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祖國我的家|節假日我在崗 人們群衆的生命安全有我們守護

作者:上遊新聞
我的祖國我的家|節假日我在崗 人們群衆的生命安全有我們守護

今年國慶長假,南岸區疾控中心檢驗科的羅青梅和往年一樣,要在崗位上值守。她和同僚一起,堅持做好人們的“健康衛士”,守護人們的健康。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羅青梅的日常工作有了新的内容——核酸檢測。

45歲的羅青梅從事疾控工作已經23年,對科班出身的醫學生來說,在臨床工作無疑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可羅青梅畢業後進入疾控這一個崗位,似乎少了很多“驚心動魄”,但對初出茅廬的她來說,仍舊充滿新鮮感。

我的祖國我的家|節假日我在崗 人們群衆的生命安全有我們守護

羅青梅的職業生涯經曆了2003年“非典”、2008年“手足口病”、2009年“甲型H1N1流感”和現在的新冠肺炎疫情。“新的傳染病不斷發生,給我們疾控工作帶來極大的挑戰。”羅青梅坦言,因為長時間和病毒“打交道”,練就了她現在處事沉着,工作中時刻呈現出一名老檢驗員的穩健和踏實。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羅青梅檢驗出南岸區首例新冠肺炎病毒。“現在的裝置、儀器比之前先進了很多,主要是分子生物學有了大發展。比如PCR實驗室,就是從無到有。”去年大年初二下午5點,當18份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咽部樣本送到羅青梅面前時,她顧不上吃飯,迅速和同僚穿好防護服一頭紮進PCR實驗室開始檢測。坐在生物安全櫃前,羅青梅和同僚将各個試劑盒分區标号,再一個個加樣,每加好一個标本就要換一個吸頭,細緻精準地進行着工作流程。

随着上機、擴增、分析……4個小時後,标本結果顯示呈陽性。

心裡沒有過多波瀾,羅青梅立即對這例新冠肺炎病毒标本進行複核。重複上一段的工作,再等上4小時,結果依舊如此!羅青梅立即呈報上級機關再次複核,直至宣布南岸區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診。

我的祖國我的家|節假日我在崗 人們群衆的生命安全有我們守護

“作為一名疾控人員,在我們穿上防護服,走進實驗室時,就明白接下來可能會面臨什麼,即使我們對病毒的性質未知,但仍然會全力以赴做實驗去‘認識’病毒,這就是我們的工作。”疾控工作就像是“門神”和“哨兵”,如果有陽性就得提出措施防範,是陰性的話也要告知大家讓人們放心。

如今,人們的個人防護意識大大提升,工作量也趨于穩定,标本檢測量多的時候七八百個,少的時候幾十個,但檢驗工作不會松懈。

“在疫情防控上,要求也越來越高。”今年8月,南岸區疾控中心建成投用了全市首個衛生應急指揮排程平台,平台集應急排程、資訊合成、現場分析研判為一體,以一機三屏的方式對新冠肺炎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進行指揮排程。有了這個平台,大家工作流程更為規範,大大提高了摸排的效率。

“正是因為國家發展,我們的理論基礎不斷充實,工作才能更加專業和高效。”羅青梅說,假期對于疾控人來說就是堅守,我們會牢記使命,将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人們的生命安全。

上遊新聞記者 錢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