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恐怖谷理論:智人與尼安德特人的鬥争,抑郁的基因來源

作者:芝士莓莓雪

恐怖谷理論是一個關于人類對機器人和非人類物體的感覺的假設,它在1970年由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政弘提出,當機器人與人類在外表﹑動作上相似到了一個特定程度,他們的反應便會突然變得極之反感,哪怕機器人與人類有一點點的差别,都會顯得非常顯眼刺目,覺得整個機器人顯得非常僵硬恐怖,讓人有面對行屍走肉的感覺。人形玩具或機器人的仿真度越高人們越有好感,但在相似度臨近100%前,這種好感度會突然降低,越像人反而越反感恐懼,好感度降至谷底,這被稱之為恐怖谷。可是,當機器人的外表和動作和人類的相似度繼續上升的時候,人類對他們的情感反應亦會變回正面,貼近人類與人類之間的移情作用。

恐怖谷理論:智人與尼安德特人的鬥争,抑郁的基因來源

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簡稱尼人,也被譯為尼安德塔人,常作為人類進化史中間階段的代表性居群的通稱。因其化石發現于德國尼安德特山谷而得名。

尼安德特人是現代歐洲人祖先的近親,從12萬年前開始,他們統治着整個歐洲、亞洲西部以及非洲北部,但在兩萬四千年前,這些古人類卻消失了。

2010年,尼安德特人基因組草圖釋出,也基于尼安德特人基因組草圖,研究結果發現,除非洲人之外的歐亞大陸現代人均有1%∼4%的尼安德特人基因成分貢獻。

恐怖谷理論:智人與尼安德特人的鬥争,抑郁的基因來源

有人認為恐怖谷是由于智人與尼安德特人的鬥争産生的,由于遠古與尼人的鬥争,導緻對類人物種的恐懼寫進了基因裡。這也可以解釋我們為什麼對像人的人偶娃娃有恐懼感了。

根據去年2月《Science》雜志的一篇論文,我們現代人體内普遍含有已滅絕的古人類尼安德特人的基因,這一部分基因就與抑郁症、過敏、皮膚損傷、血栓、尼古丁成瘾、營養失衡、尿失禁、膀胱疼痛、尿道功能失常等等一系列疾病相關。這一結果預示了,我們體内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可能是抑郁症患病風險的重要影響因素。

#恐怖谷##抑郁症##我要上微頭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