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劉永好妻子李巍:為支援丈夫放棄醫生夢 為8年全職媽媽經曆驕傲

作者:紅星新聞

“全職媽媽不比在職媽媽的辛苦少,而且責任更大,承接上下兩代人以及家庭的傳承。”7月22日,在四川衛視女性情感節目《媽媽有話說》錄制現場,四川著名女企業家、楓瀾實業董事長、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妻子李巍接受了紅星新聞面對面獨家專訪。

專訪|劉永好妻子李巍:為支援丈夫放棄醫生夢 為8年全職媽媽經曆驕傲

李巍 (黃衣)

她幾乎從不參加電視節目,甚至很少接受媒體采訪。在接受紅星新聞專訪時,李巍表示,自己是一個嚴格的母親,從小會教育孩子生活簡樸,培養他們愛别人。采訪中,李巍也談到當初為了丈夫的事業,放棄自己熱愛的醫生職業。

對于李巍來說,自己雖然已經到了退休的年齡,卻依然對工作保持激情,願意去接觸新産業和事物。

談全職媽媽:更辛苦,責任更大

紅星新聞:您如今很低調,《媽媽有話說》這檔節目吸引您的原因是什麼呢?

李巍:我以前當過全職媽媽,非常了解全職媽媽的經曆。我知道她們有很多的不容易,因為很多人覺得全職媽媽就是在家呆着。其實它也是一種職業,不比在職媽媽經曆的辛苦少,而且全職媽媽的責任更大,承接上下兩代人以及家庭的傳承。如果這個職業之前沒有做過,還需要重新開始學習。

每個全職媽媽一開始也許不是很稱職,不熟練,不被家人認可。而且離開職場久了之後,丈夫回家說的事,自己不一定能聽懂,自己說的東西丈夫也不太愛聽。久之會有一些沖突,一些距離産生。全職媽媽最大的痛苦,是她們内心的寂寞,以及如何得到家人、社會的認可,讓自己變成一個愉快的人。這個過程需要經曆很多的磨難和磨砺。

還有一個原因,我擁有一個生命教育義工組織。這個組織裡面有幾百名全職媽媽。起初我們做這個組織是為了幫助全職媽媽從家庭走向社會。她們從沒上過講台,但經曆了不斷教育訓練,她們變成了職業女性。在這個過程中,她得到家人的認可,也得到社會的認可。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群體。我覺得自己有使命去呼籲,讓她們引起社會的關注,讓她們變得更有價值。

專訪|劉永好妻子李巍:為支援丈夫放棄醫生夢 為8年全職媽媽經曆驕傲

李巍(右)

紅星新聞:您有8年時間都是在做全職媽媽,後來回歸職場,會不會有跟不上社會變化的感覺?

李巍:我沒有,我到現在依然覺得回到家庭當全職媽媽的這段時間,是我人生中很美好的回憶,也一直是我覺得驕傲的事情。因為你在丈夫需要爬坡、需要向上、需要向前奔跑的時間,你是給了他一個安心的家。在孩子成長的花季,你沒有錯過花開的聲音,你一直在陪伴着她,因為這個時間過去了就不再回來的。在這段時間,作為一個妻子,作為一個媽媽,至少我覺得是值得的。

談事業:最坎坷是為了支援丈夫放棄醫生夢

紅星新聞:您的先生劉永好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他在生活中是一個什麼樣的丈夫以及父親形象?

李巍:我們家是典型的慈父嚴母。孩子小的時候,父親忙于工作是以在家的時間比較少,他對待孩子是比較溫和,而我相對是比較嚴厲一點的。

紅星新聞:您自己也是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很多人都羨慕成功者,您能否給我們分享下,如果一個人想要成功,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李巍:我覺得首先他必須是一個敢于承擔的人,創業是需要敢于承擔責任、有勇氣的。其次,還需要是一個有學習能力的人,去不斷學習,不斷進步。還得要有一顆好奇的心,對新鮮事物感興趣,一定要有對新鮮商業的敏感度,沒有這個敏感度是不能抓住機會的。

今天到了網際網路時代,(如果)你還在看以前的東西,這個東西卻早已經過時了。你隻有充滿好奇心,對商業敏感才能抓住最前沿的商機。還有一點,還需要吃苦耐勞,有勇氣向前走,能夠帶領、管理隊伍。

專訪|劉永好妻子李巍:為支援丈夫放棄醫生夢 為8年全職媽媽經曆驕傲

李巍(黃衣)

紅星新聞:您和丈夫的創業很坎坷,在此過程中哪些事讓您最難忘?

