重逢……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 愛情狂奔 (1979)

縱觀安托萬五部曲,我們不難發現,“愛與關系”是他人生中的主要議題,而他的愛情觀實在是非常小衆:隻争朝夕、随心所欲,絕對真誠但與忠誠無關。為了滿足自己對愛的追求,安托萬可以做盡傻事,也不惜以傷害他人為代價。

與其說這是一種“自我中心”,不如說這就是特呂弗對于人本主義的诠釋。在特呂弗的作品中,他始終關注的都是具體的“人”——個體的命運、愛欲和情緒。

安托萬在道德上的瑕疵,正是他作為人的複雜性的展現。安托萬喜歡撒謊,擅于隐藏,他是如此狡猾和不負責,與此同時,他在愛上每一個女人時又都是完全真誠的。這種難以自洽構成了他的魅力。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在《愛情狂奔》的結尾,安托萬投入薩賓的懷抱,他們熱烈擁吻,畫面閃回到二十年前的那部《四百擊》,是他與朋友逃學,在旋轉機上度過的快樂時光。愛情帶來的沖動和眩暈,安托萬又感受到了,這就是他真正渴望的一切。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至此,安托萬的故事畫上了完美的句号:他實作了成為作家的夢想,與童年和解、與自我和解,他解除了與初戀的心結,和前妻也保持着友好的關系,最重要的是,他再一次墜入了愛河——哪怕觀衆們都知道,這絕對不是最後一次。

可惜的是,再也沒有人知道後來的安托萬怎麼樣了。在《愛情狂奔》上映後的第五年,特呂弗,這位天才導演、私生子、人道主義者,在巴黎的醫院裡去世,年僅52歲。而對于扮演安托萬的演員讓-皮埃爾·利奧德來說。和特呂弗一起書寫安托萬的故事,早已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人的一生中能有幾個二十年呢?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 讓-皮埃爾·利奧德

我覺得自己不願去想安托萬的生活中又發生了什麼。也許他的書賣得并不好,也許他會破産,也許他和薩賓結婚,也許又離婚,誰知道呢?有時我們不得不承認,險峰處才有無限風光。

那個獨自跑向大海的男孩,後來怎麼樣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