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專訪 | 中再資産李巍:保險資管從“管理資産”向“服務客戶”轉變,要提升産品供給能力

作者:證券時報

作為身處中國資管業、發展曆史十八年的一類資管機構,管理逾20萬資金的保險資管機構直面更開放、更市場化的競争,自身也需要不斷進階。

過程中,每一家保險資管的掌門都要回答一系列問題。行業面臨怎樣的形勢?未來競争格局如何?自身的機遇在哪裡?如何定位、如何突破、落地路徑是什麼?……

近日,中再資産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再資産”)黨委書記、總經理李巍接受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獨家專訪,就這些問題給出他的回答。

 

中再資産黨委書記、總經理 李巍

中再資産是中再集團旗下資管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國内首批成立的保險資管公司之一,也是唯一的再保險系資管公司,目前受托管理中再系統内資金約3000億元。李巍在保險業負債端和資産端均有豐富從業經曆,這是他今年履新中再資産總經理以來首次對外發聲。

新興産業融資需求與險資的長期性高度比對

券商中國記者: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新時期新興産業發展變得更加關鍵,保險資管可以如何助力新興産業?

李巍:“十四五”時期實作經濟高品質增長必須依靠經濟轉型更新和新興産業發展,必須要在“卡脖子”技術及其相關領域形成可持續的創新能力和産業轉化能力。這些領域、行業、企業與業務發展往往具有“技術密集型”和“輕資産”特征,融資需求與資本市場特征,與保險資金的長期性特征高度比對。

我們認為,保險資管積極融入大資管競争格局,自覺促進“資産中介”職能的發揮,從傳統的“資産擁有者”、“資源配置者”向社會提供價值的主動提供者和參與公司治理、風險管理的主動管理者轉變,能夠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對于資金的需求,打通實體經濟與資金供給的管道,完善儲蓄轉化為股權投資的長效機制,是更高層次的社會責任和社會價值。

具體到支援新興産業發展,保險資管可以從幾個方面推進:

一是綜合運用産業基金、私募股權直投和各類保險資管産品等,服務高科技産業創新發展,主動對接重點領域産業結構轉型更新的投資新機會,為新興技術生态鍊上各類型創新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

二是積極服務國家區域戰略,主動對接重點區域,深耕核心城市、都市圈和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雙城經濟圈、海南自貿區等核心區域,把握業務創新發展機遇。

三是積極把握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碳中和、碳達峰”戰略的發展機遇,逐漸引入ESG投資理念,加大新能源、電氣化、節能環保等綠色産業投資力度,支援綠色技術企業創新發展等等。

客觀上須更加重視權益資産配置

券商中國記者:有觀點認為投資正從債權投資轉向股權投資時代,這對保險資管提出哪些新的要求和挑戰?大類資産配置是否需要調整?

李巍:這需要綜合幾方面來看。

從長周期視角看,我國社會人口結構正面臨深刻轉型,勞動力供給将面臨從豐富到短缺的轉變,潛在經濟增速中樞将面臨下台階過程,疊加融資結構變化和市場行為等多重因素,利率中樞将面臨長期趨勢性下行。同時,資管新規後風險溢價呈現上升态勢,以及在15号文出台後信用風險高發形勢下,通過下沉信用換取收益空間需要承擔更大的壓力,債權類資産吸引力下降,傳統固定收益類資産難以滿足負債端收益比對的要求。

而伴随着經濟結構加快轉型,資本市場改革逐漸深化,權益投資能夠更好地分享轉型成長成果,股權投資吸引力有所增強。是以,客觀上要求保險公司必須更加重視權益資産的配置。

考慮到保險公司未來将全面執行IFRS9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提高權益資産配置占比将會加大保險公司的利潤波動。是以,保險公司需要在收益和波動之間進行權衡,尋找最優的配置比例。

總體上,保險公司資産配置還是堅持從風險偏好出發,結合資本市場邊際變化,根據負債成本制約、到期再配置壓力等,動态來看股債配置調整,以固定收益資産作為壓艙石,重視一二級權益資産對業績彈性的貢獻能力。

有幾個應對的思路:

一是資産配置體系化。

二是組合管理産品化。

三是投資政策多元化。這要加強政策配置上精細化管理,通過配置不同類型的權益資産政策,降低權益類資産波動,比如适當增加波動較低、股息率較高權益資産配置;通過政策之間的低相關性,降低權益資産價格波動;加大類固收資産的挖掘力度,緩解固收資産的配置壓力,比如适當提高REITs資産、組合類資管産品的配置等。

第四是推動營運管理科技化,加強金融科技與量化投資對投資分析、風險管理等環節的賦能作用。

期待保險資管在REITs中的價值深化

券商中國記者:今年第一批公募REITs産品上市,中再也有參與投資,怎麼看未來保險資管在REITs領域的機會?

