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宛城那些事兒:老家隐山,讓我怎麼去愛你?

作者:南陽故事說

對于在外工作的人來說,無論多遠,老家始終是心中的一個牽挂。今天,老徐回了趟老家,這是幾天前就計劃好了的。

幾天前,老徐偶然得知,龍韻傳媒的老總李存要在老家的隐山拍攝百部系列課本劇微電影《課本裡的故事》其中的幾部。這組微電影,将來要在全國推廣,對于南陽來說,是個極好的宣傳機會。

宛城那些事兒:老家隐山,讓我怎麼去愛你?

隐山也是李存的老家。老徐心裡清楚,他是想利用這個機會,讓老家揚揚名。為此,他還專門提前回去選了景。為這事,老徐激動了好幾天,打算這天跟蹤采訪,寫點文字,也算是為家鄉做點貢獻。

然事與願違。吃完早飯準備出發的時候,與李存聯系,他說換地方了。李存沒有說具體的原因,但老徐看得出他心裡的失落與遺憾。随後,他發來了幾張在蒲山拍攝的花絮。

宛城那些事兒:老家隐山,讓我怎麼去愛你?

微電影《一個蘋果》拍攝中

宛城那些事兒:老家隐山,讓我怎麼去愛你?

老徐仿佛被當頭潑了一盆冷水,從頭頂涼到了腳後跟兒。回還是不回,老徐猶豫了一會,最終決定還是回去,看看今日的隐山。

宛城那些事兒:老家隐山,讓我怎麼去愛你?

其實,今日的隐山已不能被稱之為山了。遠遠望去,隻是一個若隐若現的土谷堆。老徐選擇的上山地點是青霄觀。也就是這座廟宇,給荒蕪的隐山增添了些許生機,多少留住了隐山的一點靈氣。

宛城那些事兒:老家隐山,讓我怎麼去愛你?

再往上走,有一片幾乎成了平地,不遠處,是不知何時搭建的廠房。記憶中的隐山不是這樣,那時候,植被繁茂,山上根本就沒有路,沒有幾個小時,是爬不到山頂的。

宛城那些事兒:老家隐山,讓我怎麼去愛你?

到處是裸露的山石。因為隐山富含藍晶石礦,這些沒有利用價值的石頭,就被随處堆放,任憑風刮日曬,仿佛訴說着它們的不幸。

宛城那些事兒:老家隐山,讓我怎麼去愛你?

還沒走多遠,山頂已近在眼前。就像這個季節一樣,給人一種說不出的荒涼。

宛城那些事兒:老家隐山,讓我怎麼去愛你?

以前的隐山,除了各種野果樹,山上到處都是柏樹,即便到了冬天,也郁郁蔥蔥,綠意盎然。可今天,老徐竟然看不到一棵像樣的樹,更别說柏樹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隐山,還是山嗎?

宛城那些事兒:老家隐山,讓我怎麼去愛你?

這個開礦留下的山洞,老徐看了心裡很不是味兒。在老徐眼裡,它是人們給隐山留下的傷疤,看看今天的隐山,是不是遍體鱗傷?

宛城那些事兒:老家隐山,讓我怎麼去愛你?

這是山的西南腰,往下看,如今已被掏空。隐山,你感到疼了嗎?

宛城那些事兒:老家隐山,讓我怎麼去愛你?

山下是小山似的礦石粉末,老徐不知道,照這樣的速度,隐山還能存在多少年?若幹年後,我們該怎樣對子孫談起隐山?

宛城那些事兒:老家隐山,讓我怎麼去愛你?

山頂,終于見到一棵像樣的樹了。隻有樹上的老鸹窩,讓老徐找尋到了童年的記憶。但偌大的山上,也隻見到了這麼一棵。沒有樹的山,還叫山嗎?

宛城那些事兒:老家隐山,讓我怎麼去愛你?

山頂,兩個巨大的儲水罐橫在眼前。小時候,沒有儲水罐,山中依然有泉水流淌,如今,你即便儲存再多的水,又怎能比過泉水的甘甜?

宛城那些事兒:老家隐山,讓我怎麼去愛你?

遠處,是隐山的東山,似乎還有樹的影子。隻是老徐不知道,它們還能幸存多久?

宛城那些事兒:老家隐山,讓我怎麼去愛你?

下山的時候,突然看到幾枝幹枯的刺籬伸過來,這是老徐小時候經常在山上看到的野山棗。那時候,紅紅的山棗又脆又甜,每到放學的時候,小夥伴們就會三五成群地山上采摘。如今,孩子們還會上山嗎?

回來的路上,老徐一直心痛不已。曆史長河中,我們每一個人無非是一個匆匆的過客。若幹年後,我們不在了,但我們的子孫還在,我們該拿什麼給他們?

宛城那些事兒:老家隐山,讓我怎麼去愛你?

1989年3月17日,還在上高中的老徐在《南陽日報》上發表了一篇有關隐山的文章。那時候,老徐還為隐山勘探出了藍晶石礦而歡欣鼓舞。如今,卻是截然相反的心情。甚至,痛恨自己為什麼要寫這麼一篇破文?

醒醒吧,我親親的家鄉人!

(宛城老徐 宛城那些事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