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韋昭原本是東吳幾朝的功臣,最後卻落得個誅殺的下場

作者:古道西風慢曆史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敢于說真話的人并不是很多,因為這樣做有時候會付出一定的代價,尤其是在那些職場上的人,很多時候都會選擇違心的做一些事情,和說一些違背自己内心的話語,如果一味的和别人進行口舌上的争吵,對自己前途的發展沒有任何好處的。在曆史上三國時期,也曾經有這樣一位官員,他經曆了幾個皇帝,但是卻因為自己耿直的個性,最終落到了一個被誅殺的下場,這個人就是東吳著名的大臣韋昭。

韋昭原本是東吳幾朝的功臣,最後卻落得個誅殺的下場

韋昭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跟随名師學習做文章,而且他本身才智也高于普通人,喜歡寫各種各樣的作品,後來在擔任東吳官員的時候,他負責對一些曆史事件和人文趣事進行記錄。也曾經在一些地方上,擔任過重要的官員,後來被調到了京城裡面擔任文職,當時朝廷裡面的許多人,都在閑暇之時喜歡玩圍棋,當朝的君主就認為這項娛樂,對于治理國家是沒有一點好處的,就讓韋昭寫一篇文章,來說出它的一些壞處,他的文采極佳,是以收到京城百姓的稱頌,朝廷也是會經曆一些變更的,随着老皇帝的離去,新的皇帝就登機了,這時候他被任命為擔任一些紀實性書籍的編輯。

韋昭原本是東吳幾朝的功臣,最後卻落得個誅殺的下場

在為官的道路上,如果一個人的才智過于的耀眼,很容易得到周邊人的嫉妒,當時有一個武将的官員,因為和皇帝的關系比較親密,他們一起在編寫書籍的時候,産生了不同的意見,韋昭就通過一些曆史的故事,來對這個人進行勸解,而且他的言辭非常的中肯,沒有任何的不妥之處,這個武将的官員聽到他的這些言辭之後,認為他是一個意志非常堅定的窮酸書生,是以就上報當時的君主,堅決不讓韋昭和他一起撰寫文章,是以最終的結果是,他沒有進入朝廷擔任這個重要的職務。

韋昭原本是東吳幾朝的功臣,最後卻落得個誅殺的下場

到東吳末期的時候,又換了一個皇帝,在他繼位之後,因為聽說了韋昭的一些事情,是以就把他封了重要的官員,長期的來對當時國家的曆史進行編寫,當時皇帝的身邊有很多的人,為了拍馬屁就說,民間已經出現了一些非常吉祥的預兆。說明君主的治理赢得了民心,并且得到了上天的保佑,這個皇帝就非常的高興,就用這件事情去詢問身邊的一些大臣,誰知道韋昭卻非常堅定的說,這隻不過是别人用一些特定的道具,來制作的假象罷了。有一次皇帝想為自己離開人世的老父親,做一篇诏告天下的文章,但是他卻非常堅持的說,你的父親并沒有登過帝位,是你的爺爺把皇位傳給你的,是以他沒有這個得到這樣的殊榮。

韋昭原本是東吳幾朝的功臣,最後卻落得個誅殺的下場

在經曆過幾次事情之後,他幾次受到皇帝的一些責罵,是以内心非常的憂慮不堪,再加上身體也染上了疾病,是以就像當時的朝廷告病假,想要辭掉官位回到自己的家鄉,完成一些寫作的任務,把他的工作移交給那些身體強壯的年輕人,但是皇帝并沒有答應他的這個請求。以前在他受到皇上信任的時候,每次到宮裡設宴,别人都是七杯酒為最低的限度,當時韋昭因為自己身體的因素,很不擅長喝酒,而皇帝就在暗裡派自己的親信,賞賜給他一些茶水,用這種方法來代替酒水,當他逐漸的受到皇帝的排斥之後,在這些宴請的過程,他就會被強迫喝酒,如果酒沒有達到七杯,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韋昭原本是東吳幾朝的功臣,最後卻落得個誅殺的下場

在每次喝完酒之後,這個皇帝還讓身邊的一些親信,對朝廷上的官員進行侮辱,并且揭發他們的短處,來作為茶餘飯後的享樂,有時候這些官員就會因為一些小的錯誤,而受到了皇帝的責備,嚴重的時候還會被殺頭,韋昭就上書朝廷,認為在這樣公衆的地方,互相的揭短會讓大家心理産生一定的怨恨,造成心裡的傷害,這樣官員之間就不能夠和睦的進行相處,這樣對于治理國家是非常有影響的。皇帝在聽到了他的上訴之後。認為他非常的不忠于自己的上司。是以就産生了很大的怨恨。

韋昭原本是東吳幾朝的功臣,最後卻落得個誅殺的下場

一段時間以後,韋昭就被捕進入了監獄,在這個期間,他通過自己的家人向朝廷進行了上書,請求赦免,但是卻遭到了當朝皇帝的反駁,并且馬上的下令對他進行誅殺,年僅70歲的他,最終冤死在牢獄裡,而家人也被流放到了一些偏遠的地區。都說伴君如伴虎,這些高高在上的統治者,根本聽不進身邊人的一些勸誡,現在我們的社會更講究民主和,和諧,是以這樣的事件,不可能發生在你我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