李巍:REITs是大資管行業的一次供給側改革創新,未來或将成為資管行業創新發展的一個主流方向。保險資管在REITs中的價值作用,會随着市場的發展而逐漸深化。

初期保險資管主要是扮演好機構投資者角色。要修煉内功,從合格投資者逐漸成為優秀投資者,這樣能在認購REITs産品時,擁有較好的定價能力、資産配置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獲得良好投資回報。

到中後期,如果政策允許,保險資管可以投資顧問等方式探索作為産品發起和管理。保險資管機構可以發揮在另類投資上的優勢,發掘儲備優質資産和項目,從REITs底層資産上提前布局,參與REITs創設和相關資管産品發行,從單純買方變成一個有作為的“賣方”和“産品管理方”。

為促進保險資管機構更好參與REITs,我們期待監管部門完善入場機制,出台明晰的政策指引,進一步鼓勵保險資金進入REITs市場,發揮保險資管在自身優勢,開展好REITs相關業務。

行業“二八效應”下,中小保險資管要找發展增長極

券商中國記者:保險資管面臨的形勢如何?保險資管業有30家左右主體,怎麼看未來的競争格局?

李巍:資産管理行業發展是宏觀經濟、資本市場、社會環境與金融生态的綜合映射。目前全球疫情總體趨于緩和,國内經濟延續穩定複蘇态勢,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增加内需修複動能,資本市場配置價值持續提升,市場形勢總體上講對保險資管機構發展是有利的。

當然有利因素包括财富管理需求爆發,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有望帶動養老金體系的市場化、專業化程序,資本市場深化發展,為資管機構創造更大市場空間。另外,監管政策進一步市場化導向,在資金來源、銷售管道等方面統一了保險資管發展與信托、銀行理财、券商等可比行業的監管要求,2021年末資管新規的過渡期即将結束,全新的大資管金融生态體系将創造新的市場發展機遇。

從保險資管行業内部來看,綜合型資管機構已經顯現一定的規模優勢,憑借其母公司資源協同效應、品牌效應、資金管道、研究實力等優勢,以及在業務端股債、一二級市場關聯的綜合優勢,向市場提供了較為齊全的多元化政策資管産品和服務,多元化的經營特征也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波動。近兩年市場頭部機構規模集中度雖然略有下降,但也主要在頭部機構間有所擴散。去年4家頭部公司淨利潤占比達到全部27家公司合計淨利潤的69%,行業“二八效應”顯著。

在有限的頭部機構之外,中小保險資管公司盈利能力各具特色,各機構依靠自身的業務優勢,在不同領域的專業分工、差異化發展,行業總體呈現多元向好發展趨勢。但也要看到中小保險資管機構在風格多變、波動較高的市場環境中,相對有限的投資政策、經營範圍和科技成本投入劣勢等,相比之下容易遭受市場沖擊,擷取長期優秀業績挑戰要更大一些,亟需找到比對自身基因、文化和能力的特色化的經營模式和發展路徑。

券商中國記者:中再資産會是什麼發展方向?特别是站在新發展起點上看。

李巍:站在發展新起點,中再資産“十四五”規劃進一步明确了面向市場的發展方向,進一步優化财富管理戰略布局,打造中長期發展新增長極;進一步貫徹以産品化驅動市場化的經營思路,健全第三方業務管理體系;進一步提升“以客戶為中心”的财富管理能力,打造公司核心競争力;加快推進形成以服務集團系統資金和第三方業務資金的雙輪驅動、協調發展的專業布局,成為“集團系統統一投資業務平台和客戶信任認可的價值創造平台”。

券商中國記者:公司有哪些具體戰略機遇和路徑?如何分析自身面臨的挑戰?

