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闖關東的女人:子衿跪拜師傅師娘,今日一别視死如歸(25)

作者:詩意家庭

他閉一下眼。千思萬緒,一閃而過,他叫住正在離開的姜鴻,“姜先生,請留步。”

姜鴻驚喜地轉過頭看他,“你同意了!”

他走到姜鴻面前,“姜先生,我要跟你們走。直接去打日本人。”

姜鴻愣怔,這不在他的計劃之内。“你想到哪裡去?”

“中國本土、滿洲國。哪兒都行。我知道你認識他們,你帶我走。”

“可是……”

“帶我走,我要離開大連,去打日本人。但我不能在這兒打,我不能連累師傅一家人。”

姜鴻沉吟着,為逃避追捕,最近有幾個可能暴露的同志要離開大連,帶上子衿,倒不是不可以。隻是。看到他在猶豫,子衿越發堅定,“姜先生,請帶我走,帶我走!”

姜鴻看着他,“好,如果你要走,做好準備,幾天後出發。”

“可以過完年走嗎,讓我在師娘家過最後一個年。”

這與姜鴻的計劃不謀而合,他們就準備三十晚上,人們過年的時候離開大連。

姜鴻看一眼子衿,雖然,他确定他是真要走,但還是不能不防。“三十晚上,下半夜一點,我們還在這兒見面。一點過十分你不到,就是你不去了。就當我們從來沒見過。再見!”

姜鴻轉身離開,大步流星地離開。子衿定定地望着姜鴻的後背,自言自語,“我一定會來,我一定要去。”

三十晚上,家裡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大門上貼上通紅的對聯。“生意興隆通四海,買賣茂盛達三江。”房内的門上貼的是:“三陽普照平安宅、五福常臨吉慶家。”子衿看着,心中洶湧奔騰。是的,獻出自己的命,他舍得。師傅、師娘、尚蕙不可以有一點點危險,一定要保師傅一家平安。

三十晚上的飯一家人是在一起吃的,這是一年裡,唯一一頓大家在一起,可以喝酒、可以随意說笑的聚餐。裁衣服的大案闆搬到前廳中間,所有能坐的椅子、凳子都搬出來。陳千裡、秦瑞珍夫婦中間坐下。徒弟在對面坐下,兩旁是孩子們。尚蕙幫娘把菜一盤一盤端上來,還有秦瑞珍自己做的地瓜酒。雖然味道不好,卻是一年中唯一一次允許孩子也沾幾口,徒弟也可以喝幾杯的時候。所有的杯裡都倒上酒,大家舉杯慶賀。照例,應該師傅講話。陳千裡依然不說,“讓你師娘說。”

秦瑞珍笑吟吟的,“今年,咱們家生意不錯,你們三人都有功勞。每人多發一塊大洋。”她從大襟襖裡掏出錢,一個徒弟一塊。子衿和大家一樣接過來,看着大洋,握在手裡。這是師娘給他的,他要永遠帶在身邊。

兒子、女兒眼巴巴地看着秦瑞珍。她笑笑,“你們一人五個銅闆,不準随便花。”

兩個兒子和小女兒歡呼着接過娘的錢,隻有尚蕙沒有。大家都知道,尚蕙學校發一點零花錢,她基本不花,拿來家給母親。秦瑞珍看着大女兒,滿眼的喜愛。“大閨女,以後學校的零花錢,你就自己用,家裡不要。等你畢業當了先生,那時掙錢孝順你老子吧。”

“娘,以後,我們家就這樣,大家都好好地幹活、學習,一家人永遠這樣和和氣氣的。”

大家舉杯,慶祝春節、慶祝新的一年開始。

半夜拜完祖宗,都回到自己房間睡覺。聽着身邊的師兄、尚蕙兩個弟弟發出均勻的呼吸聲,子衿悄悄起身,他連外衣都沒脫,踮着腳走出來。

他站在前廳,前後看着。三年前,自己15歲,被小姨送到這個陌生的家庭,自己的第二個家。原本想在這個家裡永遠住下去,做這個家一員的。他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他喜歡尚蕙,師傅、師娘當然知道。可是,他們能讓尚蕙嫁給自己嗎,一個一無所有的夥計。尚蕙将來是要做先生的,已經讀四年級,再有一年就要畢業。想着尚蕙站在課堂上,給孩子講課,做先生。他閉一閉眼。師傅、師娘,對不起,我走了。他跪下,朝着裡屋的方向,恭恭敬敬磕一個頭。站起來,把早準備好的一封信放到桌子上,拿起自己的小包,推開門走出去。

子衿不知道,他做這一切,被一個人統統看在眼裡。陳千裡有個隻有妻子秦瑞珍知道的規矩,每年三十晚上,家人睡後,他都要起來做一陣活。老規矩說,年三十晚上不能幹活,否則要忙活一年。他偏偏要三十晚上起來幹一會兒活。他有自己的理由,我這一年不忙活,吃什麼呀!隻有一年忙活,才能保全家人生活有靠。他剛才起來,秦瑞珍知道丈夫又要去做一會兒針線活,囑咐他,少幹一會,是個意思就行。他應着。怕驚動已經睡下的兩個女兒,他輕輕推門,剛推開一條門縫,正看見子衿跪下磕頭,他愣住,不知道子衿要幹什麼。但他知道,子衿是不希望被人看到的,就屏住呼吸看着,當子衿推開門走的時候,他返身回去輕輕告訴妻子自己看到的情況。

秦瑞珍一下坐起來,“他去哪兒了,我這幾天看他魂不守舍的,還以為過年孩子想爹娘呢!”

夫妻倆起身到前廳,看到桌子上的信。

師傅、師娘親啟。

夫妻倆拿着信進到屋裡,叫醒正在睡着的尚蕙。睡得正香的尚蕙聽說子衿走了,眼一下睜開。接過母親的信,拆開。規規矩矩的宋體字:

師傅、師娘:

自子衿到大連以來,師傅、師娘待我似親生,本想終身守在師傅、師娘身邊,報答救命、知遇之恩。可現在,國家被日本國占領,子衿雖是小民,卻不忍民族之辱,是以決定從軍報國。從此海角天涯、征戰倭寇、視死如歸。請師傅師娘原諒子衿不孝。子衿此番離開,也是萬分不舍。怎奈國仇家恨,子衿豈能袖手旁觀。

我娘留我一金鎖,那是子衿全部家當。今留給師姐,待她大婚之日,權當子衿贈送禮物,萬請師姐不要推辭,子衿方能心安。

叩拜師傅師娘

不孝徒子衿。

闖關東的女人:子衿跪拜師傅師娘,今日一别視死如歸(25)

布拉格街頭

闖關東的女人:子衿跪拜師傅師娘,今日一别視死如歸(2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