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英國制作了一套10集單元劇《阿加莎·克裡斯蒂懸疑劇場》,這個系列每一集都是獨立的故事,時長52分鐘。這個系列雖然在豆瓣上隻有187人看過,但評分也高達7.9分。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其中第四集《第四個男人》。

在一列開往愛丁堡韋弗利的夜間列車上的某個車廂,法律專家杜蘭特、心理學家坎貝爾·克拉克爵士、以及神學專家卡農·帕菲特三人聚在一起。
克拉克爵士聊起了自己新近的研究課題雙重人格,以及他接觸到的案例,一位名叫費麗茜·鮑爾特的法國姑娘。費麗茜原本是個呆闆且粗野的女孩,直到她二十幾歲遭遇一次精神崩潰後,她出現了第二個人格。這個人格會多種語言,還會彈鋼琴、唱歌和跳舞。
此時,車廂裡第四個男人也加入到話題。這個名叫勞爾·萊特杜的男人,是一位榮民,現在當一名記者。勞爾說出另一個女孩的名字,安内特·拉威爾,她跟費麗茜是一起長大的夥伴。
原來,勞爾14歲時失去了雙親,被送進收養所,安内特和費麗茜都是他的青梅竹馬。雖然安内特既美麗又多才多藝,其實她十分羨慕健康強壯的費麗茜,因為安内特有哮喘病。
在收養所裡,勞爾和費麗茜都是安内特的奴隸。勞爾深愛着安内特,但安内特對他卻忽冷忽熱。她對費麗茜就更過分了,安内特使用催眠術,讓費麗茜吃下蠟燭。安内特就是如此一個美麗又邪氣的女孩兒。
長大後,勞爾當完兵回到巴黎,在舞廳欣賞到安内特的表演。勞爾來到背景,想邀請她吃晚飯。但安内特已經有了情人,一位俄國伯爵。不過,她的哮喘病越來越嚴重了。
安内特在巴黎大紅大紫時,說過死活也不再回到布列塔尼的收養所。但在她病重的時候,那裡是她最後的庇護所。安内特越來越虛弱,臨死前都拒絕死亡。
安内特死後,費麗茜忽然變了個人似的,粗野的她竟然會彈琴、唱歌,還打扮得漂漂亮亮。神學專家帕菲特拒絕勞爾的說辭,這違背了他的信仰。
勞爾談到最後一次見費麗茜時,她已經意識到安内特的靈魂要奪走自己的身體,如果她得逞了,費麗茜的靈魂或者是意識,會去到哪兒呢?費麗茜很害怕,甚至生出要與安内特同歸于盡的想法。最後,費麗茜扼死了自己。
《第四個男人》的劇情,有别于阿加莎其他情殺類故事,不能算嚴格的懸疑推理,倒是有幾分玄學和科幻的味道。在故事的最後,勞爾向三位專家提出的質問也發人深省,到底生命的本質是什麼?如果你的屋裡闖進了盜賊,你該怎麼辦?
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