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有夢最美,希望相随。夢想實踐的過程中雖有酸甜苦辣,最後無論夢想是否能夠實作,你都因有夢想而偉大。電影《百萬美元寶貝》是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2004年的作品,伊斯特伍德的電影往往都是靠演員張力來表達電影的,背景配樂更是非常少,往往令一般觀衆感覺到沉悶,但我覺得導演功力實在很厲害,不知為何這樣幾乎都由說話來展開的電影,卻可以抓住我的味蕾啊!每次看他的電影,幾乎都是越看越入迷(此電影獲得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四項大獎)。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電影中既是導演又是演員,憑此電影獲得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
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演員希拉裡·斯萬克
電影劇情圍繞在三位角色間展開,一個是對拳擊有夢想的麥琪(希拉裡·斯萬克 飾)在年過30歲以後,仍懷着自己能在拳壇闖出一片天空的夢想,于是她來到由法蘭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飾)與史克(摩根·弗裡曼 飾)經營的拳坑拳擊場,麥琪希望法蘭基成為她的拳擊教練,好讓她成為優秀的拳擊手;法蘭基一開始的态度是拒人于千裡之外,對于訓練女拳擊手,絲毫不感興趣,但在麥琪付費的情況下,法蘭基隻好半推半就地為她訓練,就在麥琪要觸碰到夢想的雲端時,她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最後選擇“自殺”來了卻自己的生命,而導演也希望透過電影向觀衆傳達出:無論夢想最終是否能夠實作,你都會因有夢想而變的偉大。
電影《百萬美元寶貝》中三位主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希拉裡·斯萬克、摩根·弗裡曼
關于拳擊的電影很多,例如《洛奇》系列、《鬥士》、《勇士》、《激戰》...等,而《百萬美元寶貝》這部電影卻是這類型當中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電影好看的點在于非常踏實的劇本和演員深刻的演技,劇情雖然都是屬于平鋪直述,但是對于角色刻畫卻非常細膩,三位要角背景都刻劃非常有深度,拳擊賽部分雖然不如《勇士》那樣精彩,但這也不是本片的重點所在,“夢想”才是這部電影要說的重點,細細品味下會發現導演真的把這部電影拍得非常細緻,而這部電影的節奏抓得也很好,不愧是大導才能拍出的大作。
史泰龍主演的經典電影《洛奇》
由蝙蝠俠克裡斯蒂安•貝爾和馬克•沃爾伯格主演的電影《鬥士》
關于兄弟情義的電影《勇士》
張家輝和彭于晏主演的電影《激戰》
電影《百萬美元寶貝》的劇情可以分成兩部份來看,前半部真的是非常勵志。麥琪從一個在社會底層掙紮生存的女侍,一步步接近世界拳擊冠軍的榮耀,本來晚上回家隻能吃顧客用剩的牛排,後來竟然能買房子送給困苦的家人,這讓我們看到了努力和天份加上良師,夢想就會來得很快很快。
希拉裡·斯萬克在電影中飾演麥琪,憑此角色獲得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但在麥琪遭到暗黑襲擊之後,劇情急轉直下,在快要摸到雲端的那一刻,她從天上掉了下來,跌進深深谷裡。就差一點點,她就能完成夢想,就再那麼一下下,她就能揚名立萬,獲得世界冠軍,與法蘭基拿着獎杯坐飛機回美國和艾迪(摩根·弗裡曼 飾)在拳擊場互相擁抱慶祝。
電影中的希拉裡·斯萬克,而摩根·弗裡曼憑此配角角色獲得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很多時候,遺憾與成功的差距就隻差幾厘米、幾秒鐘而已,讓人感歎這距離明明如此微小,卻怎麼彷彿一片大陸般地隔開了夢想與現實。現實是殘酷的,但麥琪身上的現實未免太過殘酷,殘酷地讓人難以承受;孤伶伶的她奮力追尋她唯一的夢想,因為若放棄回家就什麼也不是了,好不容易夢想就在前方咫尺,就算摔跤受挫是人世間常情,但上天怎麼連爬起來的機會也不給她呢。
電影《百萬美元寶貝》劇照
在這個世界裡,說實在的,如果把“努力不懈一路達成夢想”與“努力不懈但無緣成功”來做個比較的話,後者大概會壓倒性多過前者吧。是以成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非常非常不容易。即使多麼拼命、多麼下定決心,真正完成夢想的永遠隻是少數人。但問題是,為了那少許的可能性,我們願不願意去拼那一次?為了遙遠的夢想,我們有沒有勇氣不顧一切向前奔去?
