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偉)砰、砰、砰,3聲槍響,3名狙擊手均精準射穿70米外的彈殼。這是呼和浩特鐵路公安處特警支隊三名“90後”女狙擊手郝瀚钰、付一甯、劉嬌日常訓練内容之一。作為特警支隊戰訓教官大隊的狙擊手,“神槍手”既是他們的榮耀,也是他們必須完成的任務。

1994年出生的郝瀚钰已入警5年。據她介紹,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狙擊手,必須經過苛刻選拔和訓練。每天除了近7個小時狙擊、潛伏、攀登等課目訓練外,還要完成穿針引線、米中挑豆、蒙眼拆槍等輔助性課目的訓練,一名狙擊手至少要經過幾年的訓練才能參與實戰。
對于狙擊手來說,隻有一次扣扳機的機會,失手就意味着失敗。1992年出生的劉嬌為了圓自己心中的“警察夢”,在大學畢業後選擇做了一名特警,她說,剛接觸狙擊時認為狙擊手是子彈“喂”出來的,一次次考核落選的教訓,告訴她隻有排除幹擾、聚精會神、全身投入,才能做到胸有成竹、百發百中。
由于執行任務的現場各不相同,環境、溫度、光線、風速、距離……這些因素都會對射擊産生一定影響。是以,狙擊手要學會适應各種條件下的射擊并善于自我調節。除了動态訓練,針對實戰中心理素質的靜态訓練也很多,最為常見的就是空槍瞄準:手持手槍,瞄準目标。“在空槍瞄準訓練中我們要堅持10分鐘以上紋絲不動。卧姿射擊,一般都能保持7個小時。”生于1993年的特警隊員付一甯對記者說。
事實上,并不是所有的狙擊手都有機會接受實戰檢驗。呼和浩特鐵路公安處特警支隊王傑教官透露,在當今年代,雖然每一名狙擊手都有機會執行任務,但因為位置、談判成功等原因,并不是所有狙擊手都有機會開槍,“有些人,終其狙擊手生涯,也沒能在實戰中打過一發子彈。”
對于實戰開槍,狙擊手們有自己的看法。“我們真不想射出槍膛内的子彈。”特警隊員郝瀚钰說,“狙擊手不是殺手,也不是每次出現場都會開槍。如果通過談判或者其他方法能夠和平解決危機,那是最好的結果,開槍是最後的選擇。”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90後特警隊員郝瀚钰在進行狙擊訓練。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三名“90後”女狙擊手郝瀚钰、付一甯、劉嬌在深山進行狙擊訓練。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三名“90後”女狙擊手郝瀚钰、付一甯、劉嬌與教官王傑在分析射擊成績。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90後”女狙擊手郝瀚钰、劉嬌在與男隊員們一起進行戰術訓練。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三名“90後”女狙擊手郝瀚钰、付一甯、劉嬌在與男特警隊員們一起進行體能訓練。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火車站,三名“90後”女狙擊手郝瀚钰、付一甯、劉嬌在與男特警隊員們一起進行執勤。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郝瀚钰、付一甯、劉嬌在訓練之餘購買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