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攝影:桑新華
形态特征
中等偏小的攀禽,體長26~28厘米。嘴黑色,眼深褐色,喙短小但嘴裂甚大,嘴邊具須,眼睛較大,翼較尖,腳甚短小。整體體色似樹皮,呈斑駁的灰褐色。上體灰褐色,具黑褐色和灰白色的蟲蠹斑。頭頂中央具黑色紋。喉黑色,其下具一白斑。下體淺灰褐色,具黑色橫斑。翼角具白斑。尾羽具深色橫斑,外側尾羽近末端具寬闊的淺色斑,雄鳥為白色,雌鳥為皮黃色。腳黑褐色。
生活習性
栖息于山區和平原地區的林地、灌木叢中。夜行性鳥類,白天甚隐蔽,常伏在粗壯、平展的樹枝上或林中草地上休息,故有俗名“貼樹皮”;黃昏和夜間活動,在飛行中捕食飛蛾、蚊、金龜子、天牛等。繁殖期常在黃昏和夜間不停鳴叫,叫聲為持續且頻率較高的“ 駕駕駕…”聲。
繁殖期5~8月,直接将卵産在林地地面上;卵灰白色,布滿褐色斑點,由雌雄鳥輪流孵化。
保護狀況
IUCN:LC;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态、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山東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供稿:森防站
編輯:劉蓓