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楊達、鄧羽:着力提高共建“一帶一路”的風險防控能力

作者:光明網

【陳其泰:不斷提升中國史學影響力】

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教授陳其泰指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把對中國曆史的認識提升到更高水準。我們要堅持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深入探索中國曆史發展道路,特别是要突出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對曆史研究的重要指導意義;加強曆史研究中的理論創新,形成融通古今和中西的理論新概括;善于挖掘新史料、用好已有史料,并且注重研究方法創新,不斷拓展和深化一些領域的研究;推出集中展現史家史才、史學、史識的精品力作,不斷提升中國史學的影響力。

摘編自《人民日報》

【楊達、鄧羽:着力提高共建“一帶一路”的風險防控能力】

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達、中國科學院副研究員鄧羽認為,目前“一帶一路”已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合作平台和最受歡迎的公共産品,突出“一帶一路”建設在我國對外開放和經濟外交中的重要作用,要着力提高風險防控能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首先,要從維護海外利益安全的高度出發,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引領,堅決維護主權利益;要強化底線思維,加強對形勢的預判研判,充分考慮多重風險,堅決維護安全利益;要以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和産能合作為重點,解決好金融支撐、投資環境、風險管控、安全保障等關鍵問題,加強文化交流與人才合作,確定更多合作成果落地,堅決維護發展利益。

摘編自《光明日報》

【趙長茂:實作經濟高品質發展應優先補短闆】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趙長茂表示,着眼于經濟高品質發展,應優先着力補長三大關鍵短闆。首先,創新是高品質發展的推進器,必須補齊科技創新短闆,為此一是要補基礎研究之“短”,二是要補教育之“短”。其次,體制改革的力度決定高品質發展的進度,必須補齊制度短闆,為此一要完善國有企業體制改革,二要完善财政金融體制改革,三要完善收入配置設定體制改革。最後,經濟循環“不暢通”會造成經濟運作效率效益低下。要補齊經濟循環短闆,為此一是暢通實體經濟與虛拟經濟循環,二是暢通城鄉經濟循環,三是暢通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循環。

摘編自《經濟日報》

【張彬、張莉等:借競争中性原則加快國企改革】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胡左浩指出,中國國有企業數量多、規模大、發展快且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争,是以,一旦競争中性原則變為國際經貿的通用規則将對我國廣大國有企業産生深遠影響。借助競争中性原則,一方面在國内可以促進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間的平等市場競争地位形成,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另一方面在國際上反對因為所有制設定不同的規則和歧視性待遇,為我國國有企業在國際市場平等參與市場競争創造公平環境。此外,競争中性原則從引入競争中性效果評價體系、推動國有企業經營活動的透明化、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核心競争力的形成、在商業類國有企業劃分中引入競争中性狀況的認定标準等四個方面為國企改革帶來新思路,對于加快和深化國企改革有着重要意義。

摘編自《經濟參考報》

【萬安倫:教師閱讀須引領當今時代的閱讀風尚】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萬安倫表示,在當今時代,閱讀面臨着新的形勢和特征,對待教師閱讀,需首先回答新的時代性命題。面對資訊過載時代,教師閱讀不能或缺“萃取人”和“把關人”的責任和使命;面對數字閱讀時代,教師閱讀不能弱化“線下閱讀”和“紙質閱讀”;面對泛娛樂化時代,教師閱讀尤需堅守“經典閱讀”和“人文閱讀”;面對全民閱讀時代,須用教師閱讀引領“閱讀風尚”和“時代風尚”。

摘編自《中國教育報》

(光明網記者 武鵬飛整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