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是白衣渡江為世人不齒,而關羽殺龐德是堂堂正正光明正大?
陳壽是史學家不是評論家,寫史本就是以還原史實為主,個人觀點可提可不提。整部三國志也沒提孫權宣布因為湘關米被關羽取走,才襲取荊州的,但這不妨礙白衣渡江的實施,劉備伐吳也是同樣的道理。陰與圖計就是出自呂蒙傳,這難道是好話?
羽威震華夏則出自關羽傳,呂蒙能比他高?四年前孫劉兩家簽訂湘水之盟了嗎?呂蒙白衣渡江了嗎?四年後東吳撕毀白紙黑字簽訂的條約,冒充商隊來偷襲,這跟冒充國際紅十字會去打仗一樣,是最為下作的行為,連毒士賈诩都不屑去用,孫權、呂蒙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做,也就難怪背上江東鼠輩的萬世罵名了。
魯肅是怎麼來讨要荊州的呢?他是來讨價還價來了,因為當初是他主張把南郡借給劉備,而劉備以南郡為跳闆拿下整個益州,獲得了龐大的收益。從荊州到益州,隻有南郡可以大規模行軍,可是如果劉備還了南郡,荊南四郡就變成飛地,等于是把整個荊州都讓給孫權了。
是以關羽不願歸還南郡,但面對魯肅的質問,他無言以對。魯肅退而求其次,代表東吳提出不要南郡了,改要南郡以外的三個郡,但這等于借一還三,是以關羽仍然不答應,會晤不歡而散。
後來趕上曹操進攻漢中,劉備害怕失去益州,派人跟孫權講和,兩家以湘水劃界,平分荊州。到此為止,不管之前有何争議,荊州主權問題都已塵埃落定,這就不存在劉備違背盟友這個說法。
反而是關羽覺得有了這層保障,東吳這個盟友應該會遵守約定才對,是以大意了起來。呂蒙當然不會無緣無故用貶義詞來評價劉備、關羽,因為他的目标是要拿下對方的地盤,難道他要說劉備和關羽忠厚聰明,是以咱們去打荊州吧?
時至今日,全球關帝廟有三萬餘座,無數家庭供奉關羽像,你見過幾個人拜孫權、呂蒙的?這絕對不會是無緣無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