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息縣法院楊達:執行路上的“急先鋒”

作者:河南經濟報

■河南經濟報 記者 付宜成 通訊員 趙永紅

楊達,中共黨員,2016年進入息縣人民法院,曾任職于執行局、民事審判一庭,先後擔任書記員、助理審判員、執行團隊長。2018、2019年度,連續兩年被息縣法院評為“先進個人”。

在執行局工作期間,他共辦理執行案件376件,涉及多種疑難複雜案件。2019年9月,楊達被調整到民事審判一庭任法官助理,參與辦理近600起民事案件。2021年1月,因職務調整,他重回執行局,任執行第五團隊團隊長。

息縣法院楊達:執行路上的“急先鋒”

高效執行,七日内連結兩案

擔任執行團隊長期間,每接收一批新案件,楊達總會先将全部案件浏覽一遍,了解案件基本情況,并及時與當事人聯系,一方面友善溝通案情,另一方面也讓申請人盡早知道案件進展,吃上一顆“定心丸”。

在接到彭某與黃某、陳某兩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後,楊達與彭某電話溝通後得知,被執行人黃某與陳某二人是鄰居,且目前均在家中。第二天一早,楊達在彭某的帶領下,趕到了黃某與陳某家中。因黃某拒不配合,楊達決定先将黃某拘傳至法院。經過耐心的解釋和勸說,黃某當天便履行了義務。而陳某因事外出,當日并不在家,楊達随即電話聯系陳某,希望其盡快履行生效判決。夜晚,當外出歸來的陳某聽說黃某白天被拘傳一事後,才意識到錢是必須要還了。次日上午,陳某便帶着全部執行款主動來到法院。從受理立案到兩起案件全部執行完畢,僅用了7天時間,高效的執結獲得了申請執行人彭某的認可。為了表示感謝,彭某特地向承辦人楊達贈送了錦旗。

息縣法院楊達:執行路上的“急先鋒”

千裡奔襲,踐行“司法為民”理念

執行路上,風雨兼程是常事,千裡奔波更是常見。在夏某與徐某糾紛一案中,被執行人徐某因自家房屋裝修,找到同村的夏某幫忙,而夏某在施工時不慎摔成二級傷殘。巨額的醫藥費,對家境本不富裕的夏某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後因賠償事宜無法達成一緻,夏某将徐某訴至息縣法院。法院判決後,徐某拒不履行并外出務工。無奈之下,夏某申請了強制執行。

案件進入執行程式後,楊達立即電話聯系徐某。徐某表示自己年邁,确實沒有履行能力。在網絡查詢無果後,楊達根據申請人提供的線索,第一時間趕赴廣東查找被執行人徐某的下落。幾經波折,徐某終于被找到,并連夜被帶回息縣。因徐某拒不履行生效判決,當天便被依法拘留。而在徐某被拘留期間,承辦人楊達也沒閑着,他先後跑了三家銀行,調取了徐某近三年的銀行流水資訊,查明徐某向其兒子和女兒進行大額轉賬的事實。在大量證據材料及司法拘留的壓力下,徐某的态度終于發生了轉變。最終,在承辦人的主持下,夏某與徐某達成和解并當場履行完畢,案件順利執結。

融會貫通,借助執行經驗解決民事糾紛

每一個執行案件背後,都有承辦人輾轉多方的艱辛與付出,民事案件辦理當然也不例外。在民一庭任法官助理時,楊達遇到過一起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糾紛案件。以販牛為生的陳某,在2014年因資金周轉困難,向趙某借款1萬元,并向趙某出具借條一張。2020年年初,陳某突發疾病去世。後趙某找到陳某兒子陳某一,希望其能償還1萬元欠款。陳某一則稱自己不知父親生前欠款一事,不願償還。因協商未果,趙某将陳某一訴至法院。

庭審中,陳某一堅持稱不認識趙某,也否認了父親欠款一事,且稱父親生前并未留下任何财産。因為沒有陳某生前字迹,無法進行司法鑒定,關于借款是否屬實以及陳某一是否繼承有陳某遺産這兩個基本事實便無法查清,案件一時陷入了困境。難道是真的“死無對證”了嗎?有過執行經驗的楊達想到了調取銀行流水。考慮到陳某生前經營狀況、年齡結構等綜合因素,楊達認為其正值中年,往來資金頻繁,應該經常辦理銀行業務,如此就會有本人親筆簽名。于是,楊達向主審法官建議可以調取陳某生前名下銀行卡的流水及業務辦理資料。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多方查詢後,陳某開設的賬戶、辦理的相關業務及留存的單據都被找到。而且楊達發現,陳某去世後賬戶内數萬元存款已被其子陳某一取走。面對鐵證,陳某一不再辯解,随後主動聯系法院,表示願意代替父親償還趙某的欠款,稱沒有想到法院會調查得這麼仔細,能夠調取到其父親生前的筆迹及存款一事。經調解,陳某一當場傳遞趙某1萬元,糾紛得到圓滿解決。

在重回執行崗位以來,楊達及其團隊共承辦執行案件297件,已執結181件,結案率61.6%。受疫情影響,在拘留被執行人時必須按規定進行核酸檢測,上午做核酸檢測,下午才能領取檢測結果,中午便要放棄午休守着被執行人,一整天連軸轉成為常态。用楊達的話來說,“自從重新回到執行崗位,就戒掉了午休的‘壞習慣’”。

執行是法院工作的“最後一公裡”,也是沖突最為集中的地方,它承擔了實作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司法權威的重任,也承擔了來自各方的壓力與期待。執行工作不好幹,但卻必須幹好。作為一名執行法官,楊達懂得當事人的焦慮,也知道實作勝訴當事人權益的重要性。一份判決能否得到執行,關乎的不僅是當事人的切身利益,更是司法的尊嚴與權威。是以,在執行這條路上,他始終堅守初心,高效、規範的辦理好每一起執行案件,将為民辦實事落到實處,落實到人民群衆的期待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