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進博會城市運作保障專題⑰ | 會場門口有個“全科醫生”在把脈

為確定進博會在家門口圓滿舉辦,進博會場館屬地闵行區新虹街道,采取了 定人、定崗、定責, “ 全科醫生 ” 式的治理,讓整個街道的每個點位都在受控狀态, 主動 “預檢”問題, 迅速應急響應,及時消除隐患。

進博會城市運作保障專題⑰ | 會場門口有個“全科醫生”在把脈
進博會城市運作保障專題⑰ | 會場門口有個“全科醫生”在把脈

建構“城運中心-處置網格-自治網格-微網格”四級治理體系,将轄區劃分成與公安警務責任區完全對應的四個處置網格,下轄14個居委、5個村委、22個街面、5個樓宇共計46個自治網格,每個“網格”作為城市治理的最小作戰單元,注入執法、管養、社會三大力量,實作定人、定崗、定責,并依托城市精細化管理實訓基地開展全覆寫、全方位的人員教育訓練,形成城市治理合力,打造出“全科醫生式”城市治理隊伍。

進博會城市運作保障專題⑰ | 會場門口有個“全科醫生”在把脈

在新虹街道,“全科醫生”從不被動坐診,而是主動出診。在今年的一次日常巡查中,新虹街道網格力量發現地區内一段市管道路的“空洞”隐患,第一時間啟動應急處置一體化指揮,勾選處置人員組建政務微信群,系統推送通知至有關職能部門應急響應,相關人員及時趕赴現場,組織勘驗,認定該路段下方存在大面積“空洞”,随時有塌陷危險。于是立即全面啟動應急預案,杜絕“路面塌陷、人車落坑”的重大隐患。

進博會城市運作保障專題⑰ | 會場門口有個“全科醫生”在把脈
進博會城市運作保障專題⑰ | 會場門口有個“全科醫生”在把脈

在新虹街道,“全科醫生”通過資訊化手段積極“預檢”,精準“治療”。在新虹街道的“一網統管”資訊化平台上,各類管理要素“一張圖”實時顯示人員分布、車輛行駛軌迹、地下管線分布、手持移動端等要素,依托政務微信“統一吹哨”,做到快速“聯勤關聯”,實作應急可視化指揮,每個部門每個人都是“全科醫生”,通過主動“預檢”,及時排摸問題隐患,并依托資訊化應用場景,采取措施,精準“治療”。

目前已開發“智能煙感”“智能電梯”“違停地磁”等17類“應用場景”,彙聚“城市之感”10567個,可排程1100餘路街面以及小區視訊、2處鷹眼和2個布控球,聚焦“人、物、動、态”,逐漸将分散化、碎片化、可共享資料彙聚成感覺城市運作的立體化、可視化體征名額。做到線上“耳聰目明”,線下協同關聯,高效處置一件事,在系統整合、資料賦能、場景牽引、網格畫像、流程再造的全程内,實作了“觀、管、防、處”的有機協同。

進博會城市運作保障專題⑰ | 會場門口有個“全科醫生”在把脈

– END –

麼麼麼麼麼麼麼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木 麼麼麼麼木木木

資料:市精細化辦

編輯:張譯文

責任編輯:劉軍

來稿請投:[email protected]

上海市住建委新聞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