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這3個層面談談《少女小漁》這部短篇小說對女性成長的啟示

作者:作家十三夜

《少女小漁》是美籍華人作家嚴歌苓創作的短篇小說,小說講述的故事并不難懂,在移民背景下,一個叫做小漁的中國姑娘,為了幫助半工半讀的男友江偉分擔生活壓力,不得不從中國偷渡到紐約務工。

而男友江偉急着想要擺脫生活的困境,于是安排小漁同意大利老頭馬裡奧假結婚,以獲得合法居民身份,表面看起來風光的馬裡奧實則欠了很多賭債,生活潦倒,在與小漁相處的過程中,馬裡奧被小漁的單純和善良所打動,開始重拾對生活的希望……而小漁也從一個被别人安排的形象逐漸蛻變成為一位自我意識覺醒的女性。

這是一個關于女性自我成長和自我救贖的動人故事,以女性特有的視角诠釋了女性的真善美以及主動選擇的成長主題。

作為叙述者,嚴歌苓的聲音是平和的,就像夏天吹過的清風般和緩,娓娓道來,為我們講述關于人性向善善美的故事,她筆下的小漁,無不展現着東方女性的善與美。 今天,我将從身份認同、女性成長,以及故事隐喻這三個角度深度解讀一下這部小說中的女性成長這個主題。
從這3個層面談談《少女小漁》這部短篇小說對女性成長的啟示

嚴歌苓作為移民生活的親曆者,她能夠觸碰到底層移民在現實壓力下的悲劇人生,能夠将親自感受到的生存困境以及命運艱難用筆記錄下來,這種記錄不是為了展示命運的不公,而是為了表達對所有在命運腳下掙紮的女性的真切關懷。

①小漁對愛情的義無反顧,是源于自我意識的缺失

伍爾夫曾在《有一間自己的屋子》裡說:

“多年來,婦女就像一面功能奇特的鏡子,按兩倍的尺度照出男人的形象,當女性将全部的熱情投入感情當中,得到的必是幻影的破滅,古往今來的愛情至上者結局都是悲劇性的,愛情拯救不了女性,愛情烏托邦注定要幻滅。”

面對愛情,女性的感情成分指數往往大于理性,一開始對愛情義無反顧,直到最後才猛然發現自己在愛情中迷失了自我。嚴歌苓的《少女小漁》便刻畫了這樣一種女性形象:

缺乏自我意識,對男性單方面順從和無限接受。

故事裡的小漁為了青梅竹馬的男友江偉,不得不背井離鄉,漂泊異國,為了尋找新的文化認同,擺脫舊有的文化身份在異國得不到承認的焦慮與恐慌,小漁隻能被迫在社會的漏洞中掙紮反抗,進而實作自我身份的确認。

在與意大利老頭馬裡奧假結婚之前,少女小漁的“夫妻”是江偉,她的命運一直被江偉牽引着。在小漁與江偉的關系中,性是重要的一部分,兩個人的相識最初是從肉體上開始的,小漁是這樣描述江偉旺盛的性欲的:

“像受毒刑,像我有飯卻餓着你。”

故事中和小漁溫存的場景伴随了江偉的所有出場,江偉習慣于用性來表達他内心的妒忌,狂躁與愛。他通過這種表達來證明他的存在,仿佛小漁的身體能夠承受他的一切。

從這3個層面談談《少女小漁》這部短篇小說對女性成長的啟示

②自尊心的被腳踏和摧殘,讓小漁開始從迷失中尋找到了自我

在江偉的安排下,小漁為了獲得綠卡,不得不委身于意大利老頭馬裡奧假結婚,但在小漁心中,即使她與馬裡奧結婚了,但江偉的愛依舊是她的全世界,她也努力盡着一個女友的職責,與馬裡奧之間并無越矩的行為。

小漁雖然是一個沒有文化背景的年輕女孩,但是兼具着中國傳統文化女性善良溫柔的包容性和新時代女性的敢于改變自我,認真進取的意識。但與馬裡奧的結婚,無形之中還是給小漁造成了傷害,她與老頭之間純潔的關系卻引發了男友江偉的強烈妒忌,江偉暴戾的行為讓樸實善良的小漁被迫自尊受到傷害。

受傷之後,小漁曾經的愛情至上已然不存在,随之而來的是一個積極學習新知識,努力工作,擺脫依附狀态,認識到自我存在價值的女性。小漁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價值觀,開始審視傳統的人生意義,在一番獨立思索後,小漁在心靈的指引實作了自我的成長與身份的認同,進而展現了女性成長的主題。

從這3個層面談談《少女小漁》這部短篇小說對女性成長的啟示

《少女小漁》雖然描繪了移民生活的艱辛,但我們在移民生活中,看到更多的是女性的美好與樂觀,特别是主人公小漁,在經曆了生活的磨砺之後,小漁完成了從自我意識的覺醒到自我心智的成長,以及學會了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

① 在新的社交關系中,小漁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人生和價值,并遵從自己内心的意願,做出了正确的選擇

最初與江偉交往時,小漁習慣了以一種被動者的姿态躲在江偉背後,當江偉授意小漁同馬裡奧假結婚時,小漁心裡雖然有苦,但也隻能默默接受,順着江偉的意識與老頭同居。但也是在與馬裡奧純潔的同居的過程中,小漁通過馬裡奧筆下的作品逐漸了解到馬裡奧并非壞人,于是打破了泛泛之交,開始同馬裡奧開始了溫暖的交流。

除卻小漁對江偉被愛束縛的感情,被漠視的心靈體驗,嚴歌苓也為小漁傳達出了内心的訴求和生命意識,由此作者塑造了一個少女在移民環境下從剛開始的一昧服從,被迫接受到後者的主動選擇,尋求自己的人生道路,指引了女性的自我意識的覺醒和成長。

