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陸遜與朱然誰的能力更強,為什麼呂蒙不看好陸遜而推薦朱然?

作者:山川文社

在吳國大将呂蒙将要與世長辭的時候,作為吳國的君主,孫權很擔心自己的這位主将若是離世,那他們将如何與另外兩大軍事集團周旋,便問他,如果你一病不起的話,這吳國上下有哪位良将可以接替你的位置呢?呂蒙立即舉薦朱然,稱如果他病逝的話,最适合接任吳國主将的就是他了。後來在他去世之後,孫權果然啟用朱然鎮守江陵,成位吳國新的主将。看到這裡,想必很多人心裡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相比于朱然,另外一位新晉将領陸遜也不差分毫,為什麼不舉薦他呢?難道在呂蒙看來,前者更有潛質,而後者後勁不足,軍事能力比不上前者?或者是出于朱然原本就與孫權交好的方面考慮,認為這樣可以更好的為吳國服務?這其中到底有什麼隐情呢?

陸遜與朱然誰的能力更強,為什麼呂蒙不看好陸遜而推薦朱然?

而且,明明在那荊州之戰前,呂蒙選擇是用陸遜來接替自己督衛陸口,按理說是将此人視為吳國最可靠的将領,可是為什麼臨終舉薦時卻選擇了朱然?有的人說是因為朱然的名氣太大,不符合當時呂蒙等人規定的候選人的條件,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另外在荊州之戰時,呂蒙一樣選擇了陸遜作為自己的主要助手,應該就是想将他當做自己的接班人培養,可是最後為什麼卻沒有這麼做呢?是因為陸遜在這場戰役中出現了纰漏,亦或是朱然的表現更為出色?最重要的一點,既然朱然在呂蒙的推薦下,順理成章的當上了吳國的主将,可是為什麼在後來的夷陵大戰之中,孫權卻又委派陸遜為代理主将指揮整場戰事,而不是朱然呢?

陸遜與朱然誰的能力更強,為什麼呂蒙不看好陸遜而推薦朱然?

總結起來,原因應該大體如下,首先,論能力,朱然肯定是比不上陸遜的,雖然兩人起家的方式相同,但是朱然并沒有表現出他比陸遜更強的才能,而後者反而比他做的更多更好。再者關于呂蒙推薦朱然,是因為此人是孫權的舊交或許還說得通,不過說起來陸遜其實也不差多少,畢竟他也是孫權的侄女婿呢。在督衛陸口時,呂蒙之是以沒有啟用朱然,根本不是什麼所謂的名氣大小,既然兩人的出身相差無幾,他們兩人的名聲也應該差不多才對,是以這點是不成立的。還有荊州之戰的時候,陸遜幾乎完美的完成了上峰交給他的任務,按理說應該是非常出色的,他不僅使用了示敵以弱的戰術搶占了前期的優勢,還帶領軍隊連破數城,俘虜了數萬名蜀軍,憑借武力來阻攔敵軍歸途的功勞,也比呂蒙的主力軍隊要辛苦許多。而那朱然在這場戰鬥中的主要職責就是追擊關羽父子,雖然最後完成了任務,但是卻擅自将二爺殺害,導緻蜀國将矛頭對準了吳國,這種非常不妥的做法,明顯是指揮失誤,是以在這場戰役中,他的表現是遠遠不如陸遜的。

陸遜與朱然誰的能力更強,為什麼呂蒙不看好陸遜而推薦朱然?

此消彼長,陸遜相比于朱然,不知高明了多少,可是為什麼呂蒙在臨終的時候,反而不舉薦他呢?通過以上的分析比較,唯獨隻有一個解釋能夠說得通,那就是因為呂蒙的私心。他之是以在陸口的時候重用陸遜,是因為他當時的确急需一個人才來為自己完成人物,縱觀吳國若幹将領,陸遜無疑是最合适的,此時他不可能有其他的想法。但是當他在挑選繼承人的時候,心裡卻生出了自私的想法, 那就是他不願意讓一個肯定可以超越自己的人來做這個位子,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掩蓋别人的光輝來照亮自己。而朱然的性格與他非常相像,但這也注定此人不可能超越自己,是以在他認為,這個人就是最合适的接替者。

陸遜與朱然誰的能力更強,為什麼呂蒙不看好陸遜而推薦朱然?

而孫權呢?在當時的情況下是無所謂的,沒有戰亂壓在肩頭的他,讓誰擔任主将都無所謂,況且如果選擇朱然的話,還不會讓呂蒙臉上難看,本着誰也不得罪的态度,他就讓朱然走馬上任了。可是在後來蜀國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他立即感覺到了一種非常濃厚的緊迫感,而朱然卻無法給予他相應的安全感,是以這時隻能臨時授命,更具有軍事才華的陸遜擔任總指揮,當時情況緊急,這種優中選優的方式也就是在情理之中了,至于呂蒙面子的問題,都到這種時候了,誰還顧得上?

不過,相比于呂蒙,朱、陸二位将領表現出的态度卻是非常的坦然,無論誰擔任主将,他們都沒有對彼此和孫權心生怨恨,都對吳國忠心耿耿,可見他們的确都是正人君子的風範。

文|峰攬山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