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講的是<b>銀行觸電卡位交易資料 擺脫傳統束縛</b>,“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當年馬雲的這句豪言壯語在今天已經顯得格外響亮。從支付寶當仁不讓地成為第三方支付的龍頭老大到“餘額寶”的橫空出世,以阿裡巴巴為代表的一系列網際網路金融創新正在塑造新的金融生态系統,同時也對現有的金融體系和銀行業造成沖擊。
幾十年前,比爾·蓋茨曾預言傳統銀行是即将滅絕的“恐龍”。今天,網際網路電商重塑“平台、資料、金融”業務的戰略将攜巨大客戶群和大資料攪局傳統金融業,勢必引發金融業更加廣泛的注意和思考。
<b> 網際網路視角的創新</b>
京東開展供應鍊金融服務,阿裡巴巴的小額貸款服務有聲有色,在網際網路電商分食銀行金融服務的“奶酪”時,“觸電”事實上已經成為金融服務業的不二選擇。實際上,各大金融服務企業已經陸續推出各具特色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建行推出了自家的電商網站“善融商務個人商城”和“善融商務企業商城”,交通銀行推出了“交博彙”商務平台,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也嘗試推出了“雲購物”電子商務平台,平安旗下的網際網路金融交易平台也于去年3月正式上線。
毫無疑問,金融機制和服務的創新将左右未來金融業的發展。在網際網路電商眼中,這顯然是一個擁有巨大創新機遇和市場空間的領域。綜觀整個市場,一方面是網際網路電商緻力打造的“資料閉環”,另一方面是傳統金融服務企業的“觸電”實踐,電商之于金融服務的魔力效應正在全面展現。在網際網路滲透金融業已成定勢的情況下,傳統金融服務企業“觸電”的政策既是出于搶占業務先機的考慮,更是保護其固有服務生态的現實抉擇。戴爾服務負責IT戰略規劃的董事總經理趙津甯表示:“金融服務業‘觸電’需要擺脫銀行金融服務傳統視角的束縛,以網際網路的視角開展金融服務創新。”

<b> 資料,還是資料</b>
網際網路電商對于消費者習慣的改變和塑造是毋庸贅言的,在金融業務和服務領域這一點也不例外。一方面,優質、便捷的使用者體驗為服務提供者帶來了實作虛拟賬戶“資料閉環”的契機,另一方面,電商也為服務者帶來了營運管理、業務效率與服務等各個層面的不同要求。趙津甯認為,傳統企業“觸電”,需要在消費者的産品服務體驗與企業自身的效率管控這兩個方面找到一個很好的契合點。
傳統的金融服務業解決的實際上是資訊不對稱的問題,這是金融業的安身立命之本。金融機構實際上充當了媒介的角色,為供需雙方提供适應各自需求的資訊并完成比對。在網際網路環境下,金融服務在理論上可以完成資訊的高度比對并極大限度地降低風險控制的成本,網際網路交易過程中積累的使用者行為資料意味着服務提供者可以有效評估并控制風險。真正讓金融業感到焦慮的是,在供需雙方資訊高度透明化并且能夠比對的情況下,交易雙方是有可能不通過金融機構直接進行交易的。“從第三方支付到小微金融服務,網際網路金融已經真正觸及銀行的核心業務。” 趙津甯表示,“網際網路金融未來的景象充滿了想象的空間,無論是網際網路電商還是傳統的金融服務企業的金融服務,二者的核心都是資料。在未來銀行中,現有金融業務在整體業務中占比或将大幅下降,而資料業務份額将會上升。”
過去十年零售銀行業務處于發展早期階段,有大量基礎性投入,在産品高度同質化的情況下,多數銀行在零售業務上采取了“跑馬圈地”的方法,通過代價高昂的方式如大量開設網點、支付高額營銷費用等,擷取零售客戶,“但站在如今這個管道大遷移的時刻,銀行應該從兩個方面考慮自己的網際網路戰略,首先是如何更深入更有效地将網際網路視為主要的使用者擷取管道,其次是如何利用大資料技術,深刻發掘新一代使用者的特定需求,進行更精準的産品創新。”網際網路金融垂直搜尋服務商融360 CEO葉大清表示。
<b> 服務定位突出特色</b>
Forrester調研報告發現,2012年英國人至少一次網上調研和申請金融服務的比例上升到50%之多,而2007年僅在22%左右,像汽車保險、消費貸款的網上申請已成為英國金融市場的主流模式。随着年輕網民正在成為消費主體,金融産品的線上化和電商化在全球加速。在中國,線上的資訊查詢和對比會成為網民購買金融服務的一種普遍習慣,人們擷取金融産品的方式正在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多管道環境已經成為現實。可以确定的是,相比較傳統的銀行查詢方式,線上式金融服務使使用者在時間成本和資訊擷取品質上都有了質的飛躍。
“銀行電商平台的實施效果取決于其自身的定位,這需要企業從戰略層面明确電商平台所承載的産品和服務方向,例如是做自身相關的金融産品和服務,還是做金融服務的淘寶商城,包括網際網路金融、電商平台在企業整體的産品和服務戰略中所處的位置,這些都是金融服務企業在‘觸電’時一定要明确的問題。” 趙津甯表示,“例如平安的幾個電商定位是非常清晰的,比如24财富或者專門的金融類産品。這個領域還有很多方面值得去探讨,銀行、金融機構在這方面的實踐也剛剛開始。目前,電子銀行應經呈現多元化的發展态勢,鑒于網際網路自身的特性,金融服務會在種類、價格、營銷方式、服務意識和品質等諸多方面需要更多創新。在保險業,越來越多針對網際網路保險的産品将會推向市場,還包括面向網際網路虛拟财産的保險服務。”
戴爾服務負責電商戰略規劃與實施的董事總經理楊念農表示:“企業轉型電商的核心是一個戰略定位的問題。例如這個電商平台對于企業而言是意味着核心競争力的轉變還是銷售管道的增加。就金融服務企業而言,電商平台是金融平台還是全商品類平台,這是需要在規劃初期就明确的内容。在戰略目标明确的情況下,才能對商業模式、營運模式、市場定位等戰術執行層面進行細化。”
作者: 李奕
來源: IT168
原文标題:銀行觸電卡位交易資料 擺脫傳統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