在這場假結婚的戲碼中,無疑小漁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面對男友的江偉,她無法排除困境的存在,于是乎隻能默默忍受江偉對她的猜忌和懷疑;面對馬裡奧,寄人籬下的小漁,凡事都隻能小心翼翼,認為别人的無理是自己罪過的一種補償,默默的承擔着一切。可是在小漁的骨子裡,她是堅強剛毅的,她不會輕易的被現實所打倒,在同馬裡奧和其妻子瑞塔的交往中,她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和價值,遵從内心的意願,做出自己認為正确的選擇。

從這3個層面談談《少女小漁》這部短篇小說對女性成長的啟示

②小漁的心裡始終保持着一種本我的态度,她不會因為别人的壓迫而改變自己的初衷

故事裡,小漁用她的堅韌和善良同化了老頭和其妻子,讓他們也想像正常人一樣過活,正視自己的人生價值,不再貶低自我,自我堕落,從平淡的生活中一點一點找回自己生 存的意義和失去的自尊。

小漁在經受江偉的背叛懷疑,馬裡奧的冷漠歧視後,在她的身依然表現出寬容、大度、善良。她身上所背負的無謂誤解以及所承受的無盡苦難,是她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憧憬後所做出的選擇。

由被動接受到主動選擇,這一改變源于她對自我生活的不滿,她不願生活在如此泥沼的社會環境之中,渴望實作自己的人生價值和意義。

在小漁的心中,她始終保持着一種本我的态度,她不會因為别人的壓迫而改變自己初衷,并逐漸在現實社會中,觸發自我意識的覺醒,讓她在複雜混亂的的現實境遇中給自己留有一份純潔。她不但沒有受到他人的侵害,反而以自己的美好品質感染着周圍人,喚醒他人堕落的人性,重新走上生活的舞台,用她執着的信念實作了自我選擇的成長道路。

從這3個層面談談《少女小漁》這部短篇小說對女性成長的啟示

一部優秀作品往往不局限于故事内容表面,而是潛在的隐喻着曆史背後的反思與回味。《少女小漁》不僅有精彩的故事内容,同時還有深刻的曆史内涵。陳思和曾說:

“嚴歌苓是一個藝術上氣韻渾然的作家。”

的确,嚴歌苓是一個注重藝術技巧表達的作家,她善于從一個個細小的故事中,從一個個邊緣人物形象裡挖掘出故事背後所隐藏的文化内涵,進而引發讀者深深的沉思。

① 小漁這個人物形象背後代表着那個年代被社會所忽視的邊緣人物的生存與成長

在小說《少女小漁》中,嚴歌苓以女作家的敏感細緻,捕捉容易被人所忽視的邊緣人以及細節,借助故事人物中間的情感碰撞,展現故事背後所隐藏的事實真相。

小漁所隐喻的深層内涵是作為一名東方女性移民海外,曆經磨難而認識自我的女性成長形象。作為社會所忽視的邊緣人物,要麼在混亂的社會中将就着生存下去,要麼在苦難處境中,堅持自己的立場,不被外界所幹擾,努力尋求實作自己人生價值的機會。

從小漁的移民經曆中,我們看到的不隻是一個單一的人物形象,看到的是在那個特殊時 代背景下,由于國家的落後,使得我國的移民在外國無法獲得公正的對待和審視。

于是,一大部分非法移民為獲得更好的生存空間,在現實的潮流中不斷的與生活作鬥争,力求追尋更理想的生活方式。但在政治統帥的年代,他們的反抗往往伴随着放棄,伴随着犧牲,不甘的内心隻能在黑夜中默默自我療傷。嚴歌苓通過對特定時代背景下堅持自我,懷有希望,努力尋求自我意識的移民一族的書寫,向那個混亂不堪的時代投入了深深的一瞥。

從這3個層面談談《少女小漁》這部短篇小說對女性成長的啟示

②小漁既是一個個體,同時也象征了一個時代堅持自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尋找自我 救贖的女性群像

在男友的懷疑背叛中,小漁自始至終以頑強不屈,積極向上,善良溫婉的姿态挺立其中,她的存在便是對中國傳統女性精神的高度贊揚。

小漁自身的成長便是對曆史變化的一種隐喻。一方面小漁自我意識的覺醒指同小漁一般女性在移民狀态下努力尋找自身價值的展現,另一方面則是指代那個時代,雖然混亂不堪,但終究在用自己的方式,不斷的進步着,指向了時代中衆多遭受苦難的人們,現實的境遇下,拼盡自己的全力,向着自己所渴望的社會前進。

正是從小漁及江偉一行人的移民生活中,我們看到了在那個時代中國移民的迷失自我,艱難求生的生活現狀,看到了那批移民者很難改變現狀的無力感和悲劇性,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反思和回味。

從這3個層面談談《少女小漁》這部短篇小說對女性成長的啟示

嚴歌苓的女性成長主題書寫着女性為成長以及自我意識的覺醒付出的一系列代價。在小說中,盡可能的将人物放在一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之下,講述在那個時代人類生活的困苦和艱難。

在移民環境中,小漁完成了從女性自我意識覺醒到女性自我主體的建構,從小漁的自我救贖中,我們看到了女性的命運悲歌,看到了女性隻有自我意識覺醒後,才能真正實作自己的人生價值。

同時,小漁善良寬容的心靈美在作品中達到了永恒,幹淨純潔的心靈在移民的浪潮中也沒遭到侵害,不被世俗所侵染,這種人性美好在作品中延伸開來,使女性成長主題實作了升華,也使得讀者了解女性自我救贖的艱難,引起讀者悲憫之餘的深刻反思。

謝謝關注@作家十三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