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悲劇的誕生——觀《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作者:經典電影推薦官
悲劇的誕生——觀《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悲劇的誕生

——觀《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那裡有湛藍的天空,白色的雲,那院子有大樹環繞,後來還有了搖曳的秋千架。那裡是盛夏的鄉村,是理想中的樂園,但又的确是兇宅。那裡,有無數的生命在小心翼翼地活着,卑躬屈膝,隻為苟延殘喘,更有無數的生命不明不白地死去。你看到那漫天的濃煙麼?那不是炊煙袅袅,是六月雪,那是死者的骨灰在天空聚集,又遲遲不肯落下。曾幾何時,在《辛德勒名單》不也有這樣的濃煙麼,隻是在這裡,我們還聞道了那股嗆人的臭味。

悲劇的誕生——觀《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活着,又如何?

《辛德勒名單》中,你有沒有聽到兒童那歡快的叫聲“GOODBYE JEWS!”在《鋼琴師》,你有沒有看到,隻要是猶太人,活着,就無處可逃。本片中,編劇似乎給出了答案:“猶太之流诟吾族,誘吾族之敵”“笑吾族文學音律”“凡其所到之處,災害不斷”“吾國必因其而亡,不遠矣。”這大概就是希特勒滅猶的緣由吧?我想起了我年少時看《北洋水師》,那裡也有日本天皇的擔憂,作為島國的擔憂。難道這就是侵略的緣由?

我無法想象,德意志,那個哲學大師輩出,崇尚理性的國家,竟會挑起兩次世界大戰,甚至還施行過種族滅絕的政策。是德國人思考得太深,以緻走火入魔了?還是擔憂太多,以緻無法自拔?大概都不是。那些兒童顯然是未經思考,受了大人們的教唆的。兒童又真的那麼無辜嗎?不是。兒童本身固有的輕浮與好事,大概也是一個原因。我一直在想,倘若是你,你會不會也在其中,興奮地高叫:“GOODBYE JEWS!”呢?等到你已經經曆了滄桑,然後,你說:“那是我年少輕狂!”是不是已經太晚了。

年少又輕狂,無知又沖動,托詞不外乎如此。那麼,行動背後的真正動機又是什麼?要麼基于從衆心理,你這樣,我也這樣;要麼,是自我的彰顯。這樣的心理,一直存在,而且會永遠存在下去。

悲劇的誕生——觀《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但這不是真相。

真相在于為什麼會有人盲從。

真相在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政策。

真相在于人類創造了“我”與“我們”,而“我”與“你”便将自己與他人區分開來,我們隸屬與這樣集體,我是安全的,而你,也許就是敵人,或者,就是那個不幸人中的一員。真相在于人類有了國家這一組織。庫切在《兇年紀事》中這樣說:“我們生而就有歸屬。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是臣民。”“法律保護安分守己的公民。”是以,對于意志,從來就不是普通人所能夠更改的,那麼,就意味着屈服與順從。

這不是真相。真相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國家意志。倘若國家意志是每個公民的意志,也許,就沒有悲劇的誕生了。但經濟學家已經給出了證明:這個美好願望是無法實作的。所謂國家意志隻能是有大多數人的意識提煉出來的少數人的意志。少數人的意志就是這個國家的所有人的意志。是以,你說猶太人不好,那麼,人人都得說,猶太人不好,否則,便是以個人的力量來對抗整個國家。

這也不是真相。真相在于這樣的意志為什麼會成為整個國家的意志,即便它那麼荒唐可笑。倘若,有多種聲音,倘若,你可以表示你的不滿,倘若,你是對的,國家又真的夠虛心接受,那麼,悲劇也就不會發生。這便是極權主義。極權主義的罪惡在于将自己的意志強加為他人的意志,皇權時代,軍閥時代,斯大林時代,莫不如此。希特勒就是一個獨裁者。極權主義的時代,你要麼躲避,要麼執行,要麼就是犧牲品。

但這也不是真相,真相在于這樣的意志為什麼會誕生?真相在于,是誰選擇了這樣的獨裁者。意志可以歸結為個人的醜陋,但選擇,卻是群眾的結果,受蠱惑隻是一時,但圖新鮮,為自己謀利不是大衆選擇的一個因素嗎?所謂人生,不過是在各種限制條件下,給自己選擇一個最優解——基于精神或物質。人生來就有欲望,有些人終生郁郁而不得志,有些人實作了願望,卻坑害了他人。就是這樣。

悲劇的誕生——觀《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你可以不選擇嗎?當一個國家沒有了上司者,你會心安理得,穩如泰山嗎?你需要一個上司者,我也需要。幾百年前,一位法國作家這樣寫道: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那些曾經是臣民的平民突然會徹底忘掉他們早先渴望獨立的要求,以至于要喚起他們并重新獲得這種信念已經不可能了;事實上,他們無需敦促就在盡心盡力地做了,做得相當自在,乃至有人會說,從表面上看,他們沒有失去自由,隻是坐穩了奴隸。實情也許是,一開始,這種服役是不得已的,因為受到了外力的強迫;但後來那些無怨無悔盡心效勞的人,卻是以自己的自由意志在從事他們的前輩被強迫做的事。”

悲劇的誕生,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參與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