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找找自畫像裡的自己,滬上中國小探索生涯教育課程:願你成長為自己喜歡的模樣

作者:上觀新聞

在上海市敬業初級中學,OH卡是孩子們人人皆知的好夥伴——在這張卡片上,可以畫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快樂、煩惱、幸福、悲傷……這些天,學校的心理老師餘曉婷用這張OH卡請孩子們畫下自己,以及自己未來的樣子。

帶着面具示人的自己,孤獨于牆角一隅的自我……與OH卡産生聯結,探索那些尚未發現的自我。餘曉婷用一張張OH卡打開了孩子們的心扉,同時也給他們以指導,讓他們在未來成為自己喜歡的模樣。

日前,一堂别開生面的生涯教育經驗分享課在盧灣進階中學舉行。來自全市各中國小校的23名心理教育骨幹教師結合各校的特色課程,分享了不同學段學生們喜聞樂見的生涯課程。

2019年初,上海市第四期“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攻關基地成立,黃浦區教育心理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梅潔與來自全市各區各中國小校的23名心理教育骨幹教師成為合作團隊,探索指向于全員育人的學校生涯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兩年多來,團隊編制了《上海市中國小生涯教育需求現狀調研問卷》國小版、國中版、高中版,對21所學校5263名學生進行了現狀調研,提出了中國小開展生涯教育的針對性建議。

找找自畫像裡的自己,滬上中國小探索生涯教育課程:願你成長為自己喜歡的模樣

如今,兩年多過去,在這些試點學校,一系列富有學段特色的生涯教育活動湧現出來,讓生涯教育“潤物細無聲”,在學生們的心中種下了一顆美好的種子。

《我和我的OH卡》、《我們的OH卡》、《别人眼中的我》、《我的英雄之旅》、《我的未來在手中》……敬業初級中學的生涯教育課結合學校“美育心智”的特色,從國中學生心理和思維特點出發,選擇OH卡作為教學的工具。5個主題,6課時,每課時都以OH卡作為教學工具,以學生的體驗式和探索類活動為主,強調自我對話和互動合作。

畫OH卡是學生們最喜歡的環節,在白色的卡片上他們可以“敞開心扉”,談未來、談理想。七(2)班的小戚畫的是一個“待在角落裡的英雄”,他兢兢業業灌溉自己的土地,有時也會生氣發火,因為看不到收獲……但他依然堅持每天下次,終于等來收獲的一天。

餘曉婷說:“戚同學也是這麼一路堅持着,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女孩,經過了一年的努力,變成了班級中佼佼者,這個‘英雄之旅’的作品似乎就是她對生活的規劃。其實仔細看,每一個孩子的OH卡系列裡,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憧憬。對于七年級的孩子而言,這或許是他們認知生涯教育的一個很好的方式。”

楊浦區開魯新村第二國小心理老師徐晶帶來的是國小對于生涯教育的實踐——聊聊爸爸媽媽那些了不起的工作。開魯二小是楊浦區中原地區的公辦國小,坐落在居民新村的中心位置,是家門口的子弟學校。讓孩子們了解“生涯教育”,徐晶想到了一個“小遊戲”——給爸爸媽媽當一天小助理,跟随父母到工作現場,觀察、記錄、體驗父母工作實際。許多孩子當了一天的“父母小助理”後,對父母的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感悟:“爸爸夏天在馬路上管理交通,太辛苦了!”“跟着媽媽上班,看媽媽開會、做檔案、打電話……大半天都顧不上喝口水,媽媽工作起來真是很努力!”徐晶說,對于國小階段的孩子來說,“生涯教育”或許是一個抽象的詞語,但轉化為具體的活動,他們的印象就非常深刻,“在心中種下了一顆美好生涯的種子”。

找找自畫像裡的自己,滬上中國小探索生涯教育課程:願你成長為自己喜歡的模樣

“生涯教育是開啟未來的教育,要幫助學生提升生涯應變力,儲備青少年一生可用的未來能力,”梅潔說,不同學段不同類型學校可以結合校情和學生發展特點,有計劃、分層次、有重點地對學生進行生涯教育,比如國小側重生涯啟蒙;國中側重生涯探索;高中側重生涯選擇,開展學業、專業、職業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生涯決策、生涯規劃能力。

在上海市特級教師徐崇文看來,兩年多的生涯教育實踐探索了國小、國中、高中一體化推進生涯教育的學段目标定位、實施内容和操作政策,創新地提出了立足學校辦學特色和優勢資源開展特色化設計的生涯教育實踐模型,推進了立足校情和學情創意開展生涯教育的校本化實施,建構了中國小推進生涯教育的實踐架構。

欄目主編:徐瑞哲 文字編輯:龔潔芸 題圖來源:龔星攝 資料圖

來源:作者:龔潔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