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入軍工,46歲軍校副教授倒在路上查資訊

作者:上觀新聞

1月24日下午,在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學術報告廳,學院院長宣讀了校長簽署的繼續現職令,軍組織教研部副教授郭長順, 已列出。會議頓時一片讨論:郭長順同志已經死了一個月了......

這是剛剛宣布的12月初簽署的指令。誰也沒想到,就在指令簽署三周後,郭長順突然去世,再也無法完成續約。

2018年12月23日,一個周末,郭長順在回國檢查資料途中突然心煩意亂,在上海地鐵1号線衛寶路站8号入口暈倒,享年46歲。

愛軍,築夢 追求夢想

二十八年前,19歲的郭長順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合肥炮兵學院,成為一名光榮的軍人。大專畢業後,一直在基層演練,精通炮兵指揮、位置服務,透過槍架看輕型車熟悉道路,射擊指揮和使用自由。他是排長,因為士兵被全隊認定為優秀基層幹部,擔任副教官,熱愛奉獻,實踐摸索基層思想政治教育"五步法",由集團軍訓總結和推廣;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使他對軍隊的政治工作有濃厚的興趣,2004年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研究所學生入伍。<完成學業後,郭昌順來到上海武警政治學院參加一門考試,七人當中,成為一名身穿制服的老師。

科目、科研、論文、教材 一項任務出現在郭長順的日程表上,一個接一個地貼在他家書桌前的牆上。2016年,由于長期過度勞累,他因心髒心房顫動而被迫住院。稍有改善後,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心已經不堪重負了。去年7月底,他接受了腹部囊腫切除手術,為了在學年開始時給學生一堂好課,他參加了8月初的大學課程試行。12月5日,病人再次因心髒不适躺在病床上。出院後,他本應繼續在家休養,但他馬上又回去工作,連續三個晚上加班到下午2點.m"我是一名士兵,我很健康,沒關系。"你應該穿着制服多做一點。他總是用這些話來安慰他的家人。

繁重的工作占據了郭長順的大部分時間,但他很少把業餘時間花在位于寶山臨江公園的滬滬抗日戰争紀念館,在那裡他留下了許多他向遊客解釋的人物。他總是和他周圍的人都說:"一是不怕苦難,二是不怕死亡的精神過去是,現在是,将來也永遠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财富。在日常教學中,他也提到不僅要有一次開展實地教學,要時刻準備為戰争而訓練,要組織學生去上"王傑班","應該讓學生感受到那種氛圍,要培養敢赢的精神"。

加入軍工,46歲軍校副教授倒在路上查資訊

2008年8月,郭長順赴四川災區調查。(檔案照片)

敬畏講台,教學使命

打開郭長順的微信朋友圈,第一個動态是關于冬至的,第一句話是這樣的:"第一部分是我寫的,最後兩段是從網上看的。不要作弊,不要随波逐流,郭長順就是這樣的人。郭長順用他純潔正直的靈魂感動了大家,将以身作則。

三公裡,這是什麼意思?氣喘籲籲,心跳加快。如果是全年患有心房顫動的人怎麼辦?如果手術後不久怎麼辦?這些真的很難想象,但它們真的發生在郭長順身上。去年10月,手術後不到三個月,郭長順參加了學院的體能測試。面對人群的勸說,他說,"醫生說我感覺好就沒事了","體能測試也是實際訓練的一部分,我作為老師,怎麼不行呢?""一圈,兩圈...盡管他在最後兩圈已經無法跑步,但他還是堅持不懈地繼續走遍整個賽道。

在郭長順的追悼會上,哀悼者來自許多人,包括那些與他有過學術争論的人。那些曾經和他争吵過的人紅耳朵紅了,現在一個接一個,鼻涕:"他是一個認識到死亡原因的人,更真實,不願意失去。"在學術上,如果他認為有問題,他會說出來,不管對方是誰。"我們進行過很多學術辯論,但我們在工作日的關系特别好。

幹線愛線鑽細線。自教學以來,郭長順主動承擔教學任務,積極參與教學主修課程,他講授了多門課題、多品質的課程,受到督導專家的肯定和好評,受到廣大學生的廣泛認可;他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以科研為教師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參與完成武警部隊上述四門科目,獲得武警部隊軍事理論研究成果二等獎、三等獎,還被授予軍事學院教育獎銀獎。在28年的軍旅生涯中,由于表現突出,曾兩次獲得三等榮譽。

郭長順始終牢記習主席的主張:"一個人的努力是加的,一個團隊的努力是倍增的"理念,在培養新教師時不遺餘力,陳美娜就是受益者之一。如何讓學軍學理論的陳美娜踏入黨的建設學科,郭長順思考了很久。

2013年,在郭長順的多次協調推薦下,陳美娜進入母校西安政治學院學習。打電話詢問你是否有生活困難,學習問題,并聯系她的導師關心她的課堂表現,成為郭長順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幫助編寫教案,推薦參加比賽。回憶起和郭長順一起工作的日子,陳瓦西娜很感激,說:"郭教授是我的向導。"

加入軍工,46歲軍校副教授倒在路上查資訊

2012年3月,郭長順在杭州的一次訓練課上被拍到。(檔案照片)

有一顆大心髒,願意幫助别人

小漢帶着一點點雨水飄向,原來是"爐夜談詩茶,等待親人團聚"的溫暖時刻,但對于郭長順的家人來說,卻隻有"浮塵,孤獨的空床"的悲痛。

"回家推開門,在他為我準備的餐桌上,我最喜歡的素食餃子還沒有煮熟,蓮花匆匆忙忙地切成兩半......"說到郭長順,他的夫妻還是很傷心。

有人曾經勸她:"如果你想想他怎麼了,你可能不會這樣想他,太傷心了。"如果他有什麼問題,我不會那麼難過。說完這句話,她已經在抽泣了。

郭長順在生活中是簡單明了的。他一直熱衷于為妻子和孩子買衣服,衣櫃裡僅有的幾件休閑裝都是十多年前結婚時買的。出差到不同的地方教書,顯然已經滿足了一等艙座位的條件,但他還是擠在二等車廂裡忙得不可開交。辦公室裡的小沙發是他打盹的地方,他要求學院做的隻有筆記本。

郭長順在家人眼中是愛家人的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出生于河南省撫溝的郭長順深受中原的孝道文化滋養,在母親身邊,無論工作多忙,他都會回家為母親做飯,即使離家幾千裡,每天都會和媽媽打招呼。對待他的婆婆,他以純潔的孝順,背着老人上下樓梯,生病時小心照顧;鄰居、兒子同學、家長、機關同僚、租房者,隻要提到郭長順,十個人就有九個半人說好。

四年前,吳晖成為前武警政治學院院士,郭長順是當時第一個接受他的人。從此以後,無論何時何地,他都能聽到郭長順的關懷、訓示和叮當聲。"上個月,郭還給我發了一篇師傅的盲評,開玩笑說我也是四十多歲,不好批評我。

在千萬的印象中,聽郭長順最擔心的是家鄉的戰争朋友和孩子的家人。郭長順是心裡好大哥的朋友,有些人面對轉嫁心尴尬,他總會和别人聊天,解決心情;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不言善辭,不愛宣傳,默默關心家人,關心朋友,在每個人的心中留下了一點溫暖。

專欄編輯:張軍 文字編輯:陳瓊軒 片源:視覺中國 照片編輯: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