電影《百萬美元寶貝》希拉裡·斯萬克劇照
還是像麥琪的家人,像大多數的人們,選擇停在穩固的石頭後方,平凡地度過一生,看着珍貴的生命從身體慢慢流逝,卻隻能在合眼的最後一刻想着自己怎麼沒有好好擁抱過夢想,讓一輩子就這樣帶着遺憾的結束了,而所謂遺憾是像麥琪一樣為夢想而活為夢想而死,還是庸碌安逸過了一生,像一陣風輕飄飄地吹過,沒有在空中留下任何的力道。
觀衆可以看出導演将人物關系結合得很巧妙,前述法蘭基與麥琪之間是互相啟發的教練與拳手之師徒關系,其實更深層描寫他們之間一種父女情的缺憾與遞補。麥琪父親早逝,法蘭基的女兒離開了他不知去向,兩人打從一見面,麥琪請求法蘭基收她為徒時的對話,法蘭基問:我認識妳嗎?還是我和妳媽媽相識?麥琪回答說:這我不确定...,雖看似玩笑的場面話,但已潛在鋪陳他倆間微妙的情感,而後法蘭基回答麥琪詢問他女兒的職業時,法蘭基深沉的說:她是個運動員...,現在就不知道了...。語畢,法蘭基注視着麥琪,此交流更不言而喻固中含義。
電影《百萬美元寶貝》師徒之間的對話
電影中把倆人的“父女情”描繪得極為感人,看着法蘭基為了如他女兒般的麥琪勤于指導,進而看見了麥琪的成就而流露出倍感驕傲的笑顔,以緻于最後故事的發展更顯得法蘭基的沉痛哀傷。而麥琪人生中唯一對她說過“我愛妳”的隻有她父親,父親去世後,法蘭基适時的填補了她内心的空缺;一場車内的戲,麥琪:法蘭基,我已經沒有任何人了...。法蘭基回說:妳還有我。從師徒關系轉化為難能可貴的親情,令觀衆深深被打動着。
電影中當麥琪挑戰英國冠軍成功後,終于要對上以卑劣出名的藍熊比莉。原本擁有優勢的麥琪,卻在對手出奇不意的情況下,将她打倒而緻頸椎斷裂。麥琪的人生一夕之間變色,百萬拳擊手成了癱瘓在床的病人,她最愛的拳擊成了最遙不可及的夢想。
電影《百萬美元寶貝》遭遇黑手後重傷至癱瘓
麥琪努力為自己的生存留下美好的一頁,如今的她隻剩一心求死的念頭,她懇求法蘭基為其生命劃下句點。法蘭基則陷入天人交戰,帶着疑惑詢問神父的想法,神父隻說協助他人自殺,心将會迷失,此舉會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但法蘭基的心早已迷失,看着愛徒癱瘓于病床之上,他所能做的已極其有限。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飾演的法蘭基在教堂禱告
在麥琪選擇咬舌自盡的死亡方式獲救後,法蘭基了解到麥琪不想以活死人的樣子繼續苟活,隻好協助她完成最後的心願。在法蘭基注入藥物前,他對麥琪解釋Mo Cuishle的原意為:我的寶貝,我的孩子。法蘭基對待麥琪一如自己的女兒,呵護她的成長與蛻變。但如今,就像自己親生女兒遠離他,法蘭基鐘愛的拳擊寶貝也将随命運擺布而離去。
電影中麥琪選擇咬舌自盡的死亡方式
麥琪夢想的代價是以性命做為賭注,冒險一搏自己璀璨的人生。盡管有許多不如意之處,她都盡力過生活。不管是做服務生來付訓練費用,或是照顧薄情寡義的家人,她以自己認為對的方式一闖人生險關。許多運動選手或是極限運動的愛好者,莫不以自己的性命做賭注來完成潛藏于心的夢想。
相對地,也有不少人未曾為自己的夢想做出奮力一搏,渾渾噩噩度日。以緻于日後回憶起自己曾有那些成就,卻是乏善可陳,這樣的人生看似避開了危險,但卻也證明自己是個無夢的人生。
有夢的人生,往往不是一帆風順就可達成,甚至得冒失去生命的代價才能親嘗成功與勝利的果實。盡管麥琪的人生以性命做為夢想的代價,但她活着時是盡其在我的展現自己,最後她以無憾的心面對死亡!