李巍:具體的機遇路徑我們主要明确了幾個方面。一是在養老投資領域、财富管理領域、困境資産投資領域等有長期潛力領域,在條件合适的情況下,尋求合作共赢推動戰略布局突破;二是鞏固和提升自身固有領域的專業實力和品牌影響力,積極對接國内外先進投資管理經驗,發揮“多資産-多政策-多管理人”優勢,豐富産品體系,提升産品供給能力,服務更廣大的客戶範圍;三是發揮股東特色優勢,借助海外保險業務、全球布局和海外投資布局,在内外關聯、深化合作、投保共進中找新機會,尤其在海外固定收益投資、全球股票投資、全球另類投資等領域完善業務布局。

與此同時,我們認為,中再資産既面臨全新的發展機遇,也要全面認識所面臨的壓力和挑戰。比如,面對短期宏觀經濟與資本市場的不确定性,以及未來IFRS 9、償二代等監管規則的新變化,資産配置、投資決策難度明顯提升。迫切需要全面提升投資管理能力,進一步深化對經濟和産業發展方向的了解能力;需要深入探索适配于公司的差異化、特色化和專業化的第三方業務發展的新路徑。與此同時,在築牢風險底線上,時刻不能放松。另外,在加強金融科技引領、推進數字化轉型,完善市場化體制機制、實作員工與公司價值的共同提升等方面,也需要持續推動。

發展第三方業務,從“管理資産”向“服務客戶”轉變

券商中國記者:第三方業務是保險資管公司都重視起來的領域,中再在第三方業務上有何規劃?對自身優勢和潛力怎麼看?

 李巍:中再資産是國内首批成立的“老四家”保險資管公司之一,也是唯一的再保險系資管公司,有自己的獨特性。“再保”基因賦予了公司“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理念,長期以來,中再資産形成了穩定較優的投資業績、穩健審慎的投資文化和多元化資産配置能力,這從過往業績和公司業務布局上是有充分展現的。

面向未來,我們認為,面對變化的發展環境,專業化能力提升仍然任重道遠。是以,中再資産還将苦練内功,全面提升産品供給能力、客戶服務能力、服務保險主業能力和落實國家戰略能力。在傳統優勢能力基礎上再創新,更加貼近實體經濟、貼近原生需求,拓展連通資産管理與财富管理、資産管理與投資銀行業務的發展。這都是與發展第三方業務緊密相關的。

具體而言:

一是探索資産配置方案輸出。資金運用從“管理資産”向“服務客戶”轉變,利用保險資管全牌照、全品種的管理能力,加強産品能力建設,完善産品和政策布局,為客戶打造定制化投資解決方案,開展第三方客戶定制化營運服務。

二是通過投融資一體化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實作量身定制投資與融資規劃方案,在保證合理現金流的情況下,實作資産的合理投資、滿足各類融資需求,增強對客戶差異化服務能力。

三是鞏固挖掘重點客戶基礎上,探索面向銀行、保險等核心客戶群體的合作模式。逐漸建立起适應業務發展形勢的銷售團隊和銷售網絡,通過對投資者行為分析了解投資者需求,提供更有針對性的産品和服務。

服務高客:加強與機構合作、把好産品推出去

券商中國記者:産品化是第三方資管業務的新方向,目前資管公司産品優勢主要是對機構客戶,如何看高淨值客群業務的機會?中再資産在産品化上有何新思路?

李巍:高淨值客戶的财富管理業務極具增長空間。有資料顯示,中國高淨值人群(可投資資産超過1000萬元的個人)2020年底達到262萬人,預計2021年底接近300萬人,人均持有可投資資産超過3000萬元。目前在高端财富管理領域,銀行私行部和公募基金憑借先發優勢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業務模式和業務基礎,保險資管公司尚處于起步時期,在業務系統、客服體系、客戶認知度方面處于初期基礎階段。

在服務高淨值客戶方面,我們形成幾大思路:

一是堅持合作共赢,從固守邊界向開放共生拓展能力轉變。加強與具有市場管道、客戶基礎、産品優勢的機構合作,如銀行、券商以及頭部金融科技機構等,充分發揮保險資管機構在長期資金管理、大類資産配置、絕對收益賬戶管理等方面的經驗,把我們的好産品推出去。

二是堅持産品創新,為客戶提供風險收益合理的優質産品。我們認為财富管理并不是盲目追求高收益,控制波動率、提升持有人體驗是首要目标。目前中再資産已經在“固收+”産品、權益類FOF、主動權益等産品方面具備了一定布局,并通過運用股指期貨等衍生品對沖權益資産波動性和尾部風險,未來将繼續完善産品線布局,為客戶提供持有體驗好的産品,在重點細分領域建立品牌和口碑。

 三是堅持客戶視角,提供全方位端到端的生命周期财富管理服務。保險資管機構長期管理負債資金,最了解委托人的資金需求和風險偏好,且具備全牌照、全品種的投資管理能力。未來中再資産将發揮保險資管财富管理服務“價值投資、均衡配置、穩健回報”的優勢,用專業服務建立信任,用價值創造增強黏性,用風險管理守護安全,為高淨值客戶提供全周期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