李巍:我心裡最坎坷的事是放棄醫生這個職業。我以前是保送到華西醫大的高材生,而且我在進入華西醫大讀書之前,就是一個在職超過4年的醫生。那段時間我寫了一本日記,我一直勵志要做一名白求恩似的醫生,那時候很少有人能堅持寫日記,而我堅持寫了一本厚厚的日記,就為了做一名好醫生。在放棄做醫生之前,我已經在附近小有名氣了,而且我很熱愛這個職業,後來為了丈夫事業的發展不得不放棄。

我們學校離家實在太遠太遠,每天早出晚歸。有一次我丈夫很晚還沒有回家,那時候孩子還很小,我腦袋裡就會不停地胡思亂想。在把孩子哄睡後,看着時間已經半夜12點的樣子,我就繃不住了。我老是會去想,他騎個機車會不會出車禍之類的,老是會有這種可怕的念頭。當時我覺得自己快瘋了,我沒有辦法忍受,我就盲目地跑出了家門,就想要早一點見到他。

到了小橋邊,我看到幾個男的在那裡抽煙,吓得我又趕緊往回跑,回家後大哭了一場,結果他那天半夜(淩晨)3點才回來。這一件事就讓我覺得是不是我太眷念我的職業了、是不是我不夠愛他,是不是我不夠知足。就那次促成了我改行的決心,也是我生命中最痛苦的一次抉擇。

紅星新聞:您和丈夫已經是成功的企業家,你們有沒有考慮過退休?或者是逐漸減少工作量?

李巍:我們兩個都是熱愛事業的人,還沒有考慮過退休。我先生現在也不比當初創業的時候輕松,每天也會上10多個小時的班,每天早上起來也還會看新聞、看聯播、看所有的知識。他也在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投資、不斷創造。他還會去思考怎麼去轉型,怎麼創新,怎麼和網際網路疊加等等,我覺得現在比以前還要忙。

我自己也是一樣。我們都是熱愛工作熱愛勞動的人。我們自己感覺現在是繼全職媽媽結束的第二次創業後,又有了第三次創業的動力,我也想要去接觸新的行業,學習新的知識。

紅星新聞:您最近有沒有一些新的工作目标去完成?

李巍:我以前沒接觸過抖音,現在我聽他們講抖音,我就在想抖音之後還會出現什麼東西呢?我也想向這個行業多學習一點,以後有機會也可以多做一點。

專訪|劉永好妻子李巍:為支援丈夫放棄醫生夢 為8年全職媽媽經曆驕傲

談教育:從小讓孩子學理财

紅星新聞:您在教育孩子上秉承着“從簡”的方式。比如給孩子買了一個二手的蘋果電腦,當時是如何考慮的?

李巍:從小我在一個樸實的家庭長大,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是以我崇尚中國的儒家文化,秉承着自己隻花自己能夠掙到的那部分錢,不花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錢。是以我教育孩子基本理念就是從小自立更生,艱苦樸素。我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開始教育他怎麼管理錢财。我當時買了一本書叫《小狗錢錢》,教他念,但是他不怎麼能聽進去。我就給他們班上每一個孩子都買了一本,包括老師也有一本,讓老師把這本書當做教材,全班一起去看。

第一次買禮物就告訴他,“媽媽隻給你100塊,隻可以節約不可以花超出100塊的範圍。”他當時就很認真地在那裡挑自己的玩具。因為你把這個責任給他了,這個錢是屬于他的,他就會去算計。我就是想要激勵他去管理自己的财産,小孩子一定要從國小會理财。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吃不窮穿不窮,不會管理才會窮”。因為有了這個基礎,是以後來買這個二手電腦并不是我提出來的,是孩子自己提出來。我就問他想要換一個什麼電腦,媽媽來考慮支援你。他就在網上看新的電腦多少錢,二手的電腦多少錢,後來通過對比,他自己決定要買一個二手電腦,但是他這個選擇是因為從小給了他這個理财的理念。

紅星新聞:您認為孩子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

李巍:我覺得最重要的品質是學會愛,愛家人、愛周邊的人、愛社會。從小告訴他要成為别人的榜樣。有意識地把他帶到别人家去。你先給他說好你到誰家去,要給阿姨做什麼事情,讓他學會服務的基本元素。比如告訴他“今天我們一起去吃飯,你要學會買單哦,你要是買單了媽媽回家就會獎勵你。”一定要教育他成為别人的榜樣,那時不用你管,他自己就會用成為别人榜樣的條件去自我限制,自我控制。

紅星新聞:您早已升任奶奶,那帶孫子時秉承着什麼樣的教育理念?對孫子是否會溺愛一些?

李巍: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是以我們就教育孩子從小接受傳統的中國文化。我們在家裡給他做了一個教室,相當于是一個超市,我們把四書五經、中國的古詩詞、國畫挂在牆上、鋪在地上,孩子就會在畫上爬,兩個孩子會在不一樣的地方停留,會去親這些東西,你能感受到他們的愛好是不一樣的。

但是我也并不會去要求他們學習寫字畫畫這些。我是不會給他們強加的,我隻是讓他們自己去看、去認知、去感受。我有别于其它爺爺奶奶的做法,我最反對的是溺愛,是以我會嚴格限制自己,不要去溺愛他們。因為在一個大家庭裡,所有人都在關注這個孩子時,即便你心裡不溺愛,也會給他造成溺愛的環境,我就會有意識地在一些場合把握好自己的尺度,不會溺愛他們。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實習生 袁玉梅 攝影報道

編輯 張超

專訪|劉永好妻子李巍:為支援丈夫放棄醫生夢 為8年全職媽媽經曆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