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三國演義》的讀者,應該對“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不會感到陌生。
前者是蜀國的建立者劉備手下的五員大将,而後者則是曹魏政權的建立者曹操手下的五員大将。
那麼,兩者相比,誰更厲害一些呢?從綜合實力上來看,兩者誰更強一些呢?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分别指的是誰!
一、五虎上将
所謂的“五虎上将”,其實就是指早年跟随劉備,建立蜀漢政權的五位将軍,他們分别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
其中關、張、趙都是劉備的老部下,而馬超和黃忠則是後來才加入的,他們五個人各有千秋,但就其綜合實力來看的話,關羽可位列第一。
二、五子良将
所謂的“五子良将”,指的是在曹操麾下,戰功卓著的五位将領,他們分别是: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
從五人的綜合實力上來看,張遼是最強的,其無論是武力值,還是智力值,都比較高。
而我們根據個人武力值、智力值、作戰指揮能力、曆史影響等多方因素考量的話,“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綜合排名如下:
如果僅從武力值上來說的話,張遼在這九人中并不能算是最強的,但張遼文韬武略俱佳,武力值雖屬于中上水準,但其幾乎未嘗敗績,并得以善終。
讓張遼彪炳史冊的一戰,當屬“合肥之戰”對陣孫權!
在被孫權合圍前,張遼力排衆議,親自率領一支800人的敢死隊,硬是沖散了10萬東吳大軍的戰陣,并一路沖殺到孫權的帥旗之下,吓得孫權急忙逃離。
經此一戰後,張遼的威名震江東,東吳士兵無不聞風喪膽,而這也定鼎了張遼的曆史地位。
是以,張遼排名第一,可以說是實至名歸的!
張郃原是袁紹部下,官渡之戰後被曹洪擊退,随後改投曹操。
張郃跟随曹操攻河北,跟随張遼定淮南,跟随夏侯淵平涼州,跟随曹操奪漢中,期間屢立戰功。
諸葛亮北伐期間,張郃在街亭之戰中,大破蜀國馬谡,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
張郃臨陣指揮時,機動靈活,應變自如,且善列營陣,善估形勢,善用地形。使蜀軍自諸葛亮起,皆忌憚張郃。
隻可惜其中箭身亡,屈居第二!
說起關羽,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其文武雙全、忠肝義膽,堪稱千古“忠義”之表率。
其一生光輝事迹非常閃耀,斬顔良誅文醜、過五關斬六将、水淹七軍,名震華夏。從武力值上來說,關羽堪稱一流。
但是,關二爺為人狂妄自大,缺乏戰略眼光,以至于在攻打襄樊的時候,被東吳趁機端了老窩,最後敗走麥城,落得個身首異處的悲慘下場。
如果關羽能謙遜一些,戰略眼光再長遠一些,那麼起碼也能排個第二,甚至是第一。
徐晃此人,有勇有謀,堪稱曹魏集團的中流砥柱。樊城一戰中,徐晃率領大軍追擊關羽,連破關羽十重圍塹,一舉解除了樊城之圍。
徐晃身經百戰,且鮮有敗績,由于其治軍嚴整,故而還被曹操贊譽為:“有周亞夫之風。”
不過,在個人的武力值上面,徐晃卻不是關羽的對手,要不然兩人也有得一拼。
馬超的武力值屬于一流水準,喜歡單挑,也擅長破陣,素有“錦馬超”之稱。
在其投靠劉備之前,曾統領十餘萬西涼大軍,殺得曹操“割須棄袍”,差一點将曹操斬于馬下。
不過,在歸順劉備之後,除了幫助劉備晉升為漢中王外,并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為,最後郁郁而終,年僅47歲。
于禁治軍嚴謹,曾為了維護軍法而不惜殺掉自己的故友,深受曹操賞識,還稱贊其“勝過古代名将”。
此外,于禁還是曹操的所有将領中,唯一一位假節钺的将軍,即可惜先斬後奏。
然而,在關羽圍攻襄樊時,于禁親率七軍前去救援,結果非但沒有解救成功,反而落得個全軍覆沒的凄慘結局,最後被收押在南郡。
後來,于禁回到魏國,雖被拜為安遠将軍,但這卻也成了他一生抹不去的人生污點,最後還被曹丕百般羞辱,最後抑郁而死。
樂進的戰績在史料中記載得并不多,但他跟随曹操,南征北戰一生,在曹魏軍中也算得上是一位良将。
在官渡大戰中,樂進斬殺袁紹部将淳于瓊,之後又在黎陽擊敗袁譚、袁尚,并斬其大将嚴敬。
後來,樂進又跟随曹操征讨孫權,曹操從合肥回去後,樂進便與張遼、李典等駐守合肥。
在三國中,張飛的武力值也是數一數二的,一杆丈八蛇矛,在敵軍中取上将首級,如探囊取物。
劉備于長坂坡敗退時,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在當陽橋上厲聲大喝,吓得曹軍無人敢逼近,此等威武,何人能比?
然而,張飛雖然武力值很高,但其帶兵手段強悍,且謀略欠缺,還好酒,而且經常因喝酒誤事,最後也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從武力值上來說,趙雲在三國武将榜中,也是數一數二的!
一杆長槍,一顆鐵膽,在數萬大軍中來去自如,長坂坡一戰,更是七進七出,實在令人敬佩。
但是,由于趙雲為人忠厚(不會權變),且具有大局觀,是以在劉備集團中并未受到多大的重用,反而還因勸劉備不要征讨東吳,被劉備記入了“黑名單”。
趙雲雖然善戰,但其并沒有指揮過大軍團作戰,甚至還一度淪為“救火隊員”。
盡管趙雲在蜀漢集團,并未受到多大的重用,但其“戰略格局”卻被後世史學家所稱道,是以排在黃忠前面。
黃忠堪稱是三國時期的“廉頗”,其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盡管投靠劉備的時候,黃忠已經垂垂老矣,但其卻老當益壯,戰鬥中身先士卒,勇冠三軍。
定軍山一戰中,老黃忠力斬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淵,後被封為征西将軍,賜關内侯。
黃忠善于作戰,但戰略上卻有所不足,故而屈居于虎尾!
從上面的排名來看,前五名中,“五子良将”有3位,“五虎上将”有2位;後五名中,“五子良将”有2位,且位于前二,“五虎上将”有三位,且皆位于後三。
是以,從綜合實力上來看,“五子良将”要比“五虎上将”略勝一籌。
當然了,這個排名并不是唯一的,也不一定都是最準确的,這隻是筆者的一家之言而已。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關于“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的事迹,可以直接去看一下《三國演義》。
我們推薦的這套是“青少年閱讀版”,裡面内容通俗易懂,而且還搭配得有彩圖和練習題,可以幫助我們的孩子,很好地掌握有關“四大名著”中的諸多文化常識。
書中還有很多全面的人物關系圖、路線圖等,幫助我們的孩子更好地了解書中的内容。
此外,還有文章的賞析,全面分析文章知識點,幫助孩子實作知識拓展,完善學習,讓孩子了解并喜歡上“四大名著”。
這部書一共四冊,原價189元,現在活動價僅需79元就能拿下,一本還不到20塊,可以說非常劃算。
喜歡的讀者,可以趁着現在雙十一搞活動,趕緊入手一套來幫助孩子增加知識積累,拓展知識面吧!
《三國演義》四大名著 ¥79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