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學說道(175)心狹 心厭 自愛 不敢 大勇

作者:聰明的雲朵Q
太學說道(175)心狹 心厭 自愛 不敢 大勇

(1老子認為,心讨厭雜物堵塞居所狹窄,喜歡寬敞暢通清靜平和,心樂于“無狹其所居”。現代人精神常被雜亂事務分散,心内常被雜亂資訊堵塞。以緻幾乎見不到專心緻志的人。心被壓抑“狹其所居”,不能寬松不得放松。身不喜苦累病不得不受,不喜腥膻毒不得不食,想“無厭其所生”而不能,現代人心身之苦無以言表。

太學說道(175)心狹 心厭 自愛 不敢 大勇

(2)心無可厭之煩,身無可厭之累,心身則有舒适之感。老子說: “夫惟不厭,是以不厭”。心喜歡平靜愉悅,厭惡雜念穢物。心無雜念,則在無厭中坦然,在平靜中釋然,在舒緩中怡然。靜以養心,心越清靜、越幹淨越受滋養,心越受滋養身越受滋養。一切都是因果,一切都是無常,一切都有因緣。心無厭惡之人,無厭惡之物,哪來厭惡之感?

太學說道(175)心狹 心厭 自愛 不敢 大勇

(3)老子說“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聖人随順天道和心身,天道和心身厭惡的舍而棄之,喜歡的取而用之。天道和心身厭惡固執己見,厭惡邪見、偏見和我執、邪知,厭惡自高自大、自命不凡,故聖人舍棄。天道和心身喜歡自愛其身不堕落,自愛其心不染污;喜歡境界高不自以為高,品格貴不自以為貴,故聖人取用。

太學說道(175)心狹 心厭 自愛 不敢 大勇

(4)老子說“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該進時勇于進則活,該退時勇于退則活;該取時勇于取則活,該舍時勇于舍則活。勇于财色名利遭天殺,勇于遠離财色名利被天護。勇于違天規逞強,不如勇于守天規謙下。老子把不敢為天下先視為三寶之一,來于他對曆史經驗的總結: 勇于敢逞強不甘示弱常遭天殺,勇于不敢逞強甘于示弱常為天護。

太學說道(175)心狹 心厭 自愛 不敢 大勇

(5)老子說“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勇于敢的人天厭惡,勇于不敢的人天護佑。其中緣故誰能知?天有好生之德,人有避害之心。天護佑勇于不敢者。不敢犯天規需巨大勇氣,不敢犯戒律需巨大毅力,不敢違大道需巨大智慧,不敢争名利需巨大定力,不敢貪享樂需巨大涵養。不敢不敬人,不敢不讀書,不敢不改過,不敢不知恥,是真勇、大勇。

太學說道(175)心狹 心厭 自愛 不敢 大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