這部電影我看到最後眼淚直流,很難過麥琪沒有好起來,重新給那可惡的藍熊比莉一記緻命的左鈎拳,反而傷口日益嚴重,最後竟然得截肢…。很難過麥琪的家人如此誇張地無情,在她母親把筆放進她嘴裡要她簽字的時候,我難過的不行,這到底算什麼親情?最令人動容的不是血肉親情,反而是法蘭基與麥琪之間父女般的相處,兩人在言語動作之中有着細微情感流轉。在法蘭基身上,麥琪找到遺失已久的父愛,而她的出現也稍稍撫慰了法蘭基失去女兒消息的傷痛,盡管有些愧疚是永遠也無法擺脫掉的。
電影中麥琪的家人
别讓他們奪走我的尊嚴,别讓我什麼也不能做地躺在這裡…麥琪最後在病床上求死的這一番話雖然氣若遊絲,卻字字直觸人心。她已經看到了她從未看過的風景,到過了她從未想過的地方,死,何憾之有!
受重傷後的麥琪
在人生的最後,麥琪還是堅持拳擊手特有的固執:當危險逼近的時候,反而要迎向前去,她不願什麼也不是地苟活,選擇迎向死亡。生者死者,到底誰輸誰赢呢?沒有夢想而安穩地活着,算活着嗎?
勇敢試過而失敗,與為了保有完好之身卻從未挑戰冒險過,哪一個才叫做遺憾呢?我不知道,如果是我,又會做何選擇呢?面對抉擇,我會勇敢地跨進未知,迎接生命中未知的挑戰,進而讓人生夢想的夢想沒有遺憾!
整體而言,《百萬美元寶貝》這部電影結合了夢想和傷痛,夠勵志但也足以心碎,讓我們看到“不放棄就能靠近夢想”的美好可能性,又告訴我們現實人生同時也具有“隻要出了一點點差錯,就可能全盤皆輸”的殘酷不可逆性。
希拉裡·斯萬克飾演麥琪
就在我以為電影将以全面黯淡的光線謝幕的同時,那個危險小子回來了,那個從頭到尾都沒放棄的傻小子,他的出現點亮了片尾的氛圍,就算他很蠢很憨很笨,那又如何?我并不會恥笑他,因為他有夢想,而他為夢想而努力着,盡管那多麼遙不可及。
不顧一切去追求一個隻有自己看得見的夢想,到頭來也許會是一場空;但是如果因為害怕失敗,是以連作夢的勇氣都沒有了,那人生不就隻剩下從出生到死亡的數十年空虛歲月?向夢想前進的過程才是人生的精采之處,沿途或有崎岖泥濘,但也會有和風與美景。麥琪的奮鬥雖然艱辛,但是她也是以豐富了那原本單調晦暗的生命,并得到了法蘭基慈父一般的關愛,在從人生舞台上退場的那一刻,麥琪該是無悔的了,畢竟她已經踏踏實實地活過一次。無論夢想是否能夠實作,你都因有夢想而偉大,最值得稱頌的,并不是最終的成功與榮耀,而是那份作夢、追夢的勇氣,是以《百萬美元寶貝》這個故事如此感人,如此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